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節
書迷正在閱讀:來一發扭蛋嗎[末世]、逃婚后談了個窮小子[星際]、兩界搬運工、末世夫妻穿越異世、臣不敢造次、一不小心穿越到古埃及亂世的普拉、五個黑心渣A為我反目成仇、裝乖后釣到教授jiejie、偏執徒弟逼我始亂終棄[穿書]、師尊總以為我對她圖謀不軌
馮局不喜歡這個別墅,不然早搬過來了。 他回想起當年,點上煙凝重地說:“錢都花在這上面,海軍能建設好嗎?” 韓渝下意識問:“馮局,你是說太鋪張太浪費?” “82年,剛上任不久的劉司令進行了一年半的考察調研,發現了一大堆問題?!?/br> “什么問題?” “順旅基地,后勤給艦艇供應的蔬菜,居然連根帶泥,連洗都不洗。海上跟岸上不一樣,艦艇在海上時淡水多寶貴,洗菜多浪費淡水?劉司令員震怒,說由小見大,必須追究責任?!?/br> 馮局猛吸了兩口煙,接著道:“調研到上海艦隊,上海艦隊想在崇明島再建一個點,被劉司令否決了。后來發現舟山基地有的洞庫泥沙回淤嚴重,面臨報廢,潛艇支隊官兵飲水問題都沒解決,岸上軍民雜居,各種糾紛不斷。溫洲水警區的營房蓋的不錯,但航道積淤,連小艇都進不來。 調研到南海艦隊,各部隊在洞庫、碼頭、營房和飲水方面也是存在一大堆問題。尤其是調研到廣州基地,到上川島時,官兵東一群,西一堆,沒立正,沒人敬禮,就像老鄉看大戲一樣看劉司令一行。劉司令沒有沖戰士發火,因為這背后是干部的問題。 在下川島,部隊吃菜一艇一灶,每天早上要乘船去岸上買食品。連春節時,全支隊也吃不上魚和rou。劉司令在艦隊會議上發火,告訴那些后勤負責人:你們的內心應當受到譴責!” 馮局掐滅煙頭,接著道:“林榆港的航道,該炸的礁不炸,該建的碼頭拖著,艦艇擁擠,怎么作戰?南海島部隊干部的后顧之憂嚴重,有工作的家屬隨軍了變成沒工作,子女上學困難,探親花費負擔又重。 山東部隊跟這里以前的雷達團長一樣,喜歡占景區,占寶地,基地大多是淺水灣,一打仗就會被封鎖,把海軍部隊當成旅游局了!福建是對臺一線陣地,可連通電話都非常困難,航道還要看潮水才能往返?!?/br> 難怪連老盧都瞧不上海軍,原來海軍之前存在這么多問題。 韓渝反應過來,忍不住問:“現在呢?” “現在好多了,可惜我沒趕上好時候?!?/br> “馮局,你當年就是因為看不慣轉業的?” “不說這些了,咸魚,你既然做上了這個預備役防救船大隊的大隊長,就要好好干,不但要干出點樣子給上級看看,也要干出點樣子給現役部隊的同行看看!” 老葛意識到馮局是把咸魚當作軍旅生涯的延續,沉吟道:“一個部隊不能沒有根,比如啟東預備役營,雖然攻堅英雄營和紅色尖刀連的榮譽稱號存在爭議,但有跟腳、有脈絡、有傳承,所以正在組建的防救船大隊一樣要有,不然全大隊官兵就沒自豪感,甚至沒精氣神?!?/br> 馮局沒想到老葛會說這些,對老葛真有些刮目相看。 老葛的格局有多高,韓渝早見識過,不禁笑問道:“葛叔,我們這次是在一張白紙上畫畫,我也想找跟腳,可讓我去哪兒找?” “誰說我們沒跟腳的,真要是論悠久歷史,別看那些現役部隊有這樣的或那樣的榮譽稱號,但他們加起來也沒我們歷史悠久?!?/br> “葛叔,我不太明白?!?/br> “看來你要學學歷史,不但要學南通的歷史,更要學學新四軍、華野、三野乃至海軍的軍史?!?/br> 馮局猛然反應過來,禁不住笑了。 韓渝一頭霧水,滿是期待地看向老葛。 老葛點上煙,眉飛色舞地說:“個個都以為人民海軍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是在泰洲白馬廟宣告成立的,卻沒幾個人知道華東軍區海軍的前身是哪個部隊,又是在哪兒成立的?!?/br> “華東軍區海軍的前身是哪個部隊?” “馮局,你知道嗎?” “我知道一點點,但不全面?!?/br> 連馮局這個老海軍都不知道,看來這段歷史需要好好挖掘。 老葛如數家珍地解釋道:“1940年5月,陳、粟率部渡江北上,陶勇奉命東進東如和我們啟東的沿海,開辟濱如啟海敵后抗日根據地。 可我們這兒一馬平川,軍工、后勤難以隱蔽,而且日偽在陸上進行封鎖,浙東和山東根據地及上海之間的人員往來、物資運輸有很大困難,粟將軍決定建立海上武裝力量。 1942年11月,蘇中軍區海防團在東如縣的何家灶正式成立。從那之后,浙東到山東之間就有了一條打不斷的海上交通線,我軍海船成了流動于海上的根據地。 大海成為新四軍的軍工生產基地、醫療基地和重要物資儲備基地。沿海的漁鹽民打海匪,抗日偽,既鞏固了沿海海防,也為海防團的發展壯大創造了條件?!?/br> 南通居然有這一段革命史。 韓渝真不知道這些,追問道:“后來呢?” “海防團在斗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并在其基礎上把江浙沿海其他海防部隊充實進來,重組華中軍區海防總隊,后來改名為華中軍區海防縱隊、蘇北軍區海防縱隊。這支部隊在1949年渡江戰役時發揮了骨干作用,再后來編入進華東軍區海軍第一縱隊!” “這么說我們南通是人民海軍的發源地之一?” “可以這么說,而且是主要發源地?!?/br> “葛叔,你怎么知道這些的?” “你師父當年沒告訴過你嗎,我年輕時做過縣委秘書!我當年整理過這些歷史資料。這一說我想起來了,戰爭時期參加過海防團但后來沒編入海軍的老同志東如有不少,我們啟東也有,回頭打聽打聽,應該還有老同志健在?!?/br> 韓渝笑問道:“我們的前身就是蘇中軍區海防團!” 老葛臉色一正,很認真很嚴肅地說:“肯定是必須是,話說你爺爺當年也參加過渡江戰役,冒著槍林彈雨送解放軍渡江。你爺爺是船民,并且有船,很可能就是海防團的一員?!?/br> “我要打電話問問我爸,我爸應該知道一些?!?/br> “不用問,肯定是,必須是!” 不就是要個傳承,很簡單。 老葛指指營區方向,接著道:“回頭請軍分區找找幾個沿海區縣的武裝部和烈士陵園,好好收集下與海防團有關的資料,到時候搞個榮譽室,就算海軍首長來了都要承認人民海軍是在我們這兒誕生的!” 搞資料,老葛絕對是專家。 啟東預備役營之所以取得那么大成績,與他在湖北搞的搶險工程資料有很大關系。 沒想到他再次出手又是資料,確切地說是史料。 韓渝正覺得有意思,馮局忍俊不禁地補充道:“南通與海軍的淵源很深,海軍高級將領中有一大批南通人,并且我們海軍首航曾母暗沙時就有南通艦。再加上是人民海軍的前身,我黨首支海上抗日武裝就誕生于南通,誰敢說我們沒傳承、沒歷史、沒跟腳?” “馮局,光我們自個兒說不行?!?/br> “葛工,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這件事要由市委市政府和軍分區牽頭,最好趕在防救船大隊舉行成立儀式前或舉行成立儀式時,邀請相關的老領導、老將軍和黨史、軍史專家,來我們南通開一個研討會。 怎么研討不重要,但研討的結果很重要,要確定1941年誕生于南通的蘇中軍區海防部隊是我黨領導的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裝力量! 這支部隊與日偽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為我軍掌握東部沿??刂茩?、建立海上根據地,最后奪得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很大貢獻。她的成長壯大,為中國人民海軍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br> 老葛微笑著總結完,想想又點上煙強調道:“這不是弄虛作假,這是事實存在的,只是被那些編撰黨史、軍史的專家給忽略了?!?/br> 第752章 安居樂業! “瑯山山麓”由五座山組成。 五山中,瑯山居中,左側為軍山、劍山,右側為黃泥山、馬鞍山,五山互相拱衛,突起于江海平原。 雖然瑯山的海拔只有104米,最高的軍山也不過108米,最矮的黃泥山僅有29米,但崚嶒的石骨、浩蕩的江流、厚載的人文、攢矗森布的氣勢,讓“瑯山山麓”遠遠超出小山的格局。 曾經的海軍雷達團就位于海拔最高的軍山。 營區建在山腰上,由一棟二層辦公樓、四排營房和幾個廢棄的洞庫構成,營區不遠處有兩棟隱藏在樹木里的小別墅,沿著山間小路可爬到山頂,山頂上有一個廢棄的雷達站。 江勝奇報到三天了。 剛剛過去的這三天,他跟一起來報到的戰友、老部下和來自“啟東艇”的幾個同行,逛遍了整個瑯山風景區。 風景是真好,都已經進入十一月了山里的樹木依然郁郁蔥蔥,甚至能看到野花,真叫個鳥語花香,感覺有那么點像傳說中的療養院。 住宿的條件也不錯。 一人一間宿舍,里里外外粉刷一新,床、寫字臺、椅子和衣柜等家具一應俱全。上級考慮到有些同志成家了,有可能會帶家屬來,還把最后一排營房改造成了家屬區。 食堂一看就知道剛翻修過。 用的是柴油灶,并且是全新的,大號電飯鍋也是新的。 老部隊的炊事員小宋一報到就上崗,飯菜還是原來的味道,伙食甚至比在部隊時好。 唯一讓大家伙有點不習慣的是,這里距市區太遠,山里也沒有人家。山里的建筑倒是不少,不過要么是名勝古跡,要么是一些單位的設施,其中就包括正在建設的南通預備役團營區。 不但很冷清,而且做什么都不方便。 好在年輕的頂頭上司帶來了兩個人和一輛車。 一個姓郭,叫郭維濤,現在是南通公安局水上分局的中隊長,馬上也要調到海關,看上去跟韓書記一樣年輕,可人家是真正的老兵,二十年的軍齡,吊打所有來報到的現役干部和退役戰士。 一個姓龔,單名堅,比韓書記和郭維濤更年輕,現在是長航南通公安分局的干警,很快也要調到海關。 小伙子很能干,既會開船也會開車,每天開車送小宋去瑯山鎮買菜。大家伙這幾天沒少搭他的順風車去山腳下的公交站亭,坐公交車去市區逛逛。 據說他倆都跟韓書記去湖北抗過洪,也都立了功。 現在一個負責后勤,一個負責幫大家伙與海關政工人事科或港監局人事科溝通,反正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可以找他倆。 環境是好,吃的也好,但風塵仆仆趕到南通來是工作的,不是來療養的。 整天無所事事,江勝奇等的有些心焦,正想去辦公室問問郭維濤上級究竟是怎么安排的,只見龔堅開著海關的吉普車回來了。 “啟東艇”的幾個官兵立馬迎了上去,他們一個比一個激動。 不用問都知道,“啟東艇”又有人來報到了。 江勝奇不由地想“啟東艇”只是一條掃雷艇,能跟“南通艦”比嗎?不過按國際慣例,不管多大的艦艇只要見著掃雷艇就要鳴笛致意。 因為一旦有戰事,掃雷艇要承擔為整個艦隊掃清障礙的任務,掃雷很危險,掃雷艇上的兄弟應該受到這樣的尊重和禮遇。 正胡思亂想,郭維濤走出辦公室,熱情歡迎剛下車的兩個海軍軍官。 啟東艇”正忙著迎接他們的老領導,江勝奇擠不上前也插不上話,遠遠的給剛報到的那兩位舉手回了個禮,便掏出香煙給出來看熱鬧的幾個老部下散了一圈,在營區里閑聊起來。 “副艦長,小龔說今天下午開會?!?/br> “什么副艦長,我現在雖然沒轉業,但跟轉業了也差不多?!?/br> “差點忘了,江哥,小龔說下午開會,讓我們吃完飯別出門?!?/br> “開什么會?” “不知道?!?/br> “你消息不是挺靈通的么,怎么開什么會都不知道?!?/br> “小龔估計都不知道,只知道海關和海事局的領導要來?!?/br> 江勝奇沉吟道:“看樣子是人齊了?!?/br> 雷達兵小吳回頭看向辦公樓,低聲道:“說是24個人,但看著不止?!?/br> 郭維濤之前說過,接下來要進行海上執法培訓,可能有其他單位的人來參加培訓。 江勝奇對現在有多少人不是很關注,好奇地問:“韓書記有沒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