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這個叫張明德的江湖術士很早便與酷愛怪力亂神的武英殿大學士余國柱臭味相投,且交情莫逆。 余國柱當官之前遇到的一些所謂神跡,有些是余國柱自己杜撰的,有些是張明德人為制造的。 當然象鳴那一次,在先帝跟前拍馬屁不算。 因為那是純馬屁,足以彰顯余國柱記性好,不算神跡。 與余國柱結交之后,張明德了解到一些朝局,以為有機可乘。 余國柱聽說大喜,便將張明德引薦給了大阿哥。張明德給大阿哥一番相面,說大阿哥的面相貴不可言,今后必能成事。 大阿哥心里美滋滋,卻張嘴訓斥:“太子好端端在毓慶宮里住著,我兄弟齊心,豈容你在這里挑撥!” 張明德與余國柱結交,早知大阿哥與太子不和,趕忙跪下磕頭:“大千歲天命所歸,并非人力可違!” 大阿哥聞言怒斥,起身拂袖而去。 余國柱嚇壞了,責怪張明德把話說得太直白,張明德則笑而不語。 果然沒多久,他便拋下余國柱單獨被人帶去見大阿哥,并獻上巫蠱之法詛咒太子。 巫蠱小人是他扎的,將小人放入毓慶宮是大阿哥找人做的。當時太子正鬧騰,毓慶宮內里亂得很,這才給了別人可乘之機。 事情辦完,大阿哥才搬出宮去,坐等太子瘋魔而死。 慎刑司幾乎沒怎么用刑,張明德便全招了,并且在供狀里再三強調,他沒有天眼,也不會法術,給太子扎小人就是為了騙錢。 本來想敲一筆橫財就走,往后再不干這營生,誰料這么快東窗事發,他還沒出直隸便被逮到了。 張明德把藏錢的地方招供出來,只求給他留個全尸。 康熙拿著慎刑司呈上來的供狀,氣得手都在抖。他還沒老,也沒病,居然就有人敢算計太子,覬覦他的皇位了。 可眼下戰事方歇,百廢待興,還不是清理門戶的時候。 再說他一不留神,讓索黨做大做強,如今也只有明黨才能牽制,平衡朝局。 康熙將張明德的供狀扔進火盆,站起身在南書房轉了好幾圈,最后召見了雍郡王。 “張明德把什么都招了,牽扯甚廣,朕一時難以抉擇?!笨滴踝赜负?,一邊批閱奏折,一邊詢問雍郡王的意見。 皇上只說牽涉甚廣,并未點出名字,四爺垂眼:“江湖術士妖言惑眾,詛咒太子,合該凌遲?!?/br> 皇上不點名,自有皇上的道理,他隨著便好。 若貿然點出大阿哥,反而刻意,搞不好還會被扣上居心叵測的大帽子。 這個帽子,他一點也不想要。 康熙停筆,抬眼:“哦?你就不好奇那個巫蠱小人是怎么被送進毓慶宮的?” 四爺頭垂得更低了:“臣好奇,但臣相信皇上自有圣斷?!?/br> 當真沉得住氣,康熙繼續朱批:“朕告訴你,那小人是大阿哥找人放的?!?/br> 四爺這回不僅低頭,連腰都彎了一節,卻不再說話。 然而皇上卻不肯放過他:“你說說,朕該怎樣處置?” 四爺撩袍跪倒:“請皇上恕臣愚鈍?!?/br> 沒有好奇心,沒有兄弟鬩墻,亦不曾落井下石,已經很好了。 康熙并不看他,隨口說:“難為你了,下去吧?!?/br> 毓慶宮巫蠱案沉寂了一段時間,終于塵埃落定,余國柱和張明德成了背鍋俠。 皇上念在余國柱辦差勤勉,只賜死他一人,斬立決,抄沒家產,家人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 余國柱是朝廷重臣,明珠的左膀右臂都難逃一死,江湖術士張明德只會更慘。 與余國柱一起被堵了嘴,押到菜市口,一個砍頭,一個凌遲。 余國柱的罪名,表面看與巫蠱案無關,是被左僉都御使郭琇彈劾的,罪名一共八項,主要是結黨營私和賣官鬻爵。 皇上批準了這個彈劾。 張明德則是被余國柱牽連,但被大理寺額外查出了妖言惑眾和草菅人命兩條重罪。 大理寺要求嚴懲,皇上同意了。 另外被一起押上斷頭臺的,還有內務府的內管領塔石哈、塔石哈的福晉,和所有涉事的宮人。 其中包括了大阿哥安插在毓慶宮,偷偷放巫蠱小人的暗樁。 除了那個暗樁,其余人等的罪名與事實相符,也算給了石家和整個瓜爾佳氏一個交待。 最有意思的是,皇上欽點了明珠作為當日的監刑官,并要求大阿哥、佛倫等所有明黨之人,及所有與張明德往來過的官員一起去菜市口觀刑。 明珠還算穩得住,只在余國柱被砍掉頭顱的時候閉了一下眼,明黨之中有人知情有人不知情,所有知情人無不嚇得面如土色。 大阿哥雖然上過戰場,見過血和死人,可他心虛啊,尤其在宮人當中看見了自己的暗樁,回府之后大病一場。 與此同時,惠妃因故被奪去協理六宮之權,皇上把惠妃的這部分權力交給了德妃。 就連大福晉的娘家都有被波及,所幸只是貶黜,并沒有人丟掉性命。 太子妃病逝,太子一夜之間成了鰥夫。雖然太子妃病逝的原因對外的說法很委婉,但有心人還是能看出一點端倪。 皇上在坊間也有克妻之名,可命數里的克妻與手動殺妻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至于太子殺妻的原因,因為宮里的刻意隱瞞,變得撲朔迷離。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