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但胤禛坐了一夜,看著耿舒寧抱著枕頭睡著,燭火映著她眼下青黑,幾番不安地驚醒又睡著,他沒問。 是不敢問,怕自己忍不住干涉,也是想知道,那夢……幾分真,幾分假。 如果是真的,哪怕他再難受,也會用自己這條命,為大清多續國祚幾百年! * 耿舒寧將事情說開以后,擺脫了一個巨大的包袱,人比剛出發時開朗了不少。 最后一次試探,爭吵,坦誠,讓她徹底放下了心底所有的不安,踏實下來,整日想方設法地為忙碌的胤禛補身子。 與此同時,歸化城的安北將軍愛新覺羅延信接了圣旨,自歸化奔波至烏蘭布通,與博爾濟吉特策棱一起聽令御前。 胤禛與張廷玉和陳廷敬等人反復斟酌多日,終是在到達烏蘭布通后,定下了此次戰役的章程。 與他先前打算不同,他收回令大將軍隨時將戰況稟報御前的決定,只令林福派出一部分暗衛關注戰場形勢。 與此同時,年羹堯上奏,發現了策妄阿拉布坦的動向。 他們不只是在和田出兵,而是兵分兩路,一部分自和田往青海去,另一部分則朝烏蘭布通而來。 烏蘭布通位于西藏和北蒙中間的關鍵位置,距離京城只有七百里,突襲行軍的話,最短五日就能兵臨京畿地帶。 這里曾被準噶爾占領過,只是被康熙給奪回來了。 現在策妄阿拉布坦想利用對烏蘭布通的了解,伏擊御駕,打擊大清士氣,一舉拿下北蒙包括烏蘭布通、察哈爾等最重要的地帶,與大清打長久戰。 八月中,胤禛下令,將包括盛京以北駐軍在內的十萬大軍分成三路。 八月底,東路黑龍江將軍薩布素領兵五萬,自烏蘭布通北面打伏擊,準備攔下策妄阿拉布坦三萬大軍。 九月初,西路由允禵坐鎮青海,增壽和年羹堯掌兵三萬,出寧夏向北進發,欲拿下和田,進擊伊犁,逼策妄阿拉布坦往南奔逃。 中路軍由延信和策棱帶領兩萬將士,直逼準噶爾老巢,欲拿下策零所帶領的一萬人。 策零不敵,當機立斷,放棄馬匹,將被打得只剩八千余的騎兵化整為零,在雪原中躲了起來,時不時搶劫北蒙的一些中小部落,為自己做補給。 十月中,北蒙大雪紛飛,準噶爾和大清先后交鋒數十次,各有勝負,始終未曾正面沖突。 準噶爾忙著準備過冬的糧草,大清也有大部分將士不適應太過寒冷的環境,病倒不少。 雙方都暫時停下了進攻的腳步,策妄阿拉布坦躲進了西藏,策零不知所蹤。 延信和策棱帶軍護衛御駕,北移駐扎在了準噶爾曾占領過的中亞貿易中轉重地——烏蘭布托。 胤禛清楚,這份暫時的安寧最多到年底。 翻過年,冬末春初之際,正是準噶爾糧草最為匱乏之時,偏偏大清不同。 御米和御稻自推廣開后,九月里就陸續傳出豐收消息,這給了大清將士極大的底氣。 而沒被重視的番豆,畝產堪比御米,又能飽腹,也給了出征的將士們不少驚喜。 因為選秀以及新政的緣故,戶部不缺銀子,內務府不缺人手,適合作戰的糧草和傷藥都準備充足,還源源不斷往烏蘭布托和青海送過去。 只要大清將士適應了寒冷環境,準噶爾此戰必敗。 策妄阿拉布坦若不想在大清的包圍中坐以待斃,那時必然會帶兵背水一戰。 胤禛令大軍每三日呈送戰況及將士們的訓練情況到御前。 此舉不為干涉行軍打仗布局,他只想第一時間知道,自家小狐貍到底做了什么膽大包天之舉。 耿舒寧跟胤禛說,要等大規模打起來才會確認。 她和胤禛都沒料到,剛進臘月,準噶爾還沒什么動靜,粘桿處派出的暗衛,就帶回了消息。 第120章 臘月初八,青海駐地軍營中飄起臘八粥香氣的時候,突然傳來了集結的號角。 將士們粥都沒來得及喝,就急匆匆站到點將臺前。 允禵手持圣旨宣布,皇上欲在年前拿下準噶爾,若誰能砍下策妄阿拉布坦的腦袋,可抬旗入宗,加封爵位,世襲罔替。 駐守的一萬大軍嘩然。 這里雖有一部分是滿八旗的將士,可更多卻是漢八旗和漢人組成的綠林軍,封爵的誘惑太大了。 而后允禵分出五千人,親自帶兵,從寧夏入藏,突襲策妄阿拉布坦營地。 出發之前,他傳令給年羹堯和增壽,令增壽帶領一萬人駐守和田,年羹堯帶一萬人,自和田攻入伊犁,在伊犁和察哈爾西翼三旗的邊境線上設下埋伏。 暗衛將消息傳回御前時,已經過去了十日。 “稟萬歲爺,如果奴才所料無錯,這會子撫遠大將軍和駐守和田的董鄂將軍,埋伏西翼旗的年將軍,應當已經包圍了準噶爾大軍,打起來了?!?/br> 胤禛下意識起身,“什么?糊涂!” 他黑著臉在帳內疾步繞了好幾圈,看向后面就寢帳篷的方向。 耿舒寧就在不遠處騎馬,這是那小狐貍和老十四商量出來的法子? 假傳圣旨,突襲藏區? 這簡直是在拿大清將士的性命開玩笑! 自噶爾丹開始,準噶爾在西藏的勢力就已經不容小覷,布達拉宮里的七世□□只是固始汗和準噶爾的傀儡。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