卷3:第2484章 趙王府又添一子
趙王孫剛滿周歲就出京不知道去哪兒了,轉眼就是半年過去,自然還是有人惦記著的。 當然讓皇上突然惦記起來,也是因為秋收了。 經過去年南方大水、北方部分州府大旱,在朝廷的英明賑濟和維持糧價等物價的穩定基礎上,百姓造成的損失比預期小了很多。 雖然仍有不少悲慘的事情發生,有人死、有人被賣、有人離開家園、有人家道中落、有人親人失散…… 但總體來說,大面積的損失很快被控制和彌補了。 沒有大規模逃荒、混亂、暴亂等危險的事情發生,大水退去,百姓們很快就回到家鄉、重新耕種,朝廷拔下的米糧也都派發下來了。 為此還連斬幾十個貪官,在趙王爺雷厲風行的強勢手段下,各地都穩住了,今年春耕幾乎恢復了正常。 到秋收時,雖比不上往年收成,但不至于出現大面積饑荒,去年籌、買來的糧都已用完,今年減了些稅賦,國庫緊張了些,但百姓卻更安定。 之后,就是歸云莊糧行給趙王府送了一批糧,趙王就拿這批糧填補了仍需賑濟的地方,讓各地又能勉強湊和一年了。 這么大功,趙王爺自然會稟明皇上,不會讓自家兒子悄悄做了善事。 皇上龍顏大悅,自是問起世子他們何時回來,趙王爺就說過年定回。 趙王爺怕他們臨時又改主意,過年也不愿意回,這才來信催問。 信是前天晚上到的,因今天一早就出發,縣城那邊的手下就干脆在今天帶過來了。 已在回程路上,自然也無需立即回復。 但在回程路上,回京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卻也要開始提前張羅了。 一路買糧回京就是其中之一,囤糧在各地糧行、囤糧在京城,哪里缺糧可以補缺,最重要的是有糧在手,能一定程度上穩定糧價。 糧價穩,百姓穩,天下就穩。 雖說趙王世子不入朝,但趙子誠如今有這條件,還是想多為百姓做些事情的。 就算沒有趙王世子這個身份,他身為歸云莊少莊主,前任武林盟主的關門弟子,也該有江湖豪氣,行俠仗義。 何為俠?何為義? 他正在做的事情,便是了。 趙王府,六月二十八晚,楊側妃生了一個兒子,如今已滿百日。 自趙王府又添一子,這百日以來,各方勢力就沒消停過。 楊側妃雖表面平靜,但外頭卻一直有閑言在議論紛紛。 最主流的聲音說,趙王世子出身民間,身份本就不正,為世子便名不正、言不順,反觀楊側妃雖為側室,但畢竟有名份在,何況如今趙王府無正妃? 言下之意,趙王世子應該換人,換這位由楊側妃所生的兒子來當。 就連楊家也對趙王爺旁敲側擊過,朝堂之上也有不少言官提議過。 只不過趙王爺和皇上都以“世子之位豈是換來換去玩耍的兒戲?”為由,回絕了那些人的說法。 但閑言依然傳得很兇,并不因皇室的態度而消停,就連宮里楊太妃都表露出要重名份和正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