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倆人:“……”這敦倫規律它正常嗎? 第113章 四月初,清明的細雨朦朧溫柔地籠罩紫禁城之際,雍正朝第一次選秀正式拉開了帷幕。 自全國各地和北蒙而來的秀女,浩浩蕩蕩排在神武門外,等待遴選。 已有近七年沒選秀,除了因為年齡免選的秀女外,此次選秀人數多達八千人。 與過往每次選秀相同的是,選秀先由內務府遴選出無大瑕疵的秀女,才能進入初選。 初選為三天,過了復選后,住在宮中半月教導規矩,再進行終選。 這回選秀,京城內外都比較關注,生怕會出什么問題。 因為人數太多,有上進心的人家擔憂競爭會太激烈,初選還好說,復選……要命的事兒怕是不會少。 可無論如何擔憂,都還是得老老實實將秀女們送入宮中。 選秀第一天,進行選秀的多是滿蒙漢八旗里比較體面的人家。 按規矩,太上皇和皇上所在的上三旗在最前面。 其余五旗,滿洲旗在最前面,而后是蒙八旗,最后頭是漢八旗。 一輛輛騾車從二更起就陸陸續續停在神武門外,將神武門方圓幾里占了個嚴實。 提督衙門的護衛在外,內務府尚宮和尚功兩局,連同內務府掌禮司的宮人在門內嚴陣以待,維護選秀秩序。 離神武門近些的騾車里,秀女還算悠閑地候著。 離得遠一些的則心里發苦,心知排隊怕是要排到后半日去。 哪怕準備下了好克化的點心和茶水,生怕官房無處尋,鬧出笑話,也不敢吃喝,免得壞了前程。 每年都會有秀女苦于這一點。 只是等到天亮起來以后,神武門大開后,所有參選秀女就都發現了不同。 數百禁衛軍自遠處而來,分守神武門兩側,并且自發排成了四列,每列中間空出三人寬的距離,形成了人墻。 而后內務府的太監鱗次櫛比自神武門內出來,也站到三道人墻最前端。 每個太監手里都舉著實木為底,內置鐵片的古怪物什,開始喊話—— “滿族秀女居中,蒙八旗居左,漢八旗居右,所有秀女迅速下車列隊,十人一伍,跟隨尚宮局宮人有序進神武門!” 還有太監拿著這古怪物什,繞開平日里都不敢靠近的禁衛軍大爺們,小跑著往后,一盞茶喊一遍此話,直到幾里外都能聽見為止。 內務府已經有人過來引導秀女下來后的騾車從另一側掉頭離開,也有人循環喊著選秀規矩—— “入選秀女無需當日出宮,初選復選合二為一,只分儲秀宮秀女,延暉閣秀女和漱芳齋秀女?!?/br> “落選秀女每日在日落前,由內務府派人送回,無需騾車接人!” “半月后,三處合格秀女各自頒發印章,憑印章得晉位詔書!” 那些大臣們和上三旗人家牽騾車的下人,還有送家人來選秀的,聽清楚喊了什么話后,都詫異不已。 選秀哪怕是最快的初選,也要用三五日功夫才能結束,包括遴選都要刷掉許多秀女。 初選后能進入復選的秀女,十不存一,留在宮里還能說得過去,這回全都留在宮里? 還讓內務府送歸?開什么玩笑! 有家里爵位高的,在騾車里嘲諷,“履郡王這差事辦的,叫人說道都不知該從何開口,他不會以為這是變戲法兒吧?” 那么多人,是內務府的人手太多閑得啊,還是宮里能裝得下? 也有女眷陪著家里姑奶奶來選秀的,小聲嘟囔:“跟履郡王沒關系,聽聞此次選秀乃是哪位歲寧女官張羅?!?/br> “萬歲爺替她撐腰都要出大簍子,嘖嘖,爛泥扶不上墻罷了!” …… 外頭還在為選秀規矩議論紛紛之時,秀女們檢查過壓襟上掛著的木牌,就以最快的速度十人一隊,被帶進神武門內。 這世道沒人知道對于一個活動策劃而言,策劃一場上萬人活動時,對疏導人群堪稱變態的流水線作業應對速度。 總之眾人還沒反應過來,騾車就在提督衙門步兵的引導下,竟真的很快就從神武門散開了。 與騾車一起散開的,還有神武門前發生的這件新鮮事兒。 * 每回選秀都是京城最熱鬧的時候。 不只是參選的人家會關注,連沒資格選秀的百姓們都會就著飯菜議論幾句。 以耿舒寧為首,允裪和托合齊配合的這場選秀,只用了不到半日,就在各家引起了諸多嘲笑聲。 有擔心自家姑奶奶的,一邊嘲笑,一邊緊著安排人備禮遞牌子。 怕選秀出問題會影響自家姑奶奶的前程,早就看耿舒寧存在刺眼的,只等著到時辰了。 第一日遴選,就有近兩千人。 若宮門下鑰之前,秀女不能歸家,等于選秀第一步就出了大紕漏。 那就別怪他們求見太皇太后和太后,告耿舒寧一狀。 選秀事關皇家傳承,與朝堂也息息相關,不算小事,如果出了紕漏,就算皇上想護著,太上皇也不能讓。 壓下耿舒寧的氣焰,進宮的姑奶奶們才有機會博前程,一旦發現有機會,誰都不會放過。 京城甚至飛快開了賭盤,賭第一批秀女在宮門下鑰之前能不能歸家,選擇能歸家的賠率高達一比九。 * 耿舒寧的嫡妹也到了選秀的年紀,因為阿瑪已經是從一品官員,也在第一日進宮遴選。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