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越接近臨界值,兩個少年的努力就顯得越來越微不足道。 “我看最短也需要一天才能成行?!?/br> 艾莫斯在他們又一次花費一整條線的功夫,卻只將時間縮短了半個小時時,難免有些垂頭喪氣。 在他看來,能實現不帶行李上巖壁,就已經足以證明他們的實力。 再說了,就算是徒手攀登黎明之墻,只要時間能控制在一天之內,頂多就是一咬牙的事情,余為什么要一遍遍地重新嘗試確認,試圖將時間壓縮壓縮再壓縮。 要知道他們已經把時間壓縮到了十個小時! 放在戶外攀巖圈子里已經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地震。 艾莫斯現在每每點開論壇,都能看見自己和余的帖子飄在第一頁。 大家都在打賭,余今天又能用多久完結掉自己的第幾十次攀爬。 更重要的是,十個小時是針對于他們的攀登方式而言的。 如果余一個人上崖,不需要等待自己這個跟攀者跟上的話,時間完全可以再縮水近一半。 橫道和動態線路仍舊是艾莫斯的大難題。 很多時候他都是被卡在這兩個路段,不得不把繩索延伸到最長,才能保證余曜不會被隊友所拖累,繼續前行。 艾莫斯不知道余曜手里有且僅有一顆時效只有四個小時的強效救心丸,還是蝴蝶崖的時候的特殊獎勵。 所以也就完全不能理解,余曜在這個時候居然還想著繼續壓縮時長的理由。 難道不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動作的成功率上嗎? 徒手攀巖可是容不得一星半點兒差錯的。 艾莫斯一屁股坐在自己攜帶的月亮座椅上,拿著對講機和已經看不見的同伴交流著。 隔著電話和秘密,余曜也沒法解釋得太清楚。 他只是單純覺得,世界上第一個徒手攀登酋長巖的前輩都只用了三個多小時,自己又受限于藥丸時限,當然要把時間上的損耗將至最低。 至于動作的成功率。 他早就記住了自己所有曾經脫落和失誤的點,虛擬空間里有的是時間可以校正練習。 余曜當然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他沒有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和盤托出。 所以艾莫斯也不知道自己同伴居然有一個勝過前輩的驚人夢想。 如果知道的話,他大概會學著急救措施公益片里的呼喚動作,大力搖晃著少年的肩膀。 艾莫斯當然不會直接照搬人家的“先生,快醒醒!” 他更有可能說的是—— “余你給我清醒一點!” 前輩之所以能在四個小時之內徒手攀登酋長巖,那是因為他上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搭便車線路。 余你要爬的可是黎明之墻! 這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好不好。 就連那位前輩自己也曾經說過,如果讓他去爬黎明之墻,很有可能根本不能完攀。 那樣可怕的5.14d線路,還是彼此相連著的,無防護爬起來跟在死神的鐮刀刃上跳舞有什么區別! 至少在死神鐮刀上跳舞還能留個全尸。 從黎明之墻上摔下來,粉身碎骨都不足以形容。 艾莫斯喘著粗氣,心情復雜又震驚。 與之相對應的,酋長巖下的攝影加后勤團隊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余曜成功把攀登時間壓縮到一天時,大家就有所預感,都知道離徒手攀登黎明之墻的日子又近了。 大家伙的心情都有點沉重。 自由攀登好歹是有保護的,可能會受傷,但死亡的概率低了很多。 可徒手攀巖呢,死亡率只有0或者100。 對當事人余曜而言,這兩者并沒有第三個選擇的余地。 而他們,很有可能會成為見證余曜死亡的第一目擊證人。 余曜能承擔得起死亡的代價。 但他們真的能扛得住眼睜睜,親眼目睹原本前途無量的清俊少年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摔成一灘庸俗rou泥般的血腥場面嗎? 趙威明就不能接受。 他直言了等到余曜來徒手攀登那天,他會開車離開優勝美地公園。 這也是經過余曜同意的。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余曜其實不想留下任何一個熟人,連昏迷的二哥都不行。 他不想讓自己的失誤導致的死亡給所有人留下陰影。 余曜在最后出發前的日子里跟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談過這個話題。 有幾位負責剪輯和運營的工作人員當場就選擇里離開,但攝影師團隊那邊,卻是無一人動搖。 “余,你放心,我拍過的極限運動員已經有七個都去見上帝了,我現在還一點事都沒有!” 其中一位看上去隱隱打頭的攝影師如是說道。 余曜好奇追問,“您一共跟拍過多少極限運動員呢?” 攝影師剎那間就尷尬了臉色,“也就八個吧?!?/br> 余曜:…… 那不就是八個有七個都命喪黃泉? 這讓自己怎么放心。 少年一腦門的黑線。 不過這樣的心理素質的話,即使多上第八個,應該也不會被噩夢驚得睡不著覺。 余曜突然間理解了戴維組建團隊時的挑選門檻。 少年沒有再多說什么,很快又一頭扎進了自己的千錘百煉訓練中。 他還不知道自己的一個月沒出現,讓很多網友們都焦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