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是生病了還是染色了,哈哈哈,給賽馬染色我還是第一次見,銀白色不好看嗎,為什么要染色啊】 打量余曜的人漸漸都注意到了同樣醒目的橙子糖,于是越來越多的疑問開始出現在彈幕里。 說實話,大家都挺好奇的。 畢竟余曜的燕尾服再特別,選手給自己準備一套奪目的比賽服都在常理之中,但橙子糖染色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看出橙子糖顏色不對的人普遍都有點懵。 別說觀眾,裁判團一開始收到這個請求也很不理解。 但見華國提交的染色材料是一種常見草藥,染色效果也只是一次性的,就猜測可能是為了防蚊蟲之類的奇奇怪怪用途。 只有極少數的人猜到可能是跟節目有關。 但什么樣的節目需要賽馬把銀色皮毛染到發黃? 他們期待又疑惑地注視著場中正在繞場熱身的馬和騎士組合,在夏夜的徐徐涼風里放射出一道道灼熱的探照燈視線。 余曜有所察覺,很上道地對著大家揮了揮手。 “啊啊啊”的尖叫聲就再次響徹云霄。 很熱鬧,也很有意思。 余曜對這種全場矚目的場合異常適應,見大家熱情無比,甚至還想再繞一圈。 但倒計時已經見底。 他拉著橙子糖走到字母a點,沖著裁判席的位置點了點頭,后臺負責調控音響的工作人員就敲下了開啟按鍵。 觀眾們還沒有來得及收束注意。 下一秒,“咚咚咚——” 深沉而震撼的擂鼓聲就席卷天地而來。 緊接著的,是琵琶弦“錚”的一聲,伴隨著劍出鞘的“蒼啷”嗡鳴,尺八和長笛的悠然回響也緊跟而來。 數種華國古典樂器一擁而上。 短短數秒,喧囂熱鬧的賽場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被這個氣勢磅礴的開頭震住精神,腦海里也被這股來自古戰場的硝煙和金戈氣息徹底充斥占據。 哪怕是完全不懂音樂,不了解華國歷史的觀眾們都聽出了這股氣勢龐大的旋律想要描繪的崢嶸畫卷。 如果是莊嚴齊整的大鼓是助威的號角,琵琶和三弦的顫抖則是醞釀出瞬息萬變的戰場殺機,盤桓在戰場上空的笛子更好像決勝千里的統帥般,俯瞰指揮著千軍萬馬沖鋒陷陣的獵獵沙場…… 【是秦王破陣樂!】 眼見屏幕里的少年和駿馬已經在錚錚銳意的琵琶聲里踏步起舞,華國直播間里終于有人認出了這首來自遙遠盛唐的慷慨戰歌。 【居然是秦王破陣樂啊啊啊】 【哦哦,我好像在大臺的節目上聽過】 不少觀眾都聽說過這支曲子。 雖然因為朝代更迭的緣故,這首據說是宮廷大型軍陣舞的曲子只留有數章遺譜,差不多算是早已失傳,但近些年有不少人試圖復原過。 余曜選擇的就是其中最出名的那版,會曾經上過大臺的歷史節目。 作曲人本身也是華國風的忠實愛好者,編出的曲子氣韻十足,頗有盛唐氣象。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既然認出了余曜選擇的曲目是秦王破陣樂,就有觀眾一下就明白過來了—— 【怪不得要把橙子糖的皮毛染黃……不止余曜是演員,橙子糖也是演員!它扮演的是昭陵八駿中東面第一駿的特勒驃!】 有彈幕對這段歷史了解不深。 馬上就有歷史愛好者飛速趕來科普。 【特勒驃,特勒是突厥官職名,毛色黃里透白者名為“驃”。這匹馬據說是突厥人獻給唐太宗李世民的,曾隨他出戰柏壁之戰,急行百里,一日八戰,不克不休!所以才會被刻在昭陵八駿圖上!】 【秦王破陣樂是柏壁之戰大勝后將領們用軍中舊曲填唱的新詞!不止是凱歌,還是震懾四方的宮廷大舞】 【史書上說,凡是宴請三品以上的官員及“蠻夷酋長”,就會在玄武門外擂大鼓,奏這支曲子,戰陣排開時聲震百里,氣壯山河,光是引隊的馬軍就有兩千人!】 【聽你們這么說,一下燃起來了!】 【我的天,小魚居然選了這支曲子!歷史上秦王破陣時才剛剛及冠,親率鐵騎沖破敵軍的少年英雄誰不愛!這不是要我命嗎!給你給你都給你!】 無數華國的觀眾在科普彈幕飄過時徹底沸騰起來。 現場的觀眾們雖然不知情,但氣吞山岳的樂曲籠罩全場,他們幾乎下意識地在重重擂鼓聲中身體前傾,在急促熱烈的節拍里心跳加速,莫名其妙生出了想要手舞足蹈的沖動。 但桎梏在位置里的人群怎么可能起舞。 無數人的視線只得都落在了場中正在一下一下跳起落下的馬兒和騎手身上。 而余曜和橙子糖也沒有讓他們失望。 少年不著痕跡地拉緊和觸碰身下的馬兒。 聰敏敏捷的小馬兒就緊緊跟隨著主人的指令,時而小跑甩尾,時而原地踏步,四條勁瘦的馬腿有彈性般在沙地上留下清晰克制的舞步路線。 每一個蹄印都踏在急促的鼓點上。 每一個搖擺甩尾都有韻律可循。 仿佛合著華國古典樂扣人心弦的節拍一起將鼓點踏進每一位觀眾的心里,令他們因為音樂的共鳴而激動不已,興奮異常。 “很棒的節目!” 有人豎起了大拇指,臉色漲紅。 也有人緊抿嘴唇,目光灼灼,拼了命地想要理解自己曾經淺嘗輒止卻意蘊深厚的東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