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炎帝神農氏不但嘗百草辨五谷,傳百藥,在一些傳說中還是火神的化身。 姜舒月:你說得對,但我不想承認。 第97章 獎賞 第二天四爺帶姜舒月離開,去了幾個皇莊察看蝗災的影響。 不出預料,幾乎沒受影響。 此時京城近半的皇莊都種上了高產糧食,有玉米有小麥,其中玉米居多。 剩下一半皇莊還沒參與,不是不想參與,而是沒有那么多種子,只能排隊等。 眼下到了麥收時節,小麥可以搶收,搶收的結果只是損失一些收成,但玉米五月份才播種,還未到花期,遇上蝗災就是絕收。 即便提前通知小麥搶收,也沒有哪個莊子能搶收完,畢竟人力有限。 若讓蝗蟲過境,結果可想而知。 “王爺,聽說蝗蟲都到京城南邊了,愣是沒有北上,也算奇聞?!庇袀€皇莊管事后怕地說。 姜舒月想解釋,卻被四爺搶了先:“本王昨日正在南郊,見天火降下,滅盡蟲群。圣上仁德,京城有龍氣庇護,自然無礙?!?/br> 皇莊管事嘴上應是,心中卻道,此前每三年鬧一次蝗災,蝗蟲進京是常有的事,也沒見哪次幸免。 但雍郡王言之鑿鑿,說親見天火降下,想來不假。 一般這種功德都會被安在皇帝頭上,倒也正常。 于是天火一事,很快傳開?;是f歸內務府管,皇莊管事知道了,內務府早晚知道。 內務府只對皇上負責,但皇上比內務府還早知道,而且知道得更清楚。 “什么?火是雍郡王妃親自放的,把整片麥地都點著了?”康熙不可置信地重復了一遍暗衛稟報的話,感覺哪里都不對勁兒。 老四帶她媳婦巡視田莊,身邊應該帶了不少侍衛,就算要燒蟲,也該是侍衛們動手,怎么會讓王妃一個人跑到麥田地放火? 老四有多疼他媳婦,連康熙這個當爹的都有耳聞,又怎么可能讓他媳婦去放火? 且不說在麥田里放火有多危險,就是蝗蟲過境時的沖擊,他那個小福晉都未必承受得起。 事出反常必有妖,果然暗衛理順思路,繼續稟報說:“當時奴才們站在遠,看得不是很清楚,但現場火勢不小,幾欲燎原。雍郡王妃……雍郡王妃被大火圍困,雍郡王想沖過去救人,已然來不及,當場吐出一口血?!?/br> 康熙聞言騰地站起:“王妃沒了?” 暗衛頭子辦差多年,什么古怪的事沒見過,可這一回屬實令他震驚。 原因并未查明,他簡直不知道該如何向皇上匯報,這才把話說得吞吞吐吐。 這會兒見皇上驚得站起,趕緊跪下說:“皇上莫急,王妃沒死……王妃她……她涅槃重生了?!?/br> 忽然想起當時長命說過的話,暗衛情急之下只能用上。 沒錯,就是涅槃。 人被大火圍困,包裹,十死無生,然而雍郡王妃毫發無傷,不是涅槃又是什么。 任誰也無法解釋。 暗衛怕被發現,隱蔽在稍遠的暗處,再加上是夜晚,又因為姜舒月沒被燒死而震驚,并沒發現她身上的衣裙都燒沒了。 只當是毫發無傷。 “涅槃?”自認大風大浪都見過的康熙,聽到這樣匪夷所思的稟報,都被震住了。 涅槃一詞,原意指火的熄滅或風的吹散。在佛教教義中,指通過修行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雍郡王妃并未出家,應該不至于忽然達到佛教的最高境界。 而在漢人的文化中,有一種飛禽也可涅槃,便是鳳凰。 《山海經》中《南次三經》云:“又東五百里,曰丹xue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br> 漢人認為鳳凰兼具德、義、禮、仁、信,并且鳳凰的出現,預示著天下太平,是個極好的兆頭。 正因如此,漢人喜歡把母儀天下的皇后比作鳳凰,戴鳳冠,掌鳳印,集美好品德于一身,為天下女子表率。 既是好的預兆,又帶有某種暗示??滴蹩戳税敌l一眼,緩緩坐下,沉聲問:“可看清楚了?” 短暫的沉默過后,暗衛頭子也悟到了這一層,心知不妥,可來龍去脈都是他親眼所見,不敢欺瞞。 “皇上,當時不止奴才一人在場?!辈恍趴梢哉胰藖韱?,暗衛頭子磕了一個頭說。 康熙對暗衛的忠誠還是相信的,就算被派去監視老四,也不可能輕易被收買。 揮手讓暗衛退下。 三日后,雍郡王的折子到了,康熙沒看,而是傳內務府總管噶祿問話。 “南邊蟲災嚴重,皇莊情形如何?”康熙先問過交辦的要事,這才不經意地問起皇莊的情況。 噶祿早得了皇莊那邊的消息,見問笑道:“托皇上的洪福,蝗蟲止步于南郊,并未北上?!?/br> 怎么還托上他的福了,康熙不解:“此話怎講???” 噶祿就把自己聽到的天火事件說了,最后道:“皇上洪福齊天,京城有龍氣庇護,這才躲過一劫?!?/br> 康熙從來不迷信這些,所謂的天子啊龍氣啊全是統治的需要。從他登基之后,京城鬧了多少次蝗災,也不見什么洪福什么龍氣。 去年因為旱災持續,他差點就下了罪己詔。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