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書迷正在閱讀:一篇水仙文、快穿之病嬌反派、炮灰不做工具人、這個炮灰女配我不當了、七零千里姻緣一線牽、重生之第一財閥、在狗血文里當人渣翻車后[快穿]、重生后教主只想和影衛貼貼、沙雕攻穿書后、重生后金絲雀只想搞事業
隨青對他很好,他們真的很合拍,就像所有人夢寐以求的戀人那樣契合。但隨青有愛人有孩子這件事如同深水海草般纏著他,讓他輾轉難眠。 影片用前半段時間將桃源小鎮的美好、年輕人關于愛情的向往與思愁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故事發展到中期,閆彥無意中在隨青攤開的日記本里看到一張照片。 照片上,年輕的隨青與一個三十歲上下的男人親密無間,倆人笑意盈盈地一起望向鏡頭,而那個男人,居然與閆彥長得有八分相似——如果閆彥再長大十歲,應該就和照片上一模一樣! 從這里開始,鏡頭深入神秘的照片,故事視角傳遞給隨青。 二十歲的隨青是個叛逆而向往藝術的玫瑰般的少女,她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建筑設計師,希望有一天能親自參與設計一座小鎮。然而父母更希望她老老實實繼承家業,為此還給她安排了一連串與優秀青年的相親酒會。 隨青氣悶又苦惱,決定帶上行囊獨自離家旅游,在離開家的半個月后,她在山中迷路,絕望又無措之際,她險些跌下山崖,卻被一個過路的陌生男人所救。 男人英俊而儒雅,自稱是一名設計師,正在山林內取材,并表示附近有一處小鎮可供隨青停留休息,隨青同意了。 小鎮的建筑與景觀讓隨青驚呆了,這簡直是她夢寐以求的理想城鎮,她與鎮民們交談,騎著披有絲綢流蘇的駿馬游遍了整座城。 緊接著,她偶然得知,這座小鎮的首席設計師竟然就是在山中救了她的那個男人! 隨青激動又誠懇地向男人請求能否讓自己參與到對方的工作中,并愿意簽訂任何保密條約且無需報酬。 男人笑著同意了。 在這之后的數年時間,隨青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下,無所顧忌地擁抱和追尋自己憧憬的一切,而在這個過程中,順其自然的,她愛上了這個名叫閆彥的男人,她想帶他離開小鎮,回自己的家。 而令人心碎的是,在她剛剛冒出這個念頭,并準備要向閆彥表白的那一天晚上,她突然感覺很累,于是趴在書桌上小憩了一會。 她睡得很沉,再次睜眼,入目一片雪白。 兩鬢斑白的父母倉皇沖入室內,隨青這才明白,自己已然在醫院昏迷數年,而那個她愛著的男人與小鎮,不過是一場病床上的夢境。 隨青幾乎要瘋了,無論她如何努力,都無法在現實中找到閆彥存在過的痕跡。 但夢中數年的經歷終歸讓少女不再幼稚叛逆,她盡可能冷靜地安撫父母,接手家中產業,接受長輩介紹的相親,把一切做得井井有條,就仿佛曾經那個向往成為建筑設計師的少女已經消失。 之后的五年里,隨青擁有了一段在眾人眼里美好幸福的婚姻和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她和丈夫相敬如賓,對視時彼此眼中卻全是溫和的禮貌,不見絲毫愛意。 這沒什么好奇怪的,畢竟他們是家族聯姻,她和他只是適合,何來相愛。 外人眼里的光鮮亮麗回歸到家庭生活,終究是逃不開的柴米油鹽與冷戰爭吵。 某天夜里,隨青抱著年幼的孩子在床上入睡,她又做夢了,又夢見那座小鎮,還夢見了年輕時候的愛人。 這一次,她無所顧忌地擁抱年輕的愛人,她在夢中與愛情纏綿,她愛年輕時的閆彥,也愛閆彥眼中肆無忌憚的自己。 …… 影片的最后,隨青躺在床上,側身輕輕撫摸閆彥熟睡的臉頰,她的雙眸溫柔入水,是旁人從未見過的模樣,或許連她自己也想象不到她此時的眼神。 她心想:“我愛你,如同你愛我這般愛你,請不要忘記我,我的愛人?!?/br> 鏡頭拉遠,最后停留在小鎮上空,冰涼的月光籠罩著桃源,這是人們理想的歸處,也是脫離凡俗的夢鄉。 影片在許多細節上模糊處理,沒有揭露二十歲的閆彥看到老照片的想法,也沒有講述兩人最終的結局,一萬人眼里有一萬個哈姆雷特,開放性結局是he是be大家各有想法。 在我看來,隨青與閆彥的愛情是找不到結局的悲劇,是時間和空間開的玩笑,是終其一生不可能游向前方的銜尾蛇。 但對于隨青而言,這場超脫現實的“夢”卻毫無疑問是她夢寐以求的珍寶。她在這場夢中尋求到本我、自我與超我的權衡和解脫,追求理想的少女逐漸與現實和解,但成熟的面具下,那個玫瑰般的少女依舊盛開,愛與理想的力量如此強大。 所以影片的名字為什么叫《小鎮情人》? 或許是因為站在現實倫理道德的角度,閆彥的存在終究是隨青婚姻的第三者,是情人而不是戀人,即使他只存在于隨青的夢中,甚至根本就不存在。 就像我們的理想,被夾在我們與現實之間,我們一邊愛它向往它,一邊又不得不向現實妥協,隨著時間流逝,少年時信誓旦旦的理想逐漸消失在生活中,那么曾經意氣風發的我們呢? …… 江漱陽洋洋灑灑地寫了千把字,結尾還按照高考八股文的習慣升華一波。 要不是字數限制,他能叨叨更多。他連賬號都是臨時注冊的,用戶名都沒改就直接發出去了,還不忘在評論前備注一行“內含劇透,介意勿擾”。 哎,他平時寫期末論文都沒這么勤快。 江漱陽完全不懂分析電影需要了解的那些知識,像是什么鏡頭語言,什么轉場之類的,他就是個純粹的門外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