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田家一大家子從河南逃荒到京城,又被驅趕到山里,顛沛流離之下病的病死,餓的餓死,僥幸活到現在的只有小兒子一家。 因為剛成親,沒有孩子,又是家中幺兒,路上受父母兄嫂庇護。 好在小夫妻倆還年輕,人也算樂觀,并沒有因為親人離世,消磨掉對生活的熱情。 姜舒月問他們是否愿意做佃戶,兩人說愿意,跪下就是磕頭。 于是霧隱山田莊分莊,有了第一家佃戶。 災民那么多,姜舒月也不是什么人都肯收留。 第一,要會種地,最好是莊稼把式。 這一點最重要,姜舒月會讓左莊頭親自把關。 第二點,有家人,家里要有女人,有孩子更好。 單打獨斗的青壯年,或者幾人結伴的,在姜舒月看來不夠安分。家里有女人,有孩子,才能安心種地,不容易想那些歪門邪道。 第三點,家中男丁身體好,能帶領一家人啃下十畝地。 災民應該朝廷來安置,姜舒月要建的是田莊,而不是慈善機構。 三個硬性條件擺在那里,進莊乞討的災民中,只留下田才一家兩口。 其他災民,姜舒月只給了老的小的一些粗糧餑餑,就將人驅趕了。 不敢給太多,也不敢給太好,生怕被盯上。 明年還不知是怎樣的光景,哪怕姜舒月血脈覺醒,眼下所能照拂的也只是自己名下的田莊。 從那天開始,她盼著大選早點到來,讓她早點嫁給印四,從而得到印家的庇護。 到時候她也許能放開手腳,拯救更多在小冰河期苦苦掙扎的子民。 姜舒月沒覺得自己有多大方,可她的施舍還是讓村里人緊張了好久,生怕被災民盯上,成群結隊過來討食。 畢竟年景不好,糧食減產,現在還能拿出糧食接濟災民的村子,少之又少。 讓左婆子和常mama聯手一番嚇唬,姜舒月也不敢再拿糧食出來接濟災民了,但組建霧隱山田莊分莊的事刻不容緩。 那五十畝地已經租下來了,總不能荒著。 而組建一個田莊,可不是紅口白牙一說就能有的。 首先得經官,給佃戶們落籍。這一關并不好過,上頭沒人很難辦成。 這事姜舒月打算請印四幫忙,疏通的銀子她來出。 現下已然入秋,天氣轉涼,落籍之后佃戶們總要有地方住。 找地方蓋房子,又是一樁大事。 姜舒月要建的是正規田莊,而不是奴役百姓的黑作坊,不可能讓佃戶們拖家帶口住在窩棚里。 蓋房子的錢,她可以墊付,將來分期從佃戶的租子里抽頭。 房子蓋好之后,分發糧食讓佃戶一家過冬,還要分一些糧種給他們,預備明年春耕。 當然,這些也是分期付款,一律用之后的收成償還。 姜舒月計劃了一圈,自覺沒有遺漏,那么眼下要做的,就是精心挑選出另外四戶佃農。 “姑娘不怕銀子搭出去,人跑了?”左寶樹經過幾個月的歷練,已經從一個靦腆憨厚的農村少年,變成了姜舒月在種田方面的左膀右臂,人比從前自信許多,也變得樂于思考了。 姜舒月看他一眼,贊許地點點頭,還是反駁道:“災民能有一口吃的,都算好了,我租給他們田地,墊錢給他們蓋房子、發糧食和種子,怕是有人發路費讓他們回家,他們都不會走的?!?/br> 頓了頓又道:“再說戶籍已然落下,人和田莊綁在一起,能往哪兒跑?” 左寶樹受教,含笑道:“姑娘說著狠話,卻做著最善的事?!?/br> 災年,很多鄉紳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姑娘偏偏反其道行之,建田莊,收容災民。 雖然田莊不大,收容的災民不多,但姑娘肯這樣做,已然難能可貴。 原以為要等初十才能見著印四,沒想到還能在路上遇見。 姜舒月覺得,自己和印四是有些緣分在的。 今天又是想嫁給他的一天。 事實證明,姜舒月眼光不錯。 建田莊的事,她與身邊的人說,常mama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馮巧兒不感興趣,左小丫比常mama擔心的還多,佃戶們都聽她的,盲目跟風,只她的小徒弟左寶樹支持她,并且積極出謀劃策。 左寶樹種田是一把好手,奈何讀書少,年紀不大見識也有限,態度是積極的,卻總也說不到點子上。 印四就不一樣了,他不但能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還能幫忙落地。 “山里不太平,不用你到處跑,挑人和落戶的事交給我?!庇∷南埋R,站在牛車前認真聽完她的想法,指出幾處漏洞,然后將挑人和落戶兩件事大包大攬下來。 她的想法,他無條件支持,她要做的事,他撿最困難的承包,這樣的好男人去哪里找。 姜舒月很想抱住他親兩口,但這是在古代,談戀愛犯忌諱,只能等成親之后補上了。 “老四,挑人我不在行,落戶的事,可以來找我?!比⒏鐒偛挪铧c連人帶馬懟老四的馬屁股上,驚魂甫定,此時終于聽出點門道來。 剛剛小姑娘坐在牛車上,側面對著他,三阿哥又遭遇追尾,看得并不真切。 這會兒轉過臉來,與四阿哥說話,三阿哥一見,身子都酥了半邊。 忍不住插句嘴,視線就被人擋了一個結實。 剛想將人扒拉開,三阿哥恍然。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