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攝像頭竟然是余的視角】 大家伙一下激動起來。 他們在之前幾天幾夜的直播里看慣了無人機的視角,說實話,新鮮感沒了不說,打心底里抓耳撓腮地覺得攝像頭不夠清楚。 倒不是說畫質不夠。 大多數人觀看直播都是通過手機。 幾英寸的屏幕畫幅實在有限,高空拍攝的鏡頭又太遠,很多細節都會被吞沒掉。 就拿梅斯納爾橫切來說,不少人都是事后在網絡上流傳的其他人拍攝視角里才發覺到—— 原來這道在高空里看上去只是有些長的狹長山脊,從運動員自己的眼里來看,居然漫長到如此可怕。 白茫茫,陡峭懸空,一眼望不到頭,仿佛架設在白色地獄上的奪命天梯。 【原來我們看到的都是削弱版的k2,真想知道在余的眼里,死亡峰是不是比我們看到的可怕百倍千倍】 這是一位網友在戴維主頁上的留言。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想法,這條留言在短短兩天之內就收獲了數以萬計次點贊。 時刻監控網絡輿論的戴維自然也有注意到。 他去詢問過盧卡斯,只會攝影對機器不算靈通的盧卡斯對此只有搖頭。 還是余曜自己提出了最佳解,那就是使用翼裝飛行的頭盔配置。 一般情況下,翼裝飛行者會配備兩個攝像頭,一個在頭頂一個在胸口,用以記錄保存影像,完善事后的技術分析。 而安裝在頭頂上,如同一顆正在萌發的小芽的那個,剛剛好就能實現他們的需要。 余曜還特別拜托了祁望霄,將用來顯示飛行高度和角度的小屏幕內容改裝成了海拔和實時速度。 事實證明,效果很不錯。 余曜看不見觀眾們的屏幕,但余光向護目鏡右下角一掃,就瞥見了不斷攀升的海拔數據。 數據的初始基數大得驚人,還在一刻不停地上升。 5000m……5200m……5600m…… 余曜在不斷增長的可怕數據里一步步地向著更高處走去。 一個人,并且沒有攜帶氧氣瓶。 這無疑是瘋狂又可怕的舉動。 不僅要直面沒有氧氣沒有退路的艱險,還要忍受一個人的無依無靠。 但運動本來就該是件孤獨的事情。 冬季死亡峰的山巔也只有最無畏的挑戰者才能領略風光。 余曜一次也沒有回頭,在厚厚的雪地里步履匆匆。 他只攜帶了很少的食物和水。 所以必須盡可能快得先趕到四號營地,再起個大早,從死亡區的邊緣向著這片生命禁區發起最后的沖鋒。 【看樣子余打算靠自己上山】 【可我看網絡上,其他人的速降滑雪都是從直升機直接空降山頂,那樣不是能節省更多的體力嗎】 【對啊對啊,他不是已經探過路了】 沒有實戰經驗的網友們紛紛提出質疑,但也有資深登山客如卡羅爾,混在彈幕里替少年解釋。 【如果是其他雪坡或許可以,但這是喬戈里峰,余因為天氣的緣故延誤計劃,最近又落了幾場雪,他大概是想親身丈量一下路線的新情況】 【啊這,那如果在他登頂的過程中又下雪了呢,豈不是前功盡棄】 有火眼金睛的網友直擊痛點。 卡羅爾頓了頓,無奈地敲打評論。 【那就沒辦法了,上帝要下雪,誰能攔得住】 這本來也是大自然考驗的一環。 仿佛意識到他們從未想象過的殘酷,直播間的彈幕猛然靜了一下。 好半天,才有人幽幽道,【突然感覺到了人類的渺小】 幾天幾夜的辛苦探險,賠上了三位隊友才勉強探明了的路線,只需要幾場隨心所欲的大雪,就需要重新耗費生命探明。 再聯想到不久前的巨浪,很多人油然而生出一種悵然若失的迷惘。 人類一直自詡自己已經征服地球。 可他們真正能夠居住的土地面積,只占了陸地面積的不到16%,而所有的陸地面積加起來,也不過只有地球面積的29.2%。 有很多地方都人煙罕至,甚至拒絕人類的拜訪。 喬戈里峰不過是其中的一處。 如果不是有了死亡峰的名氣,大約很難為人所知。 太多的人被束縛于人為構建的社會體系,整日汲汲營營,只為榨干自己的生命、時間和健康換取人為規定的所謂成功代表物,從金錢車房,到名氣聲望,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心神分給那些自認為沒用的人事物。 所以也就不可能知道,在他們腳下的土地大海上下,有多少類似k2這樣,風光無限,震撼壯觀的自然絕境。 同時也早早就忘記了,除去生理性的,因為疾病傷口造成的苦痛,其他所有世俗意義上的痛苦都是自己給自己鑄造的枷鎖。 復雜紛擾的思緒翻涌在很多人的心底讓他們沉默反思。 【至少我們還有余】 安靜很久的彈幕上突然冒出了這么一行,一下將很多人從惆悵的思緒中抽離出來。 是的,人群中還有余曜這樣的人存在。 他們不慕榮利,他們不計得失,他們拼著一條性命去探訪大自然的禁地,彌補人類的認知。 【如果說競技運動員參加比賽代表的是自己的祖國,那么極限運動員就是代表全體人類站到大自然的對立面】 意識到這一點,網友們再看向無人機鏡頭分屏幕里那個正在一步一個腳印,攜帶攝像頭為全球揭開k2峰神秘面紗的少年背影時,心底的喜愛之情就如滔滔不絕的江水,再也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