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第2389章
回去路上,林小福將手掌放入趙子誠的大掌中,與他手牽手慢悠悠地走著,看著閑散,只不過低語的是正事兒。 但仍有好奇的村里人從地里、田里走近,喊著他們,笑問剛才拿那么多東西過去,現在卻是空手回來了? 都在猜測是不是送林家三房去了? 趙子誠手中抱著的一看就是酒壇子,那就是送酒給三叔喝? 但想到林小福與林家大房、三房里的關系,只限于同輩和晚輩,對上一兩代那些人,態度就截然不同了。 正因為這些原因,才會好奇東西去哪兒了。 “也不是多少東西?!绷中「s是微微一笑,糊弄地回道,對什么禮、干什么去則是只字不提。 村里人見他們并無停下來細說的意思,只得嘿嘿訕笑著,也就不知從哪兒說起了。 林小福和趙子誠走得雖慢,但并未停留下來,因而,速度再受影響,也沒有回答大家的疑惑。 之后穿過田畈一路回到自家。 安兒他們正在院子里玩耍著藤球,看到他們回來,安兒立刻將球隨地一拋,就撇著嘴兒跑過來。 先抱住了爹爹的大長腿,繞了半圈緊緊抱著,再騰出一只手來拉著娘親的手。 看他一句話都沒說,卻在撒嬌埋怨的小模樣,趙子誠撇嘴望天,林小福好笑地扯了扯唇,便彎身將孩子抱了起來。 這孩子如今還學會了這種撒嬌方式,而不像以往那般直接伸出小手,求抱抱。 林小福抱著他站在院中看林陽和趙岳互丟藤球玩兒,由著他摟著自己的脖子眷戀地趴在她懷中。 被娘抱著看了一會兒球,安兒撒嬌撒得心滿意足了,又想玩球去,便扭著身子滑到地上,朝哥哥們的對抗隊伍跑去。 有了他加入,三人就站成了一個簡單三角方位,每一個抱著球的人,都可以選擇向左或向右丟出藤球。 這就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等球的人要集中注意力,而且要反應敏捷。 林小福時常讓孩子們玩這游戲,在玩耍中保持一種反應和感應。 反應是等球丟出之后再作出判斷,丟給了自己就要躲、丟給了別人就不用多動。 感應則是預感這球會投向自己,而提前或剛剛好就反出反應,爭取先機。 雖然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小游戲,也因為孩子太小只能做這樣簡單直白的小游戲,為的就是給孩子們找個樂子,也訓練一下反應能力。 孩子們丟來丟去也不嫌累,勁頭足得很。 安兒雖然玩得不亦樂乎,也很喜歡這樣的玩耍游戲,但他畢竟是太小了,幾次之后,就累得直喘氣,不愿意再跑來跑去。 林小福再次上前將安兒抱了起來。 這回孩子沒有扭身來摟自己的脖子,而是敞開手腳軟軟地歪著小身子,以表達他的累,林小福垂眸看著孩子一副有氣無力的柔弱相,不由好笑。 但還是將他好生抱了起來,再看向另兩個大兩歲和大一歲的孩子。 他們又撿了藤球還想玩兒,并不因安兒出隊而玩耍不起來。 ------題外話------ 繼續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