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節
書迷正在閱讀:來一發扭蛋嗎[末世]、逃婚后談了個窮小子[星際]、兩界搬運工、末世夫妻穿越異世、臣不敢造次、一不小心穿越到古埃及亂世的普拉、五個黑心渣A為我反目成仇、裝乖后釣到教授jiejie、偏執徒弟逼我始亂終棄[穿書]、師尊總以為我對她圖謀不軌
“好的好的,我明天下去就過去。楊處,我跟領導不熟,到時候還得麻煩你,謝謝謝謝?!?/br> 沈副市長剛掛斷電話,手機又響了。 他見韓渝對港口規劃感興趣,干脆把一大卷規劃圖放到韓渝面前,一邊讓韓渝先看看,一邊接聽手機。 三河水域的航道情況不是很好,從規劃圖紙上看市里打算填江造地,要往江里延伸出五百米,建兩個能靠泊五萬噸貨輪的深水泊位,左右兩側各建兩個萬噸級碼頭。 工程很大,甚至要疏浚一條進出入的專用航道! 那邊位于進入北支航道的入口,陵大汽渡距那邊也不遠,萬噸貨輪要進出港,小貨船要進出北支航道,往返于陵大汽渡和牛棚港的渡輪要從那兒經過,能想象到隨著啟東港建成投入使用,本就很復雜的航道會變得更復雜。 韓渝正想著涉及到水上交通安全,港監局交管中心的指揮壓力會隨之陡增,沈副市長放下手機笑問道:“咸魚,這規劃怎么樣?” “沈市長好?!?/br> “用不著這么客套,又不是外人?!?/br> 沈副市長扶了扶眼鏡,笑看著他道:“秦主任是我的老領導,秦主任和朱局不止一次提過你。我在市里的工作分工你應該知道一些,這個工作真不好干,前段時間給秦主任打電話,請秦主任指點迷津,秦主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br> 南通市計委秦主任是朱大姐的愛人,幾年前就認識了。 以前從上?;貋?,都要跟著學姐去拜訪下。結婚時請過人家,給菡菡擺洗三酒時也請過,只是人家太忙沒能去白龍港。 韓渝定定心神,一臉不好意思地問:“秦主任提到我?” “確切地說是推薦你?!?/br> 沈副市長站起身一邊找杯子幫著倒茶,一邊感慨地說:“都說在一張白紙上好畫畫,但這是投資興建港口,不是干別的,光有資金遠遠不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像你這樣熟悉長航運輸的人才?!?/br> 韓渝低聲道:“沈市長,我也不是很熟悉?!?/br> “你跟涉江的幾個單位熟!” “沈市長,你跟朱局一樣熟?!?/br> “我跟朱局是很熟,可跟下面人不熟,再說接下來要打交道的不只是港監局一個單位?!?/br> 沈副市長把倒滿水的茶杯輕輕放到韓渝面前,回到辦公桌后面坐下,無奈地說:“別人不清楚你應該很了解,啟東港雖然是我們市里投資興建的,但在那些主管港口和涉及到港口管理的上級大單位看來,我們跟個體戶沒什么兩樣。不夸張地說人家一個科長就能讓我們整改,甚至能讓我們停工!” 港口以前都是交通部的,地方政府投資興建港口,在上級大單位看來真跟個體戶差不多。 韓渝正不知道怎么往下接,沈副市長竟笑問道:“咸魚,黃遠常這個人你熟不熟?” “挺熟的,他跟我愛人做過幾年同事,我愛人接的就是他的班。沈市長,他已經調走了,你怎么想到問起他的?!?/br> “他調到了長江航務局,他現在所在的處負責行政審批,我們有個申請材料卡在他們處。朱局拉不下臉幫我去求他,我也不好意思去找朱局幫這個忙,只能找你?!?/br> “沈市長,你打算讓我去找黃遠常跑審批?” “一切為了啟東的經濟建設,你是啟東人,應該為家鄉發展出力?!?/br> 沈副市長越想越覺得老領導推薦的小伙子不錯,想想又笑道:“明天要出差跑審批,回來之后我就去跟長航分局和港監局談判,等把買船的事確定下來,你的調動手續也差不多辦好了,到時候我們一起去趟武漢?!?/br> 韓渝下意識問:“去武漢找黃遠常?” “不只是找黃遠常,也要去船廠看看正在建造的拖消兩用船,總投資一千多萬,我如果不去看看,葉書記和錢市長也不會放心。再說合同原來是長航分局跟人家簽的,現在產權發生了變更,合同也要重新簽?!?/br> 沈副市長笑了笑,接著道:“黃遠常在航務局工作,跟長江港監局和長江航道局應該很熟,到時候可以請他幫幫忙,幫我們引薦下?!?/br> 建港口不光要使用長江岸線,也要占用長江航道,甚至要占用一大片水域做錨地。 這么大事找南通港監局和南通航道段沒用,尤其行政審批,必須要找長航港監局和長江航道局,甚至要找長江航務局。 沒想到在南通時人見人厭的黃鼠狼,居然在武漢混得風生水起,連啟東市委市政府都要去求他。 韓渝正覺得荒唐,沈副市長接著道:“你調回來之后不但要進入港區黨工委班子,也要進入啟東港工程指揮部。也就是說你調回來之后不只是港區公安分局的局長,將來在黨工委內的工作分工也不只是負責港區治安?!?/br> “還要負責什么?” “還要負責消防,同時要聯系港監、航道、海關、邊檢、衛生檢疫、商檢、長航公安分局、水上公安分局和長江水利部門?!?/br> “聯系這么多單位!” “沒辦法,我們啟東以前又沒港口,各局委辦跟這些單位沒怎么打過交道。你跟這些單位熟,不讓你聯系讓誰聯系?!?/br> 沈副市長知道小伙子的心思不在這方面,想想又笑道:“放心,萬事開頭難,剛開始的工作壓力是比較大,等一切走上正軌,等港口領導班子跟這些單位都接上頭了,我就給你調整工作分工,不會讓你永遠這么累?!?/br> 第431章 港監局賺大了 沈副市長太忙了,不但要負責港口建設,也要負責啟東港工業園區的招商引資,電話一個接著一個。 韓渝不想影響領導工作,談了一會兒主動告辭。 蔣經理、吳老板、林小慧和張二小已經走了,李主席沒走,一直在一樓大廳等。 李主席不只是長輩,也是啟東公安局的老局長。 韓渝連忙迎上去,一邊陪著李主席往外走,一邊匯報起剛才談話的情況。 “投資興建港口,以前沒這方面經驗,一切都要摸著石頭過河,要邊干邊學,沈市長壓力很大,很不容易?!?/br> “周局說他以前在市計委做過交通能源科的科長?!?/br> “計委只是負責規劃和審批,再說市里的交通建設主要是道路橋梁?!?/br> “這倒是,一點經驗都沒有,要在一張白紙上畫畫,確實不容易?!?/br> “對沈市長來說這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機會。對你而言同樣是一個考驗,也同樣是一個機會?!?/br> 韓渝低聲問:“什么考驗,什么機會?” 李主席停住腳步,回頭笑道:“沈市長說的很清楚,你接下來要進入黨工委班子,要加入啟東港工程建設指揮部。只要好好干,把港口建起來,把港區發展起來,你就是啟東港乃至啟東港工業園區建設的元老。 現在跟以前不一樣,現在是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你想想,港口和港區要是發展起來,這是多大的政績!不信你等著瞧,啟東港建成投入使用之日,就是你提正科之時?!?/br> 韓渝禁不住笑道:“李主席,我是公安?!?/br> “公安也一樣,都說了現在是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市委現在看重的是誰為啟東經濟建設做出多大貢獻,而不是單純的看你破了多少案,抓了多少嫌疑犯?!?/br> “市領導這么現實?” “把經濟發展起來,讓群眾能賺到錢,都能過上好日子,這是好事!葉書記有能力有魄力,而且很務實。不像謝書記,不好好發展經濟,就知道搞什么創衛,結果還沒能創成?!?/br> 葉書記確實很厲害。 去年去廣東辦案時,學姐曾打電話說過葉書記為了啟東港項目,那么熱的天跑到躉船上等長江航務局的領導,后來從白龍港一直追到南通市區。 謝書記其實也挺好的,至少為人不錯。 師父當年總是頂撞他,甚至當著好多人面不給他面子,但他并沒有為難師父,前前后后還批了不少錢給沿江派出所。 韓渝不想議論領導,而是笑問道:“李主席,張二小要投資建什么廠?” “咸魚,不是我批評你,你不能光顧著工作不關心朋友?!?/br> “我不是不關心,主要是太忙?!?/br> “太忙是借口,你是根本沒放在心上?!?/br> 李主席笑罵一句,解釋道:“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糧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以前販米,只要把稻谷收購上來,機成米就可以裝袋運上海去銷售。因為他們販賣的是新米,還供不應求?!?/br> 韓渝真不懂這些,不解地問:“現在不行了?” “現在做糧油生意的人多,上海人的嘴也叼了,同樣是新米,還講究口感?!?/br> “口感?” “就蒸出來的大米飯香不香,好不好吃?!?/br> “這取決于水稻的品種,跟開不開廠有什么關系?!?/br> “看來你只知道吃,沒買過米,也沒怎么做過飯?!?/br> “以前經常做?!?/br> 隔行如隔山,小伙子不懂這些很正常。 李主席笑了笑,耐心地解釋道:“想讓大米飯好看又好吃,從原糧入庫就要檢驗,要從源頭上把控大米質量。然后要經過脫殼、碾米、色選、拋光、清洗、包裝等一套工藝流程。所以他們要建廠房,要上粉碎機、碾米機、烘干機、包裝機等加工設備?!?/br> 之前只知道想吃大米飯,只要把稻谷倒進碾米機脫殼,把米和糠分開,然后揚一下,就可以把揚過的大米用水淘洗干凈,放進電飯鍋加點水蒸,沒想到現在竟變得如此講究。 韓渝反應過來,追問道:“開個米廠要投資多少錢?” “五六百萬?!?/br> “他們有這么多錢嗎?” “他們幾個販了這么多年糧油,以前競爭又小,賺了不少錢,就算不夠他們可以找銀行貸款?!?/br> “那他們為什么非要把廠開在三河?” “三河交通方便,緊挨著陵大汽渡,米加工包裝好,就能裝上卡車從陵大汽渡過江運往上海銷售。而且相比開發區,港區地價要便宜不少,一畝好像只要一萬六?!?/br> “開發區多少錢一畝?” “這要看地段,好像是兩萬一畝起步?!?/br> 大哥和大嫂做生意,林小慧做生意,玉珍做生意,身邊的人好像個個都在做生意,并且這生意是越做越大。 只要豁出去都能賺到大錢,錢那么好賺,難怪當干部在啟東不是最好的選擇。 韓渝正感慨萬千,李主席突然問:“周局有沒有找你談話?” “找了,是我找他的,中午在局里談了半個小時?!?/br> “對于分局領導班子的人選,局里有沒有確定?” “確定了,周局打算讓石所擔任教導員,讓我大師兄過去做副局長?!?/br> “讓石勝勇和許明遠過去,看來周局考慮的很全面?!?/br> 李主席滿意的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咸魚,這段時間有沒有跟你師娘聯系?” 韓渝意識到他想起了師父,連忙道:“我們經常聯系,前幾天剛打過電話?!?/br> “她在那邊過得怎么樣?” “挺好的,她現在不去軍人一條街的小飯店打工了,一心一意帶孫子?!?/br> “她年紀不大,回頭跟浩然說說,看部隊那邊有沒有合適的,幫她找個老伴?!?/br> 師娘是應該找個伴,師父臨終前也交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