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他雖是帝王,卻也還是血rou之身,感情一道,太不講道理。 以胤禛的冷靜細細想來,往后要護著這小狐貍,還要保證前朝后宮的安穩……只怕不比治理江山容易。 * 底下爭吵的臣子們,看似吵得面紅耳赤,實則都偷偷關注著上頭萬歲爺的表情。 很快就有人發現,皇上眉宇間掀起一抹明顯的煩躁,立刻有人不動聲色打著眼神官司,從爭吵中悄悄后退一步。 胤禛聽到底下動靜小了,將茶盞重重放下。 “吵完了?” 嵩祝硬著頭皮上前:“陛下,烏國公雖行差踏錯,畢竟沒釀成大禍……” “非要等人攛掇著弘皙弒父篡位,才叫釀成大禍?”胤禛冷笑,刻薄勁兒又上來了。 “你們是要朕到了地底下再治那些混賬的罪,還是覺得換個皇帝更好說話些?” 文武百官都趕緊跪地,齊呼:“臣/微臣不敢!” 胤禛捏了捏鼻梁,站起身來,面色格外冷厲。 “與準噶爾勾結的探子,是烏國公世子親自從山西接回來的,宗人府和刑部的供詞就在那兒擺著,你們讓朕如何處置?” “如今大清內憂外患,爾等不思量如何為百姓謀福祉,卻一個個都為了丁點蠅頭小利吵個不休,對得起朕和皇阿瑪的信任嗎?” 文武百官又一次齊呼—— “陛下息怒,臣/微臣惶恐!” 胤禛思忖著時候也差不多了,小狐貍那邊雖然有些……失控,可很快就能如他所愿,將宮務管起來。 前朝之事也該盡快塵埃落定。 如此翻過年即便跟準噶爾打起來,他御駕親征,還有老爺子坐鎮,朝堂才能不生亂子。 他站起身,“行了,此事朕心中有數,張廷玉留下擬旨,退朝!” 張廷玉心下一緊,要擬的旨意不會是他已經擬好的那份吧? 在朝堂上吵了這么久,還叫人以為皇上要嚴辦……如果皇上要施恩,留下烏國公府和索綽羅府以安撫鑲黃旗和正白旗,廢后倒是火候了。 * 就在張廷玉心里緊著思忖廢后的利弊,漫不經心往外走時,一踏出大殿,就見趙松在殿外候著。 不只是張廷玉被留下。 文武百官鱗次櫛比從大殿內出來的工夫,趙松笑瞇瞇湊上前,稍稍提了聲兒—— “萬歲爺口諭,宣戶部尚書、刑部尚書、兵部尚書六位大人御書房覲見!” 戶部尚書富察馬奇和蔣廷錫,刑部尚書陳廷敬和伊爾根覺羅耿額,兵部尚書觀音保和年遐齡都站了出來。 李光地和嵩祝對視一眼,心底都有些發沉,感覺得出皇上這是要有大動作了。 尤其是李光地,身為吏部尚書,他很清楚,吏部接了叫年遐齡接任湖廣總督的旨意,定了這位年大人明年的官職。 這會子叫年遐齡過去……兩個老狐貍心里隱約有數,說不準是石文晟那邊要有變動。 石文晟沒有犯錯,不可能降職。 朝中現在空出來的官職沒有合適的位子,外頭堪比湖廣總督的位子……萬歲爺這是要動噶禮嗎? 有心思靈敏的官員,隨著六個尚書往御書房方向去,心里都有了盤算。 除了當值的官員外,其他人都加快腳步出宮,趕緊回去商量。 在這種要變天的時候,萬一站錯了隊,那就是整個家族的覆滅,如今的烏拉那拉氏和索綽羅氏就是例子。 * 到了御書房外,陳廷敬和張廷玉也對上了眼神兒。 兩人都不動聲色看向年遐齡,心里對皇上的意思有所猜測。 廢后一事暫時不提,如果皇上讓年遐齡盡快赴任湖廣,山西定會有大變動。 兩人都有點激動。 先前征討國庫欠銀一事,外省許多地方都還了銀子上來,只有山西沒什么動靜。 兩人跟皇上一起定下的火耗歸公和養廉銀政策,山西財政虧空嚴重,離西北和江南都不算遠,最適合推行新政了。 萬歲爺這是要懲治貪官污吏! 倆人激動地等著里頭皇上召見,在心里把如何對付噶禮,將影響壓制到最小的腹稿都打好了。 可等了好一會兒,遲遲也不見人出來宣召。 這會子天兒也冷,年紀大些的戶部尚書蔣廷錫凍得臉色發青,腿肚子都開始打哆嗦。 趙松匆匆自慈寧宮方向跑回來,見狀立刻小聲罵小成子。 “蠢材!太皇太后身子不適,皇上急著前去探望,一時沒顧得上幾位大人,你就眼睜睜看著大人們在外頭候著?” “還不趕緊將大人們請到偏殿里暖暖身子,若是凍壞了大人們,回頭我扒了你的皮!” 在場的幾位尚書能做到如今的官位上,哪個不是人精,立刻就從趙松的話里聽出了機鋒。 皇上出宮去看太皇太后了? 這是皇上有孝心,哪怕是扔下朝政,誰也不敢多說什么。 但皇上沒叫他們回去,這就是代表萬歲爺還是惦記著政事呢。 難不成太皇太后真不好了? 等幾個尚書進了偏殿,湊在玲瓏爐前面暖身子的功夫,趙松端著茶水和點心進來了。 他苦著臉沖幾位尚書打千兒。 “都是奴才的不是,皇上急著出宮,怕太后娘娘擔心,叫奴才去安撫太后娘娘,忘了幾位大人還等著?!?/br> 他擦擦眼角:“奴才也是憂心,自端和皇后去了,太后娘娘精神頭就一直不大好,皇后娘娘也……奴才怕驚著太后娘娘,還請大人們恕罪!”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