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太子賭氣不接,四阿哥跟著他一起去了乾清宮。 乾清宮的太監本來只傳太子一人覲見,可看太子一臉官司,很怕他過去說話不知輕重惹怒皇上,連累乾清宮上下都沒好果子吃,便故意忽略了跟在太子身后的四阿哥。 與太子相比,四阿哥穩重多了,關鍵時刻能替太子背鍋。 只要有人出面替太子背鍋受罰,就能很快熄滅皇上的一腔怒火。 康熙等了小半日才見到太子,剛想問一問刨地累不累,就看見了跟在太子身后抱著東西的四阿哥。 就是這么片刻耽擱,太子已然行過禮,面無表情冷冰冰問:“汗阿瑪找兒臣有何事?” 只這一句就把康熙才壓下去的心頭火成功勾了起來,雖說流言大部分都是子虛烏有,可并非全假。 比如太子監國期間不理朝政。 比如太子貪玩,時常出宮。 今天更是出息了,述職也不做,早朝也不參加,巴巴跑去烏拉那拉家的田莊刨地。 種地是好事,能夠深入體察民情,可作為一國儲君,種地能有朝政重要嗎? 自己沒追究他貪玩懶政,他反而給自己甩臉子,哪兒有這樣的道理! 康熙閉了閉眼,提醒自己,太子還沒成年,還是個孩子。 孩子哪有不貪玩的。 于是沒理太子,而是瞪眼看向跟在太子身后的四阿哥:“朕沒傳你,你跟過來做什么?” 太子不懂事,老四怎么也跟著湊熱鬧,還嫌他不夠煩嗎? 四阿哥趕緊跪下,替太子陳情:“汗阿瑪,太子在城外田莊尋得一株雅致的綠花菜,讓兒臣幫著拿回宮獻給汗阿瑪賞玩?!?/br> 皇上洞若觀火,四阿哥在皇上面前從來不敢?;?。 什么綠花菜,康熙心里有氣,嫌棄地看了一眼包裹在外面黑乎乎的絨布,怒道:“老四啊,太子是儲君,不止是你的二哥,凡事都要以國事為重,不要沒事兒總拐著他往外跑!” 明知道四阿哥做不了太子的主,出宮肯定是太子的主意,可太子是儲君,不能動不動就拎出來罵一頓。 所以只能罵太子身邊的人,借此敲打太子:“你總是順著太子,不敢勸諫,是為了太子好嗎?你是在害他!這一回朕姑且饒你,再有下次,滾去奉先殿跪祠堂!” 四阿哥早料到會被遷怒,趕緊應是。 不過……總算保住了這盆綠花菜。 若不在皇上面前過了明路,讓綠花菜惹出點風波來,以太子的性格,回宮就得跟他要走。 現在正好,皇上不要,太子也不會要了。 皇上沒要綠花菜,卻會因為遷怒對自己心生愧疚,往后總會在別的方面找補回來。 只要不是雷霆震怒,替太子背鍋半點不虧。 四阿哥如愿抱著綠花菜告退,感覺這次背鍋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值。 沒想到才走到門邊,還有驚喜。 因為他聽見太子說:“四弟,我就說你多此一舉!汗阿瑪見多識廣,又怎會稀罕什么綠花菜!” 話音未落,殿中空氣倏然變冷,山雨欲來。四阿哥不敢久留,權當沒聽見,快步離開。 晚上再見太子,并不是在毓慶宮,而是在奉先殿。 “二哥,天這么冷,你何苦惹汗阿瑪生氣?”四阿哥這回是真心發問,實在搞不懂太子的腦回路。 太子昨天晚上做噩夢就沒睡好,今天白天在田莊吭哧吭哧刨地,從下午開始跪祠堂,跪到半夜,鐵打的人也要廢了。 人廢了,精神也幾近崩潰:“這個太子我做夠了,只想快些解脫!” 四阿哥驚得后退半步,以為太子看出什么在試探他:“二哥你別胡說!你生下來就是太子,天命所歸!” 太子聞言先是大笑,而后伏地痛哭:“我不認命!” 四阿哥本來還想挑撥兩句,見太子神色有異,趕緊離開。 出了奉先殿,直奔乾清宮,求見皇上。 康熙半夜被吵醒十分不悅,聽四阿哥說太子情況不對,趕忙披衣起身,裹著厚絨斗篷就去了奉先殿。 四阿哥識趣地沒跟著進去,并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么,只是在早朝站班的時候沒看見太子,卻見皇上容顏憔悴,好像被抽走了大半的精氣神。 皇上心情不好,所有人都瞧得出來。至于皇上為什么會心情不好,昨天上過早朝的人也都清楚。 因為太子。 太子小時候天資聰穎,文武雙全,很久以來都是皇上的驕傲。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太子忽然生出反骨來,不再對皇上言聽計從,甚至有處處針對的意思。 從皇上的驕傲,變成了負擔。 變成負擔之后,太子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先是對毓慶宮里的奴才動輒打罵,之后發展到詹事府,現在已經發展到朝堂之上了。 不管是王公大臣還是皇親國戚,只要惹到太子,就沒有他不敢打的。 有人氣不過,將太子的暴行告到御前,皇上不是幫忙打馬虎眼,就是輕輕揭過,還有反過來受罰的。 皇上的理由很充分,太子是君,他們是臣,君要臣死,臣都得謝恩去死,更別說只是打一頓了。 有皇上撐腰,太子越發囂張,現在膨脹到開始氣皇上了。 朝臣們對此早有預料,沒有誰會驚訝。 因為皇上心情不好,御門聽政早早結束,四阿哥下朝之后先回了一趟阿哥所,換上常服才去毓慶宮看太子。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