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雖然沒有開墾過,但地確實是好地。 等姜舒月將五十畝地看過一遍,心中驚喜,都是上等地。 同樣是土地,肥沃的上等地和貧瘠的下等地糧食產量天差地別。 姜舒月累得癱坐在地頭上,含笑對印四說:“這塊地特別好,咱們賺大了?!?/br> 聽她說“咱們”,四阿哥忍不住勾唇:“打算種什么?” 姜舒月略沉吟:“全都拿來種玉米?!?/br> 玉米確實抗寒、耐旱,產量還高,但種子空間里有毫不遜色的小麥種,非常適合在北方種植。 即便種在沒開墾過的生地,只要肥力能跟上,畝產趕超玉米不是問題。 可問題在于,培育過的玉米種子還是玉米種子本來的模樣,但培育過的小麥種子有包衣,是紅色的,與小麥原種在外觀上有很大區別。 在找到足夠強大,且可以全然信任的保護傘之前,姜舒月不敢往外掏。 皇上想看的就是玉米,四阿哥自然沒意見。 在回去的路上,姜舒月又想起一個手動的播種神器,也是她下鄉的時候在老鄉家看見的。 她在網上搜過,銷量還不低呢。 回去之后,憑著記憶又畫出一張草圖,交給印四加工。 印四看著這張更加復雜的草圖,都能想象出皇上的驚喜,和內務府造辦處管事生無可戀的臉。 見對方長久沒說話,姜舒月意識到什么,小聲問:“做這個是不是要花很多銀子?圖紙是我畫的,銀子我來出,你說個數?!?/br> 她現在有原主額娘留下的嫁妝,并不缺錢。若她能找到能工巧匠,不會給印四添麻煩。 太子看看圖紙,又看四阿哥:“這個不用花銀子,我家的造辦處應該能做?!?/br> 說著拿過圖紙,問姜舒月做什么用的,姜舒月照實說了,太子非常感興趣:“這個好,若是推廣開來利國利民?!?/br> 又問四阿哥:“老四,你不是在農事司當差嗎,這個正好用得上!” 四阿哥把之前做手搖脫粒機的事說了,最后道:“這個更復雜,我怕造辦處推諉?!?/br> 太子大包大攬:“畫一張更詳細的,你不好出面,我去找他們。大不了,我院子里那房先不修了,讓他們集中人手做這個?!?/br> 太子在內務府說話跟皇上一樣好使,有太子出頭,這事打死造辦處也不敢往后推。 皇上說話,內務府辦不到位,頂多挨頓罵。若換成太子,怎么也要賞一頓鞭子。 太子愿意管,四阿哥求之不得。 解決完播種神器,姜舒月還有最后一個問題要問:“那五十畝地緊挨著圍場,我能帶人去耕種嗎?” 按規矩,皇家圍場三里之內,不許有農田和村莊。 也就是不準百姓靠近的意思。 每天都會有人巡邏,抓住了要挨打。 四阿哥名義上已經不在圍場當差,而太子還在:“這個好辦,回頭給你幾個出入令牌?!?/br> “爺,到底是皇家圍場,隨便給外人令牌……”太子這話是站在院子里說的,跟著他一起來的隨從聞言著急提醒。 太子擺手,意有所指:“舒月姑娘不是外人?!?/br> 再說那個圍場是他的,除了他每月初十過來,根本沒人會去。 似乎為了證明姜舒月不是外人,太子又道:“五十畝夠嗎?不夠還可以再擴?!?/br> 愛種地的人還嫌地多嗎,但姜舒月知道再擴恐怕不容易,便說夠了,還提到自己對那塊地的規劃。 太子說好:“高粱能釀酒,酒稅低,收入高?!?/br> 姜舒月也是這個意思:“朝廷收稅不收糧食,只收銀子,糧價太低,不如種些高粱釀酒劃算?!?/br> 太子點頭,夸她聰明,四阿哥卻聽出不對:“今年春旱,糧食減產,糧價怎么會低?” 姜舒月搖頭,這個她就不知道了,也沒關注。 經四阿哥提醒,太子也聽出不對。 兩人對視一眼,誰都沒有再說。 回宮之后,太子吩咐詹事府去了解情況,發現糧價果然持續走低。 “災年糧價低,不應該???”太子把了解到的情況說與四阿哥知道,兀自沉吟。 四阿哥勸太子不要深究,理由十分充分:“能在京城攪弄風云,恐怕來頭不小?!?/br> 時間太短,四阿哥也沒查到背后是誰,只是憑經驗提醒太子。 太子在皇上的高壓下做了十幾年乖寶寶,青春期的叛逆比任何一個皇子都嚴重,持續的時間也長。 聽了四阿哥的提醒,反而精神抖擻非要將此事掀個底朝天,看看是誰在搞鬼。 第51章 驚人 毓慶宮的詹事府也不是吃素的,查來查去就查到了江南的大糧商身上。 然后經由大糧商,查到了江寧織造曹寅。 曹寅是皇上的奶弟,也是皇上的心腹,更是給皇上私庫摟錢的耙子。 詹事府查到曹寅立刻停手,太子卻強硬要求繼續查。幾經周折終于拿到了曹寅與江南大糧商勾結,故意打壓糧價的證據。 為了給京城百姓一個交代,太子事先沒有跟任何人商量,直接在朝會上將此事捅破,引起軒然大波。 康熙氣得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其實曹寅所為,正是康熙授意。 目的并不是太子所說的買低賣高賺差價,而是為了平抑江南糧價。 今年春旱,糧食減產,江南就有糧商搞起了囤積居奇那一套,企圖推高糧價,牟取暴利。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