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第1661章 悲劇
趙王爺自己在外忙著公務,他不可能將精力都放在自家后院里。 因而每次出了事,他就是氣得大開殺戒,也無濟無事了。 但他并不相信許正妃會害他子嗣,因為許正妃自己生不了孩子。 若他膝下無子,對她也沒好處,反而是她有權從庶子里挑一個甚至幾個養在膝前,何樂不為? 而許正妃也曾這么做過,三十年來,她養過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卻無一存活下來。 后來,沒人敢將孩子再送到正院去,哪怕到趙王爺面前來覓死覓活也不愿意將自己的孩子送過去。 往事歷歷,說起來都是悲劇。 王府里傳出閑言,說許正妃克子。 可惜上頭沒有婆婆管了,宮里的太后已逝,留下來的太妃不是親娘自然不敢管事,便是想過問也只能向皇上表達對趙王的關心。 僅此而已。 所以,趙王爺雖不懷疑許正妃,卻反感她的為人,也質疑她的管事能力。 曾經他想將掌家大權交給吳側妃,畢竟吳側妃曾為他添過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只是都沒能養大,功勞自是有的。 原本他還想將許正妃下堂之后,將吳側妃扶正的。 只是各方利益權衡,不了了之。 但許軍侯父子在邊關立功,戰功赫赫,他也不好下許家顏面。 后來許正妃也開始吃齋念佛,無事不出正院的門,管家之權雖捏在手中,但其實只管大處,小節很少過問了。 而這從另一方面,也給了各院里爭斗的機會。 而他卻偏說不出她的不是來。 他直覺這許正妃性情不討喜,這么多年很少去正院里,有事也是讓大管家傳達,只在一些重要場合,夫妻才會相遇。 但在外人眼中,也就是相敬如賓罷了。 以上都是歸云莊的人查到的,再多也沒有了,當年樁樁件件都是如何發現、何年發生,消息都不一定準確。 畢竟幾十年來,王府里下人換了一批又一批,有幾個老人能長住在此?不是死了就是外放了,能告老歸鄉的都是混得好的。 也會有一些各院女人帶進府的陪房,因是親信而能一直留下來,而這些人都是重要角色,因為一個女人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能做到的事情卻不多。 她們只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與其他女人爭寵就行了,至于其他要計較之事,就是下人來做。 便是這些人,能留下來的也不多,有的死了,有的下落不明。 趙子誠說著這些信息時,也趁機與媳婦兒探討了一下這權門貴戶的可怕之處。 以前他沒多想也沒經驗,在知道這些事情之后,就覺得這樣的地方比江湖還可怕。 而林小福卻聽得時而驚訝、時而驚嚇、時而露出同情之色,最后卻只是感慨地嘆了一口氣,又嘆了一口氣…… 那些女人不無辜,她只是替那些無辜早夭的孩子感到惋惜。 再怎樣都是一條條小生命,卻因為爹娘身份不同而被人算計來算計去。 可發生了這么多事,也是趙王妃管家不當造成的,當然趙王爺自己也脫不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