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馮巧兒最恨算計王妃的人了,聞言咬牙:“賞他一頓鞭子?!?/br> 太子果真讓人拿了鞭子,把三爺抽得鬼哭狼嚎。 三爺身邊的人不敢攔,忙跑去通知榮妃。榮妃一聽就急了,可她是后妃去不了毓慶宮,又派人稟明皇上。 康熙聞言一個頭兩個大,派人把太子和老三叫來問話。太子理由充分,他打老三是因為對方闖宮。 太子是儲君,可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想見儲君要先求,他有時間才見,沒時間不見。 “老三醉酒鬧事,帶人闖宮,兒臣攔他不住,只能用鞭子?!?/br> 聽過太子的分辯,康熙又問老三。老三自然不敢說是去捉jian,不然罪過更大,只得佯裝疼暈過去,算是默認了太子的話。 當時老四也在,康熙想問他,卻發現老四比老三還暈,便揮揮手,將此事作罷。 等宮宴散去,康熙叫了乾清宮過去送菜的人問話,得知來龍去脈,氣得心口疼。 老四為了推廣高產糧食,整日奔波,老四媳婦也沒閑著,全程參與育種和試種,可以稱得上鞠躬盡瘁。 老三幫不上忙也就算了,還一門心思算計老四,想讓老四兩口子死而后已。 委實可恨! 康熙越想越氣,索性停了老三在禮部的差事,讓他在宮里讀書反省。 這個懲罰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三爺被太子一頓鞭打,打得遍體鱗傷,本來也要停職養病,可皇上卻說讓他讀書反省。 要知道,三爺在朝站班,早過了讀書的年紀。 現在還在南廡房讀書的,都是些小阿哥,比如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 七阿哥年紀到了,已經在準備上朝站班,正式辦差。八阿哥因為課業突出,雖然沒到年紀,也被破例允許站班聽政。 三阿哥一把年紀,如何有臉再回南廡房讀書。 這還不是最讓三阿哥難堪的,最讓他難堪的是,他本身的優勢便是讀書出色,文章錦繡。 如今回爐重造,等于全盤否定了他的優勢。 辦差辦不好,讀書也讀不好,干啥啥不成。 “只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的人早晚要栽跟頭?!泵髦槿绱嗽u價三阿哥。 大阿哥雖然魯莽,勝在足夠聽話,不會仗著自己有點小聰明搞砸他的計劃。 比三阿哥好控制,容易成事。 再加上惠妃是他的親侄女,大阿哥身上有一半葉赫那拉氏的血脈,血濃于水,總比外人可靠。 太子能文能武,心機手腕都不差,奈何人太瘋,就像一匹野馬。索額圖想控制都控制不住,經常被踢到體無完膚。有太子做對照組,更顯出大阿哥聽話的好處來了。 除了太子,幾個大皇子中,雍郡王也是個好的。資質比太子不差,卻比太子沉得住氣,做事穩妥。 可就是過于沉得住氣,就像一眼深潭,讓人看不透。 相比小聰明,和野馬,還是深潭更令人忌憚。 思來想去,明珠決定繼續在大阿哥身邊下注,不換人了。 “把柄無用,當然要丟出去?!比隣斔阌嫿嬖?,其心可誅,怎么可能只是丟了差事便能了結,四爺想把李氏作為把柄扔出去,直接將三爺踩進泥里。 李氏有外心,盡管四爺沒有收用,眼睛里也揉不進沙子。當初留下她,不過是作為三爺的把柄握在手里,讓對方投鼠忌器。 誰知三爺只老實了一段時間,又鬧騰起來,還想“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給四爺戴綠帽子。 這事四爺忍不了,也不想忍。 姜舒月救下李氏的初衷與四爺不一樣,她覺得李氏做錯了事合該受罰,但罪不至死。 不應該成為奪嫡的犧牲品。 所謂把柄,不過是既成事實,四爺接受了,姜舒月也默認。 哪知道三爺頂風作死,又將李氏牽扯出來。 四爺說得沒錯,把柄無用,不扔出去留著過年嗎,姜舒月無奈出主意:“三爺債多了不愁,再多一個李氏又能如何?他是皇子,皇上總不會因為這點小事殺了他?!?/br> 陳明厲害,姜舒月又道:“這事若傳揚出去,李氏難免一死,王爺也要跟著惹一身腥,得不償失?!?/br> 李氏到底是皇上賞給四爺的侍妾,在阿哥所與其他皇子有染,細究起來,四爺會被人嘲笑,姜舒月也難逃御下不嚴之過。 三爺如今是光腳不怕穿鞋的,搞不好還等著四爺動手,將人拉下水呢。 根據幸福者退讓原則,姜舒月勸四爺以不變應萬變。 很多事就是這樣,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站在后世的上帝視角,看康熙朝的九龍奪嫡,覺得很多事發生得莫名其妙,且愚蠢至極。 比如一廢太子時,大阿哥有了殺掉太子取而代之的心。換做正常人,心里有就行了,默默行動也可,總之不能說出去。結果大阿哥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康熙,然后太子沒事,他第一個被踢出局,圈禁至死。 是大阿哥真的愚蠢嗎,他身后有明珠坐鎮,怎么可能蠢成這樣。主要是身在局中,被私心左右,難以窺見全局。 眼下這個情況,四爺是當局者迷,姜舒月是旁觀者清。 她是穿越者,知道每個人的命運,也知道九龍奪嫡時往往一動不如一靜。 現在奪嫡才拉開序幕,四爺的年紀不過是個大學生,年輕氣盛,容易沖動。直到奪嫡進入白熱化的時候,也就是一廢太子之后,四爺才逐漸沉淀下來,悟出奪嫡的法門,笑到最后。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