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也只烏雅氏深信不疑,在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種子。 恨胤禛讓胤祚早產,恨宜妃之子嚇得胤祚生病,更恨孝懿皇后借著宮規,不允許太醫院所有太醫都去永和宮給她尊貴的兒子救命…… 她恨得太多了,直到胤禛登基,這份恨意終于有了出口。 胤禛唇角的笑意變成了苦澀。 “朕當年在額娘懷著身子的時候,告訴她朕無法跟孝懿皇后生分,有孝懿皇后令人暗中引導之故,更因為……” 他偏開頭看著窗外,飛快轉動著佛珠,艱難承認—— “朕那時太任性,自打額娘懷了小六,許久不再叫人給朕送點心衣裳,也不再帶話給朕,偶爾見朕,只為了問朕孝懿皇后的動靜,朕……嫉妒,選了不合適的時間說了些難聽的話?!?/br> 事實上,他不只嫉妒,更委屈,也不甘。 為何同樣是額娘的孩子,額娘對他只有利用? 即便他只是個孩子,也看得出額娘看著肚子的眼神多么溫柔,又多么重視那個孩子,那是他從來沒得到過的溫情。 可再多理由,也礙不住他確實做錯了。 對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孕婦,還是自己的額娘,說自己不會選擇生母,也不會疏遠跟她不對付的養母,氣得她動了胎氣早產,這件事他無從辯駁。 所以在往后的歲月中,無論烏雅氏私下里做過多少過分的事,他都只是默默忍著,當作為自己贖罪。 胤禛緩了下心緒,平靜道:“朕登基時,皇阿瑪的身子不好,并未出現在登基儀式上,傳位詔書滿蒙漢三種文字,一式三份,宣讀了三遍?!?/br> “滿漢文字的旨意,朕的名字和允禵的名字讀起來一模一樣,當時額娘的表情就不對,只是當時她因著規矩還在暢春園,朕并未及時發現?!?/br> “等朕接她回宮后,漸漸地,通過周嬤嬤,朕才知道,她和烏雅嬤嬤都覺得,是朕搶了老十四的皇位,只是老爺子病糊涂了,才會選了朕這個……無情無義之輩?!?/br> 耿舒寧:“……”她第一次,對一個人這么無語,吐槽都沒地兒下口,槽點實在是太多了。 胤禛甚至格外冷靜地分析,“萬幸皇阿瑪健在,若朕繼位時,皇阿瑪……也許額娘會直接在宮里發瘋,朕一點都不會意外?!?/br> 耿舒寧更:“……”不得不說,四大爺,你真相了?。?! 第112章 正史上,在胤禛繼位后,被親兒子封為仁壽皇太后的烏雅氏,以“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吾夢想所期”一句話,給了八爺黨和與雍正不對付的朝臣攻殲他得位不正的機會。[注] 現在自家這位老天爺喂飯吃的藍盆友,一臉悲涼冷靜地分析,絲毫不差,叫耿舒寧覺得……有點心疼。 怎么說呢? 胤禛打小就是那種言簡意賅,開口就噎死人的性子,又是個皇子……老實說,耿舒寧覺得他小時候有點青春疼痛文學的意思。 哪怕爹不疼娘不愛,胤禛好歹也是皇貴妃養子,生母得寵,宮人輕易不敢怠慢,金尊玉貴養著,沒人敢給他挫折叫他成長。 在這種情況下,他受到的最大挫折來自期盼良多的生母,又是小孩子,說話沒分寸……不能說他沒錯,只能說可以理解。 而太后,耿舒寧聽著,感覺她比胤禛還像被人慣壞的小孩子。 這也不難理解,太后是康熙唯一一個不是秀女的妃子。 十五入宮,十八生子封貴人,二十歲封嬪,二十二封妃,晉位速度在康熙朝已經算是坐火箭了,可謂風頭無兩。 入宮前作為滿族姑奶奶,家里寵著,雖因包衣身份小選入宮,但烏雅家在內務府勢力不俗,也受不了什么委屈。 等得了康熙的寵愛,加之自己心計和某些時候情商都還算在線,更加不會受什么委屈。 這樣溫室里嬌慣出來的女子,以自我為中心再正常不過,一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好似誰都對不起她。 * 胤禛犯了錯,即便被德妃再三拒絕撫養,也還是得忍下所有的委屈恭敬對待生母。 即便烏雅氏一而再再而三傷害他,他也得粉飾太平,否則就是不孝。 而太后又為胤禛做了什么? 她身為答應,按大清變態的宮規,本來就撫養不了自己的兒子,是她自己選擇走門路進了承乾宮。 即便不是孝懿皇后撫養胤禛,也不會是她。 她因為兒子不肯幫她做承乾宮眼線,對兒子堪比對待仇人。 哪怕在胤禛登基后,面子情也寥寥無幾,以允禵為雨晴表,好賴全由她。 問題允禵都還沒覺得自己委屈呢,她到底是心疼小兒子,還是借此來發泄自己對胤禛的不滿? 耿舒寧問胤禛:“她對烏拉那拉氏和齊妃也是如此嗎?” 她突然記起,有些野史傳說,德妃給自己的兒子挑選的都是漢軍旗,就是表達對兒子的不滿。 對待滿八旗的四福晉也是諸多刻薄,才會讓四福晉郁結于心,早早薨逝。 胤禛又沉默了好一會兒沒說話,答案可想而知。 蘇培盛輕手輕腳進來點上了燈燭,欲言又止看了眼這邊,見耿舒寧擺擺手,才輕嘆口氣又出去守著。 從小就在胤禛身邊伺候的蘇培盛,也清楚自家主子心里有多苦。 胤禛再開口,聲音嘶啞得不像話:“是朕做錯了事……”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