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倒不如直接去掉教練這一欄,具體教練名字,等到分項目比賽程和參賽名單公布的時候再說吧?!?/br> 虞同峰現在只想盡可能地把余曜個人的輿論熱度降到最低, 無論如何,參加奧運前的最后一班崗,他們總局得替運動員守好了,才能讓運動員有可能以自己最好的姿態去迎接挑戰。 又一次修改后,虞同峰終于拍定了終稿。 至于網上在代表團名單出來后的議論,早在他的意料之中,自然也不會特意回應。 網友們在猜測一陣后,自以為自己得出的結論就是真相,注意力很快也轉移到了即將開始的開幕式上。 討論的重點也變成了—— 【今年的舉旗手是誰?】 【救命,代表隊不會還要穿西紅柿炒蛋配色的衣服吧】 【咱們第幾個出場來著】 之類的熱門話題。 與奧運有關的字眼突然就在網絡上火了起來。 畢竟是四年一度的全球體育盛會,喜好體育的人數也一直不少,大家議論著期待著,不由得就有了種類似逢年過節的雀躍歡樂。 華國各大項目的訓練基地也是如此。 十年磨一劍,終于到了要實打實比拼刺刀的緊要關口,被選拔參賽的運動員們繃緊一張張年輕的臉龐,精神奕奕地打包行李,明亮的黑眼睛里裝滿了即將遠行赴會的野心和興奮。 因為年齡成績傷病等等原因去不了的,也都找來各種借口,強忍心酸地向幸運代替華國出戰的戰友們擁抱祝福。 所有的訓練基地都熱火朝天,如火如荼。 參賽運動員們終于走出基地大門,即將出發的時候更是激動莫名。 他們拉著行李箱,雄赳赳氣昂昂地在大家的目送里坐上駛往機場的大巴車,回頭再望著灑滿自己汗水和血淚的基地大門遠遠地落在身后時,都有一種想要流淚的沖動。 “教練,”平時最樂觀開朗的馬易彬都抿緊了唇,拳頭也握得緊緊的,“我一定能拿到金牌的?!?/br> 要不然的話,對不起自己這么多年的努力,更對不起大家伙這份送行的心! 這樣的一幕幕發生在很多接送運動員的大巴車上。 唯獨不包括余曜。 倒不是說他對即將而來的奧運完全沒有感觸,主要是他壓根就沒有跟自己的教練坐一輛車。 正常的運動員都是跟著帶隊教練一起。 余曜一開始也是這樣打算的。 出發奧運前自己剛好輪值到射擊隊,那么就跟射擊隊的紀教和大師兄常方毅一起就好了,其他項目的東西,教練們應該會幫忙收拾好。 他這樣想,也就這樣跟紀凈儀說。 對方當場就用一副欣喜若狂的表情答應下來,眼里還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不是,至于嗎? 余曜不是很理解自己只是說了一句一起走就會帶來這么大的影響。 他也不覺得自己跟哪個隊一起出發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教練們顯然不是這樣覺得的。 臨近出發前,一個又一個的電話就打到了射擊隊的總教練辦公室里。 好脾氣如趙威明一點的,就是講道理擺事實。 “老紀,我可是小余的第一個教練,而且他的很多事都是我負責統籌的,不跟我一起走算怎么一回事?” 迫切想要讓項目揚名的戚本樹就沒有那么客氣了。 “你個射擊才來多久,擱我們攀巖和沖浪面前都得叫弟弟!我也不跟你多說,你只把小余喊來,我跟他說!” 馬術那邊倒是不急不慢,但一張口都是嘰里呱啦的外國話,夾雜幾聲馬嘶,紀凈儀聽得頭大也聽不太懂。 他干脆用一句話打發他們。 “這是小余自己的決定,你們有本事找他說去?!?/br> 然后啪嗒一聲,滿頭大汗地掛掉電話。 反正余曜的手機上交了,想聯系他都得通過自己,他就不信了,這些人還能追到射擊隊來? 一起出發就意味著一起住。 到時候記者們但凡還要采訪記錄,都要打他們射擊隊走,人和名氣就都是他們的! 紀凈儀的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 可事實證明教練們還真就能追得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紀凈儀千算萬算,還是忽略了攀巖沖浪馬術這種新興項目和傳統的射擊項目大不相同。 小眾項目人少,行動也方便。 如果換做是乒乓球和跳水,手下除了余曜還有其他隊員要照顧,趙威明他們還真就不一定豁得出來。 但余曜現在基本上就是項目里的獨苗。 他們這些教練可不就要以余曜為中心,捎帶上另外的一兩個隊員也是輕輕松松的事。 反正紀凈儀想要讓他們當傻子吃了這個啞巴虧,沒門兒! 懷抱著這樣的心態,距離最近的馬術最先趕來,攀巖隊其后,很快,遠在y省的戚本樹也帶著秋聆歌趕了來。 射擊隊不出意外地被堵了門。 辦公室的電話和口袋里的手機更是嗡嗡嗡響個不停。 紀凈儀苦勸無法,只得把事情分兩頭告訴了總局和余曜。 余曜本人也左右為難。 他試圖聯系過大家,說明跟誰一起走不是什么大事,奧運村也不遠。 但教練們看上去都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自己無論選了誰,其他人大約都會很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