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只片刻過后,她表情又恢復了淡定。 反正丟人的時候太多,她算計不過來,四舍五入就等于沒丟人。 因為墩兒和奶奶住的地方太小,耿舒寧沒叫別人進去,自己進了他們的梢間。 地方確實很狹窄,是做暗間用的,只能擺開一張床,有個狹窄的通道,連著個小窗戶。 好在夜里點著油燈,也能看清來人是誰。 老梁氏一見耿舒寧,就激動起來。 她攬著墩兒就要給耿舒寧磕頭,“多謝貴人救命……” 耿舒寧趕緊扶她們起來,有些愧疚跟他們說實話。 “沒有馬賊,只是我和……我家主子爺的身份不能泄露出去,只能委屈你們跟我一起去京城?!?/br> 怕娘倆害怕,耿舒寧趕緊安撫:“您放心,到了京城,我一定將您和墩兒安置妥當,給您養老,墩兒爹那邊我也會派人去找?!?/br> 老梁氏局促地擺手,“貴人可千萬別這么說,我知道馬賊是怎么回事?!?/br> “我謝您救命,是謝貴人處置了那幾個二流子?!?/br> 不想叫墩兒聽見更多,老梁氏遲疑片刻,還是先哄睡了孫兒,才低聲跟耿舒寧解釋。 要不是林福去了,老梁氏也不會知道,村長早就從鏢局得到她兒子在湖廣失蹤的消息。 村長媳婦惦記她兒子跑鏢多年攢下的家當,攛掇著村長暗示那些二流子嚇唬孤兒寡母。 林福從那幾個二流子家里甚至搜出了耗子藥,審問得知,是準備趁墩兒提回河籠的路上,下在河鮮里,好光明正大霸占祖孫倆的家產。 耿舒寧了然,趙松說處置的那幾個,估計就是村長和二流子這伙子人了。 對于這樣的人,死不足惜,耿舒寧只想夸林福干得漂亮。 她握著老梁氏的手含笑安慰她:“梁大哥只是失蹤,該找還是得找?!?/br> “不管能不能找到,您救我一命,往后我就當您是親娘伺候,您和墩兒都安心便是?!?/br> 老梁氏還想拒絕,耿舒寧湊近了跟她解釋,“且不說恩情,就您院子里那些玉米,那可是功在千秋的好東西?!?/br> “您將如何種植好的法子交給我,這功勞都夠您做老封君的啦!” 老梁氏震驚,“玉米?您是說那些番棒子?” 她趕緊擺手:“使不得使不得,這就是我兒從毛子商人那里買來的,也不值幾個錢,那東西也不難種,我可不敢領這功勞!” 耿舒寧堅持,“您也知道這東西好種,種子又多,還能當糧食吃,要是百姓們都能種上,都能吃飽飯,這功勞大不大?” 老梁氏抿著唇,表情訕訕的,若不是她私心不愿意叫人知道,這會子說不定在南地也種開了。 耿舒寧一錘定音:“我額娘早逝,繼母不慈,不若我認您做干娘,往后您就聽我的!” “墩兒的前程也包在我身上,為了墩兒,您也不能推辭??!” 老梁氏看了眼在床上睡得四仰八叉的孫兒,不說話了。 她也不知道還有幾年好活,兒子又下落不明,有個干女兒護著孫兒,她死的時候也能閉眼了。 * 說通了老梁氏,耿舒寧聽老梁氏口述,記下了老人家種玉米三年的經驗。 而后耿舒寧把老梁氏交代給她的那些玉米種子,都搬到自己的艙房內。 她不是傻子,張鵬舉既然覺得她有牝雞司晨的嫌疑,說不定會想辦法,讓能制得住皇上的人知道她跟著南下的事兒。 她既然跟四大爺在一起了,就不能將所有壓力都給到他。 她又不是溫室里的花朵,有些風雨她能跟胤禛一起面對。 而且因為關系不一樣,肯定是胤禛哄她更多,這些好東西也不能浪費,拿來哄長輩換平安多好。 耿舒寧覺得無論如何都是入京后的事兒,便慢條斯理先趁著養身子的功夫,整理種植方案出來。 養好了身子,趁著還沒入京跟男盆友膩歪膩歪,回到京城后再面對風雨嘛! 卻沒想到,他們剛過臺莊兩日,還沒到達楊柳青呢,太上皇的密旨就過來了。 * 是梁九功親自送過來的,并且指明了要耿舒寧一起接旨。 巧靜臉色發白,“主子,不然奴婢先護著您換個船,咱們先躲一躲?” 她既然歸了九衛,就全心全意以耿舒寧為主。 梁總管明擺著來者不善,巧靜擔心,要是太上皇直接賜死,真對上那密旨,就沒有轉圜余地了。 耿舒寧倒沒這個擔憂,“你想什么呢,有萬歲爺在,太上皇但凡不……不糊涂,就不會賜死我?!?/br> 她想說的是不傻。 隨著皇上掌控皇權越來越穩,太上皇現在基本已經不管事,隱居暢春園輕易不出來。 不管她是不是紅顏禍水,太上皇一旦手段強硬,如果皇上堅持要護她,父子倆就會陷入尷尬境地,甚至上升到權力的爭奪上去。 父子二人相爭,從來沒落到明面上,都是暗流涌動。 因為倆皇帝都清楚,落到明面上有太多無法轉圜的東西,很難控制得住人心。 若是朝堂不穩,影響的是整個大清。 康熙可是千古一帝,他不會由著這種情況發生。 耿舒寧篤定且自信地,跟著面色同樣不太好看的趙松去了御前。 然而總有些事情是耿舒寧沒有料到的。 她只記得康熙是千古一帝,卻忘了這位是四大爺親爹,論起刻薄勁兒來,那是塊老姜。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海棠書屋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target=_blan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