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第138章 以魚換糧
很快,林小福把上回買過糧的那幾家都跑了一遍,最后有三家愿意來買魚。 其中就有楊三爺爺,他提了一只竹籃子就跟著林小福出了門。 林家沒有稱,林小福直接讓人家自己帶秤,自己稱。 大小兩條差不多重量也就能到,若是超過了,那就多加些麥面也一樣。 雖然口糧緊,但不花錢喝魚湯,還是很心動的。 要知道一斤豬rou還要二十文錢呢,這魚才五文,可不是便宜了么? 大家都覺得,雖然口糧緊,還是自家占便宜。 而林小福卻是打的另一個算盤,這買賣做得很開心。 很快就賣掉了七條,一共八斤六兩,以楊三爺爺居多。 而林家,也換回了四斤三兩麥面。 在旁邊菜地里干活的趙子誠見這動靜,也是感慨。 原本他們是計劃去鎮上賣魚的,活魚價錢比干魚略低,但干魚要曬出成色來也很麻煩。 他們固然可以一試,但他們現在沒有人手去鎮上,原也打算攢幾天再去上集的。 但他明白小媳婦的心思,再好的買賣,都不如及早把錢賺到自己手中。 以魚換糧,于他們,只是花了一早上的力氣,而林家缺糧,換到糧就有飯吃。 當然,村里并不是誰家都可以每天吃魚的,將生意放在村里并不明智。 但今天的買賣,恐怕還和周大娘那一趟有關。 趙子誠只是在旁邊菜地里聽了些對話,自己猜測著。 浴桶里的魚還有一半,繼續養著。 林小福等小魚曬完,又交代小弟把筍子翻邊兒。 她和小妹去河邊洗衣。 早上就把臟衣裳背過來了,忙到現在才得空去洗。 晌午了,太陽升了起來,天氣晴朗,風便小了許多。 林余氏也坐在院子里曬太陽,把女婿買回來的新布拿出來,開始縫衣裳。 雖然精氣神都在恢復,但久病之后身體仍是虛著,盯著針線忙了一會兒,林余氏就覺得有些累,只得歇一歇,再繼續。 林小祿翻曬完筍子,就端了一碗茶送去菜地里給趙子誠喝。 不久,姐妹洗完衣裳回來,又領回來兩家要買魚的人,再次換到兩斤麥面。 而周大娘沒有再過來,卻一直在自家門前關注此事,和村里走動的婦人嘀咕不停。 林小福也不去理會,她忙著收拾東廂自己的屋子。 被子上回都洗曬過了,都是干凈的,換上就行。 她的屋里,真的有張方桌和兩條長凳的,比趙子誠屋里像樣多了。 若非爹去得早又欠了債,她家日子本沒那么難捱。 忙完,林小福又搬了只小凳去院子里坐著,陪娘說話、看娘做衣裳。 她有宿主記憶,但宿主的針線手藝,竟然沒有轉到她身上,真是汗顏。 她不會縫衣裳,但她是玩針的專業人士,不過玩的是銀針罷了。 手指靈活、目力過人,她現在需要的是學習和適應。 看著看著,見娘又累了,林小福便接過她手中的針線,照著縫了起來。 衣料裁好了,林余氏再剪出林小祿的尺寸和款式,剩下的就是針腳均勻密集的針線手藝。 林小??戳诉@么久,自然就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