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額娘去皇陵是去守烏庫瑪嬤的陵寢,算替老爺子盡孝,也是替允禵承擔一半罪責,安佑宮之事不會再有任何人敢明著說?!?/br> “老十四的罪責瞞不住,他被貶去皇陵,一則震懾朝堂,二則免了幽禁之苦?!?/br> 幽禁二字不只是關起來那么簡單,這是對于謀逆的皇嗣除砍頭外最重的懲罰,一家子都要受連累,永遠低人一等。 去守皇陵已是極為嚴重的懲罰,不必再貶為庶人,更不會影響十四貝勒府的家眷。 在外人看來,這何嘗不是一種施恩,也不會影響胤禛的名聲。 耿舒寧聽得直點頭,“我懂我懂,這就叫遮羞布對吧?兩人的罪名加在一起,去行宮就是降罪,去皇陵就是以孝補過?!?/br> 皇家人真會玩兒,反正只要大面上留不下記載就行了唄? 說完了太后和十四貝勒的事兒,耿舒寧怕他又要小心眼,咬咬牙,湊近胤禛小聲討饒。 “您可比我聰明多了,也該明白我的苦心才對呀!” “事前您不知道我所為,氣一陣兒就過去了,要是叫您提前知道,應或不應都是兩難,我哪兒舍得呀!” “我真的知道錯了,真的真的,您看我真誠的眼神,就饒我一次好不好?” 幾句嬌軟話下來,胤禛面色雖沒和緩,心窩子里因太后而起的悲涼和憋悶倒是輕了不少。 他輕哼了聲,“你且反省著,過幾日朕會好好檢查你反省的結果!” 耿舒寧:“……”哦,這幾天先養精蓄銳,做個好兒子模樣出來是吧? 嘖嘖~ * 兩人說話的功夫,梁九功也把康熙的意思傳達到了長春仙館內。 梁九功對太后很客氣,“主子請太后娘娘仔細思量,還叫奴才帶句話給太后娘娘?!?/br> “主子說,他給十四貝勒的前程,自十四貝勒六歲可策馬,十歲智斗北蒙臺吉時就已經定下了,并不在京中,只因當時十四貝勒還小,也怕端和帝多想,才未曾言明?!?/br> 直到梁九功離開,太后始終未發一言,也看不出信與不信。 她腦海中始終印刻著那條巨大的惡龍,那猙獰的黑連恨意都遮住了,叫她眸底只??斩?。 但只過去三日,太后就叫看守的武嬤嬤傳了話出來。 她要跟允禵一起去皇陵。 她自來很會忖度康熙的心思,叫武嬤嬤遞了個請罪折子至暢春園。 折子里字字句句都是悔意,道往事不可追,覆水亦難收,實在沒顏面繼續待在圓明園,知道會叫皇上心窩子里那根刺扎得更深。 她愿意一輩子為孝莊皇后守陵。 在此之前,她自請住到十四貝勒府,與孫子孫女告別,盡一盡做瑪嬤的責任,也算是安兩個兒子的心。 康熙沒拒絕,“叫人送太后去十四府上吧,我瞧著十四快把自己折騰病了,在他自己府上,也叫娘倆好好聊聊?!?/br> 梁九功問:“可要跟萬歲爺說一聲?” 康熙搖頭,“不必,左右他們娘倆也沒什么母子緣,不必再叫老四為難了,他這幾日也是煎熬?!?/br> 如今的局面,說怪太后,實則也是提前窺探天命才生出了妄念。 怪胤禛不是個會剖白心腸的?他被推來推去也與祖宗禮法有關,已經不知道誰的錯更大。 只能說這就是皇家。 就此叫母子兄弟分開,時間久了,說不定還能念點子情分,好歹不至于丟了性命。 人年紀一大心腸就軟,康熙又吩咐,叫人將慈寧宮庫房里的東西都收拾好,叫太后一并帶去允禵府上。 如此允禵不在府里,他的家眷也不至于過得太過艱難。 * 太后并不意外康熙如此吩咐。 她那封請罪折子送上去,就猜到老爺子會圓了她這份體面。 她的東西給胤禛,胤禛不稀罕,她自個兒也膈應。 給允禵的子嗣,也算對得起允禵闖園子的孝心。 直到太后離開圓明園,九洲清晏都一直很安靜。 耿舒寧陪著胤禛批折子,自個兒在一旁做封后大典后的計劃書。 因為太后一直折騰,先前打仗的功勞已經分封下去了,三宮秀女的封賞還沒辦呢。 拖了一陣子,耿舒寧干脆吹了吹枕頭風,叫胤禛壓后一些,叫這封賞當作她封后的三把火之一。 封賞容易,要全面推廣新選秀,并且在整個大清都形成良好的影響力,要做的事情不少。 兩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蘇培盛始終沒將太后出園子的消息稟報上來。 直到晚膳后,蘇培盛估摸著時候也差不多了,這才佯裝剛得到消息,準備近前稟報。 他剛到大殿門口,后背猛地被人撞了一下,差點一腦袋扎進殿內,臉著地。 回過頭見是趙松,蘇培盛一巴掌就拍到他腦門上。 “趕著去投胎??!驚了圣駕,你有幾個腦袋能賠!” 卻不料,尋常挨慣了的巴掌,叫趙松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腿軟得根本站不起來。 他緊緊抓著干爹的衣角,抖著嗓音道:“太,太后薨逝了!” 蘇培盛大驚:“什么?!” 怎么可能! 上午他遠遠帶著人去看,太后明明還好好的! 第133章 蘇培盛聲音太大,胤禛在殿內都聽到了。 他將人喊進來,看蘇培盛和趙松這爺倆魂不附體的模樣,沉聲問——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