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等他食髓知味,恨不得把她變成掛件隨身攜帶的時候,轉頭就變卦了。 說不想早生孩子,太危險。 還拿契約說事。 情緒都醞釀好了,忽然被推開,四爺郁悶死了,卻沒表現出來,而是問:“是不是做噩夢了?” 姜舒月點頭:“夢見了蝗蟲?!?/br> “久旱必生蟲,該來的總會來?!彼臓斪焐险f著認命,其實已經派人去蝗蟲多發地追本溯源了,只是河湖治理耗費頗多,朝廷支持的力度又小,成效有限。 夢是假的,夢里的通感是真的,姜舒月到現在都很害怕:“蝗蟲從南邊來,正好我陪嫁的田莊有一處在京郊最南邊,我想過去住幾日,盯著收麥子?!?/br> 一天比一天熱,距離六月中下旬的麥收很近了。 “六月初六老三成親,咱們動不了。之后你想去,我陪你便是?!彼臓敳⒉恢澜嬖聣糁械那榫?,卻能感受到這段時間她的焦灼,覺得出去住兩天散散心也好。 六月初六,三阿哥大婚,姜舒月和四爺該送賀禮送賀禮,該吃席吃席,然后收拾行裝,準備初十出宮小住。 別的皇子想要帶家眷出宮,難如登天,四爺卻便宜得很。 住幾日也沒事。 因為高產糧食的緣故,皇上特批了四爺出宮的令牌,權限與太子一樣。 同時破例給了姜舒月太子妃都不可能擁有的,出宮自由。 她可以跟著四爺一起出去,不但可以出宮,在外頭住幾日都沒問題。 所以三阿哥成親,姜舒月和四爺出宮度蜜月,日子剛好趕到這里,感覺這個蜜月像是偷來的。 對外,四爺的理由非常充分,各處耐旱小麥迎來豐收期,他不放心,得出去轉轉。 就在他們趕到姜舒月位于城郊最南邊的田莊時,農事總督府派出去的人回來了,帶來一個壞消息。 江南發生了蝗災,經過治理,規模不比從前,仍舊給江南帶來不小的損失。 才被高產糧食平抑下去的糧價,將迎來強勢反彈。 更糟糕的是,蝗蟲北上了,此時應該已經進入河北地界。 幾日后,四爺接到了河北蝗災的通報,規模與農事總督府官員所說無差,沒有從前大,仍然損失慘重。 姜舒月從知道江南鬧蝗災的那一刻起,便有了軀體化的反應。具體表現與夢里差不多,手腳發軟,心中充滿恐懼。 她告訴自己這是通感在作祟,眼下蝗蟲大軍壓境,無論如何她都不能退。 她退了,北方的最后一塊陣地,也是最重要的一塊高產糧食的陣地將丟失。 這塊陣地一旦失守,糧價必然飛漲,百姓將迎來一場大.饑.荒. “糧食不能留給蝗蟲,即便損失一些,也要提前收割?!边@是接到消息之后,姜舒月對四爺說的第一句話。 四爺連夜寫奏折,派人遞進宮,還專門找人去通知太子,請太子監督搶收皇莊里的糧食。 之后盤點人手,分兵幾路去參與合作經營的人家報信,搶收私人田莊里的糧食。 四爺部署搶收,姜舒月則安排抗蝗。 古代沒有殺蟲劑,沒有無人機,卻也有幾種除蟲的法子。 比如人工撲殺法。此法主要靠人用布罩或者細密的漁網套住小部分蝗蟲,進行拍打、掩埋,以此滅蟲。 又如火燒法。利用蝗蟲的趨光性,在夜間點起篝火,進行焚燒。 還有大名鼎鼎的墾荒治蝗法,即邊開墾,邊殺死蝗蟲卵的辦法,防患于未然。 第三個方法便是四爺之前安排下去的治理,有效減少了這次蝗災的規模。 但人力畢竟有限,又沒有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再加上百姓迷信,認為蝗災是上天降下的懲罰,寧可求神拜佛,或請人做法事,也不敢輕易挖蟲卵。 歷史上,從戰國到清末,華廈大地平均每五年經歷一次蝗災,康熙朝也不例外。 幾乎窮盡了封建王朝的所有智慧,無數次突破信仰,最后收效甚微。 在蝗災泛濫的年代,上到皇帝下到百姓,全都抱著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度。 無奈又疲憊。 來不及等朝廷動作,姜舒月叫來霧隱山的舊班底,把人分成兩部分。一部人就近收購麥秸,圍著她所在的田莊高高堆起,越多越好。另一部分去買食用油,在田莊外支起幾口大鐵鍋,準備好各種佐料,同時免費將食用油和佐料分發給周圍田莊的百姓,并告知螞蚱菜的簡易版做法。 就在食用油和佐料堪堪發完的時候,蝗蟲大軍到了。 姜舒月命人點燃田莊周圍的麥秸堆,頓時火光沖天,將蝗蟲主力軍吸引到此,能火燒的火燒,能捕捉的捕捉。 人工捕捉之法,古已有之,不用另找工具,每個農戶手里或多或少都有一兩樣。 將捕獲的蝗蟲過水,直接下油鍋,出鍋之后撒上佐料就是一道好菜。 人民群眾迷信嗎,肯定迷信,但再迷信的人民群眾也經不住油炸菜的誘惑。 沒辦法,日子太苦,肚里沒有油水。 什么蝗神,什么天罰,還不是因為他們買不起油和佐料嗎。 現在什么都有了,只差菜了。 蝗蟲飛來的時候,聲勢浩大,遇火折損近半,又有一部分成了人民群眾的盤中餐,卻仍有漏網之魚。 說來也奇怪,僥幸避過火墻和油鍋的那些,只是繞著姜舒月所在的田莊飛,并沒有任何北上的跡象,仿佛在集體畏懼著什么。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