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教主只想和影衛貼貼、沙雕攻穿書后、重生后金絲雀只想搞事業、極品社畜當上假少爺、一九九八、把我偷走吧、上北下南、半生不熟、天降窩邊草、冰川墜落
一行人上了山,山上這會兒已經有一些人了,三三兩兩的在一起,一邊采蘑菇,一邊說話。 尹天河家隔壁幾個鄰居都來了,尹天河聽劉桂花幾個和她們聊天,都是來采蘑菇的。 尹天河仔細看了看,山上的蘑菇里面真的有平菇!只有長得沒有現代的平菇那么大。 除了平菇,還有松樹菇,松樹菇比平菇多一點,村里人把它們都叫“野山菇”。 松樹菇在現代其實要比平菇貴,但是生長周期太長了,培育起來也比平菇復雜,所以尹天河沒考慮過培育松樹菇。 他叮囑家里人多采平菇,松樹菇少一點沒關系,平菇要用來做菌種的,數量要多一點才夠用。 劉桂花幾個很疑惑,但是問他,他也沒具體說,便以為他更喜歡吃平菇,也沒多問了。 村里人有些采了自己吃,也有人去鎮上賣錢,聽他們說能賣十幾文一斤,比家里種的菜貴多了。 不過也正常,在華國古代,蘑菇都是被列為“山珍”的存在,在很多朝代都是“宮廷貢品”。 但尹天河還是覺得不太劃算。 山上的野山菇看起來多,但采的人也多,最后每戶人家也就能采個兩三斤,去鎮上能賣個二三十文,但去集市賣還要交兩文錢攤位費,要是坐牛車還得再花兩文,來回路上還得花半個多時辰。 不過村里人掙錢路子少,有些人為了補貼家用也不在意費點兒功夫。 尹天河也不急著采藥草了,他和遲星也先采蘑菇,他兩都只采平菇,不過沒一會兒就采完了,去別的區域看了一下,也沒有了,可能是被別人采了。 沒有平菇了,他倆就去采藥草了。 晚上家里做了松樹菇湯,確實很美味,一家人都喝得很香。 平菇因為尹天河說他留著有用,便沒做來吃,都給他留著了。 他們家今天去采蘑菇的人多,家里的婦人小哥兒都去了,一共采了一斤多點兒的松樹菇,和四斤平菇。 尹天河挺滿意了,反正平菇培育出來后能長四到五茬,長出來又可以做菌種,如此反復培育,產量是可以上來的。 吃了飯尹天河便拉著遲星回屋商量種平菇的事。 遲星他們之前的房子,現在空著沒人住了,尹天河剛好需要地方培育平菇,那個地方離水源也近,十分合適。 尹天河想著,這一次培育出來的平菇賣了錢,他和遲星一人一半,如果賣得好,他再把家人拉進來一起做。 最近不是殺豬的旺季,遲星的殺豬生意很是冷清,前些日子才殺了一頭豬,讓遲星除了藥草再多個平菇的進項,也省得他成天想往后山跑。 遲星沒什么意見,只是好奇他怎么知道如何培育這個“平菇”的,尹天河只好騙說他書上看的。 遲星有些懷疑,但也沒多說什么,他也不懂這些。 說干就干,兩人第二天便開始收集培育平菇需要的東西,有些沒有的材料就去鎮上花錢買,或者找村里人收。 尹天河的口袋這下是真的一干二凈了,遲星也投資了一點。 好在必要的東西都收集齊了,有些這里沒有的,也能找到替代品,還有些檢測酸堿度的試紙這類的東西實在沒有,尹天河也只能自己掂量著來了。 平菇其實是培育起來最簡單的蘑菇,但就是生長周期略長,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從接種到出菇要三四十天,出菇后十天左右能長一茬。 尹天河工作后的第一個課題就是研究怎么縮短平菇的生長周期,他和課題組的幾個同事嘗試了各種不同的配料來做培養料,在各種不同的生長環境進行培育,研究了五年,終于有了不錯的成果。 用他們配置出來的培養料,在特定的條件下接種,只要十五天就可以出菇,出菇后五天就能長一茬。 尹天河把所有配料和需要的東西都備齊后,便開始制作培養料了,主要材料就是棉籽殼,稻谷殼,木頭屑之類的,還有些其他少量的輔料。 尹天河選了遲星家里的堂屋放置培養料,因為空間比較大,而且比較通河,但又沒有直接光照,是比較適合平菇生長的。 尹天河還用了遲星家里的舊鍋,用燒水蒸煮的方式來給培養料消毒殺菌。 滅菌之后便可以用處理好的種菇接種了,接種好之后這幾天還得經常來檢查照料,平時得注意噴水保濕,如果有了雜菌還得用生石灰液殺菌。 菌種培養兩三天后可以過來看看情況,擴大繁殖,培養結束后就可以栽培出菇了,也可以留作菌種,下次種植的時候再用。 不過菌種需要低溫保存,來降低菌絲體的新陳代謝,在這邊村里要低溫保存只能通過放在深井中吊著來實現,現在他家里沒有錢打井,只好作罷。 尹天河在等著出菇的這段時間里,已經跟家人說了種平菇的事。 這段時間以來,大家都很信服他了,但是種植平菇他們確實沒見過,而且真種出來了也不知道好不好賣,所以還是有點懷疑能不能行。 尹天河也不在意,他對種出平菇來,還是很有信心的,他這幾天經常往那邊跑,平菇的發育情況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好不好賣確實不好說,他打算等出了菇,他先去鎮上集市賣一下試試,好賣的話繼續擴大種植。 遲星每天跟著他往那邊房子里跑,也很好奇這平菇能賺多少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