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一不小心穿越到古埃及亂世的普拉、五個黑心渣A為我反目成仇、裝乖后釣到教授jiejie、偏執徒弟逼我始亂終棄[穿書]、師尊總以為我對她圖謀不軌、系統說你身邊全是病嬌np、大陸禁書:新金瓶梅
比應津亭方才那個落在額頭上的吻也沒重多少,親完了之后云清曉一邊撤手一邊強裝鎮定:“連親人都不會,要你這個男寵有什么用……” 應津亭握住云清曉的手,重新吻了下來。 第43章 這年除夕,宮里沒有設宴,老實得跟鵪鶉似的群臣們各過各的,應津亭是直接在靖安侯府過的。 雖然云清曉叮囑應津亭當著他哥的面時收斂著點,但云清寒一看到他倆就嫌膩歪,突然覺得這倆早點出遠門也挺好。 然而真到了正月初六,云清曉要走的時候,云清寒又忍不住一反常態地啰嗦,把先前叮囑過的話又說了一遍。 “娘留下的信拿好沒有?里面的輿圖和明日散的圖解要收好?!?/br> “你確定記得要怎么解毒對吧?” “此去把毒解了就行,百花村里不論眼下是何情況,你都別冒然干涉?!?/br> “左右還是那句話,姜國境內很快也會不太平,百花村民此時出世未必是好事,繼續避世好歹當前的人能夠平安。而且當年娘已經把新生的孩子畸形越來越多的緣由告訴過村民,若他們這些年仍然死守,便意味著他們本就不愿出世,你若去勸說,既無意義,還只怕會招惹禍端?!?/br> “以自己的安危為上?!?/br> “若是沒找到百花村,也不要在外耽誤時間,及時回家來?!?/br> 云清曉難得聽云清寒這么念叨,老老實實點頭:“好,哥,我都知道了,你放心吧?!?/br> 此番出行,只有云清曉和應津亭兩人,外加一輛馬車。劍霜和劍刃想要跟隨,云清曉讓他們倆留在家里跟著他哥,說不準趁亂世風云起還能建功立業。 雖然沒帶人,但他們出門帶足了金銀,一路都在路過的城池里新聘請車夫幫忙趕馬車,錢貨兩訖也免得多個人同行、后面不好安置。 宮里有影衛阿七假扮應津亭坐在皇位上,云清曉這靖安侯府二少爺也沒那么受人關注,所以云清曉和應津亭低低調調地離開長陵,沒引起旁人注意。后來應敏行和藺采樊他們幾個到府上找云清曉出門玩,才得知云清曉自己又帶著侍衛南下玩去了,說是南邊暖和。 雖然理由是靖安侯府瞎編應付人的,但越往南走,的確也沒長陵那么冰天雪地的冷了。 云清曉和應津亭一月中旬的時候抵達了鶴城,他們的馬車也就放置在了這里,轉而換船渡江,用做好的假身份先到了南穎。 重新買了馬車準備去南姜時,天下風波已經四起了,云清曉和應津亭在客棧中都聽到有人議論。 說是前些日子姜國國都、穎國國都和大宛國都三城同時在一夜之間被撒了漫天訴冤狀,狀子上說曾經被大宛送去穎國當了十五年質子的大宛當今陛下其實并非當年的大宛九皇子,姜穎兩國合謀貍貓換太子,想要不費一兵一卒謀奪大宛江山! 隨著漫天訴冤狀一起的,還有流言四起下消失的大宛皇帝——這個時候消失了?!那不是心虛是什么! 雖然姜穎兩國拒不承認,但大宛靖安侯主事,攜大宛宗親世家與朝臣們詰問姜穎,要求他們交出已經逃跑的假皇帝和他們大宛可憐的九皇子的尸身。 沙場硝煙即將燃起。 云清曉和應津亭就在山雨欲來風滿樓中,按著當年桑榆晚留下的路線,進入了南姜的某一座深山。 馬車在山里行進不便,越往里走越是騎馬也不行了,云清曉就被應津亭帶著用輕功趕路,外界的陰謀詭計被甩在了山林之外。 他們先是途經了當年桑榆晚親手埋葬了自己親生幼子的地方。那地方長了大片的野草,已經找不到近十九年前被填平的墳塋了。 進山之前,云清曉特意和應津亭一起去買了上香用的東西,現在對著野草地燒了紙上了香。 確定火苗都熄滅后,云清曉放下了一個撥浪鼓,然后繼續往里走,他們看到了云清曉的生母丹溪的葬身之地。 桑榆晚留下的信中說她把她埋在了一棵長得似菩薩低眉的百年老樹下,來之前云清曉本來以為可能不太好找,畢竟這形容有些過于虛浮了,但到了地方他才知道形容得極為貼切,一目了然。 當年桑榆晚在丹溪的遺體邊灑下了就地取材的花種,既防有野獸出沒侮辱遺體,也是為了后來更好找到地方。那些花種開出了火紅的花,年年敗了又生,此時與低眉老樹一起相映成輝。 云清曉和應津亭照樣上香燒紙,磕了個頭。 接著他們在附近找到了明日散這種草。 云清曉說:“我小時候最開始覺得,明日散的‘明日’是說我會‘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所以很有些不服,賭氣似的故意折騰,想試試多大程度會難受得暈過去?!?/br> 應津亭拔著草,確認草根被挖出來:“后來呢?” “后來我就想開了,我覺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的‘明日’也挺好,是目光短淺了點,但我高興就行唄?!痹魄鍟杂淇斓?。 應津亭輕笑。 拔了些草根后,他們繼續往里走,然后在一個多時辰后從豁然開朗的林間小道鉆出,看到了百花村——一個僻靜得仿佛沒有人煙的百花村。 云清曉和應津亭本來是想,借給云清曉解毒、向百花村借宿幾天,正好觀察一下百花村當前的狀況,他們又要如何應對。 但沒想到走進了村子,好一會兒才在靠近掛有“百花神祠”木匾的屋子外看到幾個年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