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回了延禧宮后惠妃是想越越不得勁兒。 她忙招呼貼身宮女過來:“去把庫房里里那套點翠頭面找出來,然后趕緊給啟祥宮舒嬪送過去?!?/br> “娘娘,可是那套您沒用過的?” 這話猛然間點醒了惠妃,她突然想到舒嬪好似跟她一樣,也不怎么愛打扮,皇上這般寵她,她會缺少一副頭面嗎,說不定壓根不在乎這個東西。 惠妃又琢磨了一會兒,繼續吩咐:“你去拿兩百兩的銀票給她送過去,一定要讓她收下,記得要告訴她本宮平日心直口快慣了,讓她千萬別放在心上?!?/br> 送銀子總不會錯的。 兩百兩銀子,她大半年的份例??伤痛蟀⒏邕@么一個兒子,婚事絕不能出一丁點兒差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本想跟著一道去的,最后還是考慮到自己一個妃去找嬪位到底是有些抹不開面的。 宮女在去啟祥宮的期間,惠妃焦慮的在屋里頭來回踱步,生怕人家不肯收這銀票。 “娘娘,您別著急,奴婢覺得舒主子不像是那般愛跟皇上告狀的人?!?/br> 惠妃其實心里也清楚,只不過自個兒一碰到胤禔的事就容易慌亂不止。 “這是什么意思,銀票收了,又給本宮回了個頭面?”惠妃見回來的宮女手上捧著的東西,覺得奇怪。 “舒嬪說娘娘不必在意,還說愿您得個滿意的兒媳婦?!睂m女原話一字不差的轉告。 惠妃到此才終于送了口氣,放下心來。 舒以寧盯著手里的銀票不眨眼的看,又小心摸了摸,嘴角一直壓不下去。 兩百兩啊,她作為嬪位整整一年的份例,尤其在這個時間點,她正在積極攢錢之際,真是來得太是時候了。 真沒想到做個兼職還能有意外之財發。 她回給惠妃的那副純金頭面價值不低,是晉嬪的時候內務府賜的,只是她不愛戴這種很重的頭飾,而首飾不帶,就算是金的那也跟鐵片無異。她想著惠妃進宮多年說不定有些什么門路關系,能把金頭面換成銀子的話,那她也不虧了。 舒以寧現在一心盼著康熙趕緊有新歡,這樣她就能趕緊出宮開啟快樂新生活了。只是可惜這次選秀宮里竟然不進新人,真是愁啊… 選秀真正參與商量定奪的便是皇上、太皇太后和皇貴妃三人。 大阿哥胤禔最終定下的福晉是伊爾根覺羅氏,尚書科爾坤之女,說是太皇太后第一眼見了就很喜歡她。當然選定了人,并不是代表馬上就是成婚,還得等欽天監算好日子,一兩年之內都有可能。 伊爾根覺羅氏是滿洲大族,正鑲黃旗,庫爾坤原先是伊爾根覺羅氏的一支,其實之前在族里并不顯眼,不過庫爾坤能謀善斷,得了康熙的認可,成為了六部尚書,這官居一品的高官,可以說是以一人之力將自己家族的門第進一步提高。 祖上榮耀,父輩又有能力,這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好婚事。 舒以寧印象中,之前惠妃給自己看的那幾個人選冊子中似乎就有這位,那看來很符合惠妃心中的家世好的條件,她也可以滿意了。 惠妃的確很滿意,兒子的一樁大事終于塵埃落地。她高興的又派人給舒以寧送了五十兩,因為她覺得很有可能是舒以寧收了銀票后給皇上說了好話。不管到底有沒有吧,她這表示得做到位了。 拿到銀子的舒以寧想說:什么叫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88章 康熙二十五年 胤礽要正式出閣講學了。這件事已經籌備了很久,康熙也是等到他認為保成的確到了獨當一面的年紀才令人著手cao辦。 所謂出閣講學,其實是沿用明朝的體制,簡單來說也就是舉行個儀式,正式承認皇太子的身份和地位。告知眾人胤礽終于能以皇太子的名義與朝臣商議政事。 胤礽的出閣講學典禮辦得非常隆重盛大,康熙下了旨,無論是滿漢大學士、詹事府們還是文武百官都要參加。 康熙坐在保和殿的龍椅之上,看著保成和他身后的一眾百官對著自己行三跪九叩之禮,內心涌出一股激動又緊張的情緒。 保成不僅是他欽定的皇儲,更是他這些年細心教育培養出來的引以為傲的兒子。 他想讓眾大臣親眼見證皇太子的聰慧天賦和博學精進的學業。 在儀式之后,胤礽便在毓慶宮開始和由湯斌為首組成的詹事府講學,其實康熙很擔心,保成非常優秀固然沒錯,只是他單純從一名父親的角度來看,又很害怕兒子面對一些刁鉆的提問后回答不上來。 不過事實證明康熙的擔心是多余的。 講學的第三日湯斌便來乾清宮稟報,發自內心由衷的把胤礽夸獎了一番。 無論是對于《四書》還是《五經》的探討,胤礽都可以侃侃而談,并且發表自己的論點依據。 皇太子出眾的才華更是讓眾講官欽佩。 最重要的是胤礽身上作為儲君的從容氣度,他自信卻不自負,誠懇謙虛卻不膽怯。 康熙聽了湯斌的話怎能不高興,當晚便等不及的傳了兒子來乾清宮。 父子倆心情都很不錯的坐在一起用晚膳。 康熙特意吩咐過,桌上一大半都是保成喜歡的菜式。 想到白天湯斌說的話,康熙心里頭是自豪又欣慰,他拿起筷子給胤礽夾了塊他平時最愛的牛里脊,又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