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感覺前邊有坑,太子轉身要走,結果被四爺攔?。骸岸鐒e走,正好有件大事要與你商議?!?/br> 聽完四爺所說的大事,太子:好家伙,天坑??! “吏部的事我能說上話,戶部不歸我管,你找汗阿瑪說去!”不是太子不想管,而是難度太大。 當初皇上提出對準噶爾用兵的時候,戶部尚書就哭過窮?;噬现赋?,國庫不是沒錢,而是里頭的錢被人借走了。戶部尚書聞言立刻不吱聲了,自己咬牙抬出一個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案——加收秋糧。 戶部寧可災年加收秋糧,也不愿意碰那些欠條,可見催繳難度之大。 戶部不愿意動那些欠條,吏部更不愿意,因為很多官員都朝國庫借過錢。催繳力度小了,平白得罪人,沒結果。若催急了,保不齊要鬧起來。 其實官員還好說,他出面壓一壓,總能擠出錢來,難就難在老臣和宗室上頭。不是開國元勛就是平叛功臣,功勞在那里擺著,很多人與皇室沾親帶故,打斷骨頭連著筋。 根本就是一筆糊涂賬,沒法清理。 太子拂袖要走,這個狀他不告了,他直接去找四福晉要人。 太子管著吏部,都知道國庫的欠條難辦,四爺早就在戶部辦差,正式在戶部行走之后,連續加班查賬,如何不知。 準噶爾與沙俄勾結,企圖吞并整個蒙古草原,為元朝招魂,這個仗必須要打,而且要打贏。 軍餉糧草的籌措刻不容緩。 連續兩年旱災,權貴高官家底厚還了欠款能活,但平民百姓如數交上秋糧就只有死路一條。 他沒得選。 “二哥管著吏部,此事一出必不好做?!彼臓旈W身擋住太子的去路,“我帶人算過了,這回不催當朝官員,只讓那些老臣和宗室還錢,便可將窟窿補上?!?/br> 太子:比天坑還坑! 恨不得穿回去,打死那個上趕著送人頭的自己。 “二哥心懷天下,常去霧隱山田莊做客,民生疾苦,全都看在眼中,想來不用我再多說?!?/br> 在門口對峙了一刻鐘后,太子敗下陣來,但他只答應出面。 “馮巧兒的事,現在能解決一下了嗎?”太子被老四推進坑里之后,又想起自己的來意。 說動太子等于成功了一半,四爺當即將手邊事務一推:“走,我替二哥討回公道?!?/br> 平時四爺忙起來午飯都顧不上吃,今天竟然提前下衙了,戶部一時間說什么的都有。 “太子就是太子,太子一來四爺就跟著走了?!庇腥松靷€懶腰,準備有樣學樣,下個早班。 很快有人品出不對:“你們還記得上回四爺提前下衙,發生了什么嗎?” “遞上一份免收秋糧的奏折?!绷⒖逃腥丝迒手樆卮?。 那人循循善誘:“你們猜這回又是因為什么?” 長命辦完四爺交代的事,出來正好聽見有人這樣問,非常貼心地說:“爺又在寫奏折了?!?/br> 眾人心中同時升起不好的預感:“什么奏折?” 長命一臉看熱鬧不怕事大:“告訴你們也無妨,是催繳國庫借款的奏折?!?/br> 戶部眾人仿佛被焦雷劈中,長命從他們身邊經過都沒反應。 另一邊,姜舒月聽說四爺回來了,還有些驚訝。當她看見太子,立刻就不驚訝了,還當著太子的面讓馮巧兒回避。 “老四,你看她,是不是很過分?”姜舒月當面讓馮巧兒回避,太子就當面告她的狀。 對上四爺的眼,姜舒月自有一番道理:“這里是皇宮,不是霧隱山田莊,請太子自重?!?/br> 這不應該是他的臺詞嗎,這里是皇宮,他是太子,他想見誰就見誰,想帶誰走就帶誰走。 可太子撞人在先,之后又微服私訪騙人,見到姜舒月總是有些理虧:“老四,你怎么說?” 四爺沒有正面回答,安撫地看了太子一眼:“二哥稍坐,我先進屋把朝服換了?!?/br> 太子知道換朝服是假,把四福晉叫進去說話是真:“行吧,你快去快回?!?/br> 又虛張聲勢:“別讓爺等太久?!?/br> 最后一句是給老四壯膽氣的。 四爺領著姜舒月進到內室,拿出一本奏折給她看。兩人既是事業伙伴,又是夫妻,姜舒月也沒客氣,展開看了。 “這事能成嗎?”她是穿越者,自然知道四爺追繳欠款能成,可歷史中這件事并不是四爺本人發起的,而是皇上交辦的差事。 饒是如此,仍然鬧出不小的風波,得罪了一干王公大臣不說,徹底讓四爺從冷面王爺變成孤臣。 對了,歷史上四爺追繳欠款的時候,已經是雍親王了。 而現在只是一個貝勒。 沒有皇上的授權,沒有足以威懾的爵位,這事難辦啊。 忽然想到太子,不等四爺回答,姜舒月的眼睛亮了亮:“你把太子拖下水了?” 四爺抬手,姜舒月顛顛跑過去伺候他更衣:“這是好事,利國利民!” 朝廷打了十幾年的仗,如今又要打仗,完全不顧百姓死活。 姜舒月人微言輕,無法左右朝廷的決定,只能冒險掏出高產糧種,試圖減輕民間疾苦。 四爺在農事司籌集軍糧,后來到戶部,又負責籌集軍餉,并沒有因為她是后宅女子就三緘其口。 正相反,四爺的分享欲特別強,什么事都會與她說。偶爾遇到難題,還會同她討論,甚至采納她的建議。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