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第1846章 不在家過節
“不在家過節嗎,這個時候去那個家里?”林余氏連忙走過來。 安兒認得外婆,立刻朝她綻放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林余氏本想伸手將安兒抱過去,又想到自己在廚房里呆了一天,這時候一身煙火氣,便退開了一步。 “外婆一身廚房的味道,就不抱安兒了喲?!?/br> 安兒哪里聽得懂?只看到外婆在和自己說話,便笑得更加陽光明媚了。 林余氏又擔憂地看向林小福。 “福兒,那大戶人家白天沒喊你們回去?這時候過去怕不得人歡喜,還是不要過去了吧,就在家里咱們自己做好吃的?!?/br> 她匆匆趕回來,帶了不少雅悅居好吃的,就是一家大小正好過節,也學人賞賞月。 “娘,我們與公公約好的這時候過去,那邊等我們吃晚飯,白天沒去,是我們不得空,你也看到了,我們這些日子趕貨忙著呢?!?/br> 林小福笑著解釋,知道娘匆匆回來卻有些失望,她也只能表達歉意。 “這兩天我們都會在那邊住,那邊還有親戚宴請,忙完就回來?!?/br> “娘你也不要太累著了,等鋪中廚房人手穩定,就在家歇歇,也做做衣裳,中秋過天就冷了?!?/br> 林小福怕娘惦念,于是轉移她注意力。 “我夜里有做衣裳呢,還有你小弟的鞋,也快做好了,他長了個頭,腳也大了不少?!绷钟嗍弦宦牪挥尚α似饋?。 早在李橋時,林小福就常買衣料備在家中,他們離開時,一些沒用完的衣料都給了楊三爺爺家。 他們來京城并沒有帶上這許多到處都有賣的東西,因為他們不差錢,再說來到京城里,小鎮上的布料就會顯得寒酸了些。 但是趙子誠當初在外巡鋪一路買回的東西,都有帶上了。 來到京城之后,自有管事采買起居日用之物,不說廚房、各屋用具,這布料針線什么的,就是首要的。 林余氏如此也不用繡花換錢貼補家用了,開鋪之前的每一日,都是做針線,給孩子們做新衣新鞋。 方鄭氏、劉大娘也是,三個婦人兩代人,又都是李橋來的,每天湊在一起說說笑笑,日子也就不那么孤單不安了。 只不過如今方鄭氏和林余氏都去了雅悅居,劉大娘在家負責正院里這些人的飯食,忙是忙了些,卻也沒什么人陪她聊天了。 好在如今院子熟悉了,自家人又都在一起,到也不嫌冷清。 袁義為已經能自己推著輪椅到院子里活動,最近還在練習雙拐支撐,他的腳已漸漸能平衡站立一會兒,只是走不了幾步路,反應依然遲鈍。 林小福打算中秋之后不急著趕貨時,就給他換一套針法。 當初去寒為主,活血舒筋為輔,如今則要改成活血舒筋為主,調一下主次,讓他這雙腳早些恢復更多知覺。 便是冬天難熬,也不能不治。 明年端午之后,暑氣上升之時,總要能多走幾步、日常起居正常才行。 林余氏見大丫頭和女婿不在家吃晚飯,又是過兩天再回,她也沒傷感,畢竟女婿是回自家去,這是好事兒。 于是她便先去西側院里和劉大娘說好晚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