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原來是書里寫的呀,眾人這下安心了。 書在這個時代仍舊是奢侈品,刻印一本書的成本就要十六兩白銀,其售價可想而知。 根本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費得起的。 就算能消費得起,買回家也看不懂,因為不識字。 姜舒月之所以選左寶樹做助手,就是因為整個田莊,只他一人略識些字。 百姓不識字,也買不起書,卻對讀書識字的人格外信服。 一提到書,所有人臉上的疑惑都消失了。 恰在此時,馮巧兒出來找姜舒月,說二房的大姑娘到了。 姜舒月對眾人道:“農時不等人,你們先回去,告訴鄰里一聲,有愿意試種的,太陽快下山的時候過來找我拿種子。拿到種子,立刻下地,趁涼快趕緊播種。再晚,恐怕會誤了冬小麥的事?!?/br> 再次提醒:“深種麥,淺種豆。五月豆,半邊露。苗距,看我剛才的示范?!?/br> 說完匆匆離開,并沒回家,而是跑去玉米地看。 上回來,玉米秧的葉尖還有些枯黃,這回已經全綠了。莖稈長高了一些,也在合理范圍之內。 “姑娘,你看,苞谷抽穗了,長勢很好!”左寶樹指著其中一株玉米秧苗給姜舒月看。 姜舒月檢查過,也笑了:“你做得不錯?!?/br> 左寶樹眼中泛起亮光:“我找種過苞谷的莊稼把式來看,他們都說沒見過長得如此壯實,個頭卻矮的苞谷。還說今年這片地里的苞谷,一定大豐收,侍.弄好了,畝產五百斤能有?!?/br> 區區五百斤么?可不止。 玉米地已經緩過來了,姜舒月沒再逗留,跟著馮巧兒返回小院。 第44章 堂姐 馬車照例進不來,舒心是被婆子背下山的,她簡直不敢想象舒月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怎么在這里生活。 站在院外,看著粗糙的青磚圍墻和瓦房,舒心抽了抽嘴角。 進到院中,看見滿院子的蔬菜瓜果,又覺得好像還可以。 很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鄉野情趣。 想到陶淵明的詩,就不可避免地想起,上輩子住過的圓明園。 與圣祖爺一樣,胤禛非常重視農桑,圓明園西北面的景觀幾乎都與農事有關。 她經常去的兩處,是稻田和菜圃,后來改名淡泊寧靜、杏花春館。 名字改得再文雅,也是一處種莊稼,一處種菜果。 每年的二月二,胤禛再忙都會抽空去扶犁,親自耕田。 她一般也會跟著去。 春天耕地,夏天插秧,等到收獲的時候,還要參與稻谷的脫殼篩選。 除了種糧食,還種蔬菜水果。 作為皇后,她每年要主持親蠶禮,過程復雜到令人頭疼。 別的皇后主持親蠶禮,把儀式走完就行了,胤禛卻要求她去圓明園親自養蠶,親自抽絲剝繭,還要親自織布做衣裳。 她和胤禛的襪子,很多都是用她織的布,由她親手縫制。 世人只道皇上累,她卻累死在了胤禛前面。 那是一個怎樣的男人啊,沒有口腹之欲,甚少情.欲,對自己要求極嚴,對別人的要求更嚴。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愛恨分明,心狠手辣。 不見菩薩心腸,唯有霹靂手段。 很遺憾,她并非他所愛,還與他相看兩厭,這才有了后來一系列的悲慘遭遇。 李氏和年氏,還有后來走上人生巔峰的鈕祜祿氏,都非他所愛。 舒心覺得,被胤禛真正愛過的人,只有年羹堯和十三爺胤祥。 年羹堯恃寵而驕,被賜死。 十三爺鞠躬盡瘁,被累死。 總之,都難逃一死。 重活一回,她早已將名利看淡,只想離那個瘟神似的男人遠遠的,不要與他產生任何交集。 所以她今日登門,就是為了提醒小堂妹,珍愛生命,遠離胤禛。 同時結合自己上輩子寶貴的人生經驗,給小堂妹的未來做一個趨利避害的規劃,然后深藏功與名退出選秀舞臺,尋一個情投意合的郎君嫁了。 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夫妻恩愛,兒孫繞膝,白頭到老。 想著,余光瞄見道旁的秧苗中間有一根雜草,舒心蹙眉停步,彎腰拔掉。 匆匆趕來,正好看見這一幕的姜舒月:對植物友好的大堂姐能有什么壞心眼。 不過眼前這位拔草的小仙女,不僅是她的大堂姐,還是未來雍正帝唯一的皇后。 哪怕常mama昨天嚇唬了她一晚上,姜舒月對這位大堂姐的好奇,還是壓過了害怕。 她轉頭朝道旁那排紅甜菜看去,整整一畦,好像只有大堂姐手里那一根雜草。 都說一個被窩里睡不出兩種人,大堂姐果然與歷史上的雍正帝一樣,眼睛里不揉沙子。 貌似還有點強迫癥的疑影兒。 “大jiejie?!睕]人給她介紹,姜舒月也不知道該喊什么合適。 舒心回頭,看見姜舒月,忙把手里的野草扔了,幾步走過去拉起她的手上下打量:“好個標致的姑娘,難怪把祖母稀罕得什么似的?!?/br> 對方被夸了,也不知紅臉低頭,自謙幾句,反而笑呵呵地夸回來:“大jiejie也很漂亮?!?/br> 舒心:……至少大大方方的。 眼神也不差。 其實大堂姐生得很是寡淡,算不得漂亮,但舉手投足間自帶一種從容,讓人瞧著很舒服。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