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太后心口猛地一疼,像有把刀子惡狠狠地扎進她心窩子里,疼得她眼神都空洞起來。 她盯著允禵的雙眼:“我已經是愛新覺羅氏婦,死了也是入愛新覺羅氏的墳,又何必跟你達瑪法交代?!?/br> 她聲音格外平靜問:“允禵,連你也要背叛額娘嗎?” 允禵來之前已經做好了決定,他淚眼朦朧叩頭下去。 “請額娘恕兒臣不孝,懦弱……兒臣已向皇瑪嬤和皇兄都上了折子認罪,拜請皇兄將兒臣貶為大頭兵,舉家幽禁青海,無戰功永不歸京?!?/br> “噗——”太后瞳孔微縮,驀地吐出一口鮮血,直直往后倒。 她所有的精神氣兒都消散一空,唯獨那雙空洞的眸子里,漸漸積聚起更深的恨意。 終其一生,她烏雅瑪祿生了六個孩子,除怯懦無用的溫憲外,死的死,活著的……還不如死了! 斗了一輩子,怨了一輩子,幾乎付出所有,卻功敗垂成,她恨?。?! 就算是死,她也要拉個墊背的?。?! 第127章 五月底,常院判將太后的脈案送到養心殿。 胤禛得知太后已見大好,只需時間慢慢休養,就奉請太皇太后和太后,攜后宮妃嬪一起出發圓明園。 胤禛和耿舒寧以為,太后因小兒子的退縮背刺,都氣吐血了,這回去圓明園,必會鬧幺蛾子。 所以耿舒寧老早就在太皇太后跟前纏磨著,將老太太留在了壽康宮,一塊出京。 這樣太后鬧起來,還有太皇太后壓制著。 卻沒料想,直到出宮慈寧宮都特別安靜,比那些愛折騰的妃嬪還省事兒。 甚至在齊妃不滿耿舒寧分配宮殿,在慈寧宮挑撥的時候,太后還開口訓斥,叫齊妃干脆留在宮里,給了齊妃個沒臉。 “奇怪,太奇怪了……”巧荷在皇輦上伺候時,趁著皇上在外頭批折子,小聲在耿舒寧跟前嘀咕。 “都說咬人的……不叫,那頭也太安靜了?!?/br> 雖巧荷她們出身暗衛,在宮里明面上的身份就是宮女,也不敢犯宮規妄議主子,只能隱晦提起。 晴芳也斟酌道:“奴婢聽聞那頭年輕時就是個重體面的,私下里不好說,明面兒上輕易不會開口,這番訓斥……怕不是麻痹主子爺和您吧?” 等皇上和主子放松警惕,再逮著機會以勢壓人,硬喂杯毒酒什么的,就主子這小身板兒,絕對擋不住。 巧靜也這么覺得,“主子萬要小心,不可離開萬歲爺身旁?!?/br> 耿舒寧很欣慰三人的謹慎,沖陳嬤嬤笑著調侃,“你瞧她們,這是將那位當龍潭虎xue呢,怕不是看見人,能扛起我來就跑?!?/br> 陳嬤嬤被逗笑了,但也贊同謹慎些的好。 “誰不知道十四貝勒是那位心尖上的寶,如今被明旨幽禁府中,朝堂都議論紛紛,放在往常早鬧起來了,是不能大意?!?/br> 耿舒寧頗有些不以為然。 她知道太后厲害,可這胳膊擰不過大腿,權力在她藍盆友手里,即便太后還有什么招數,她也不怕。 如今最重要的,是上奏封后之事。 至于太后……她巴不得對方趕緊出招,別讓她費心費力提純那么久的好東西浪費。 * 等進了圓明園,這回用不著耿舒寧cao心了。 九洲清晏所在的小島是皇上的宮殿群,就是沒人住也是日日都精心打掃著。 有蘇培盛和陳嬤嬤張羅,只需將兩個主子日常起居用慣的東西安頓好就夠了。 胤禛奉太皇太后去暢春園,耿舒寧自個兒先在殿內歇著。 趁蘇培盛被絆住腳,耿舒寧這才問巧荷:“齊家和耿家那頭怎么樣了?” 巧荷小聲回話:“年家和富察氏、董鄂增壽府上,早就透了信兒給齊家和耿家老爺,若是要聯名上奏,他們愿意打頭陣?!?/br> “只是光這幾家肯定不夠,耿家老爺叫奴婢帶話,說他在河南幾年下來留下不少暗線,李光地總督在那邊推行新政艱難,正是拉攏的好時候,會令人去河南說服他?!?/br> 李光地在京城幾十年,盤根錯節的關系經營頗深,如果能說服他支持,定能拉攏許多大臣同意立耿舒寧為后。 晴芳在一旁道:“宜貴太妃也令人傳了話過來,說郭絡羅氏會支持立主子為后,恒郡王和襄郡王會說服其他郡王支持您?!?/br> 耿舒寧略一琢磨,年家勢力都不在京城,董鄂氏也差不多,李光地人在河南,郭絡羅氏在盛京,遠水解不了近渴。 京城里也就只有富察氏和耿氏。 至于數字團,誰也不知以他們跟四大爺的恩怨,會不會出爾反爾,也就允祥能支持他四哥。 朝堂那么多官員,只這幾家實在不夠看。 “巧荷你告訴我阿瑪,那些皇子阿哥的福晉母家也要使勁兒,滿漢八旗都得有人,履郡王的舅家,十四貝勒福晉的母家,這兩家著重拉攏?!?/br> 胤禛有意叫允祥接任九門提督。 托合齊去京郊大營坐鎮,保護戴梓,成立炮銃精兵營。 如此一來,托合齊雖因為出身在滿八旗地位不顯,往后卻是實權掌京兵的武將之首。 而完顏氏跟紅帶子覺羅氏是世代姻親。 那天被耿舒寧拿鳥銃指過的準達,算起來是十四貝勒福晉的曾外祖父,算滿八旗的文臣之首。 北蒙那邊暫時顧不上,剩下就是漢八旗的拉攏。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