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而有等待救援的功夫,余曜覺得,自己再加把勁,基本上就已經能夠抵達松樹下了。 也算是提前適應一下徒手攀巖的日常。 余曜打量了大屋檐一會兒,就沿著豎直裂縫開始往上爬。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去“廠”字左側的豎直裂縫,光溜溜的巖壁上完全看不到任何突起,是整個切割下來,拋個光,就能給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們當露天舞臺的水平。 所以余曜很輕易地就看見了裂縫里前人留下來的各種型號的塞子。 如果使用器械輔助的話,攀爬者往往會把繩梯掛在這些塞子上,踩著繩梯往上爬。 但余曜有的只是雙手和雙腳。 那就只能物盡其用了。 少年再次采用了雙臂交叉,雙手反向用力的方式。 只是這一次,他連雙腿也交叉了起來,盡可能地用攀巖鞋踮起的前半段外側,同時側蹬在巖壁上。 雙臂交叉,雙腿也交叉,腰肢不偏不倚在中間微微下沉。 這樣扭成麻花一樣的姿態乍一看真的很奇怪,至少老邁爾斯都愣了一下才笑了起來。 “我活了四十多年,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的攀登方式?!?/br> 老邁爾斯不知道該怎么合適地進行命名,想了半天,“看上去是用雙手和雙腳間的反作用力把自己卡在巖壁上,或許是一種特殊的掛腳方式,亦或者說是反作用力?” 攀巖愛好者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這個新奇動作的難度卻是有目共睹的。 眼前一亮的觀眾們很快討論起來。 【很考驗柔韌性!至少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自己的手腿交叉過去,還能再度發力固定住自己】 【我倒是覺得更考驗發力的角度,尤其是他雙腳掛住的方式。一直以來,掛腳都是以腳跟部位為主,余偏偏用足弓側面去掛,emmm,不能說沒有,只能說我是真的第一次見】 【不止是雙腳吧,他的手也不是直接伸進巖縫的。不信你們看細節,他的小指和無名指都在巖峰之外,用的應該是食指和中指指腹壓在大拇指指甲上,扭轉如巖塞的擠塞方式】 【好怪,這個寬度,理論上說能用手掌伸進去,拿手背抵住的方式不應該更輕松嗎】 觀眾們揪著這一點很快發散起來。 提出來了包括且不限于:手腳配合說、擠塞給力說,扭轉必要說…… 他們都以為余曜是因為各種各樣的特殊原因,才選擇了這樣的手塞方式。 眼見余曜還真用這種新奇的方式,成功地從“廠”字的左下角,攀升到了拐角點,大家伙的神情就從不解奇怪,變成了炯炯有神。 【不說了,我去截圖做攻略了】 【前面的,我把手機放到巖壁上,已經開始嘗試了】 【好家伙,看起來怪,居然真的能行!】 反倒是魚粉們比較淡定。 主要是大家都有點萌到了。 也不知道是哪條彈幕第一個提出來,很快就有人翻出了一張身上帶藍圓點,背上豎起扇子一樣的魚鰭的搞笑小魚動圖,視角還專門旋轉了九十度。 于是,大家都看清了,有一條眼睛大大,表情呆呆,驚訝長大嘴,貼著灘涂泥地一拱一拱往上躥的可愛小飛魚。 【哈哈哈哈,還別說,有一點點像】 【這是彈涂魚吧】 【不行不行,這只小魚也太呆了,我不同意哈哈哈】 嘻嘻哈哈的彈幕,一直持續到余曜開始攀爬那條橫向線時,才肅然一靜。 “這條橫向線上的裂縫更小,如果用裂縫塞的話,”老邁爾斯比了一個一點點的手勢,“大概只需要這么大的個頭?!?/br> 再加上這條裂縫緊挨著屋檐。 余曜現在176,說高不高,說矮也絕對不矮,如果再使用剛剛的方法,大概率,是要撞頭的。 原本已經開始嘗試麻花小飛魚動作的攀巖愛好者趕緊停下模仿的動作,把手機拿到了更近的位置。 主要是大家都挺好奇的。 豎直細縫能用自創的麻花小飛魚動作,這種情況呢,余還會有什么特殊方法嗎? 不少攀登過諾斯線,對這段線路束手無策,最終只能選擇用繩梯艱難通過的攀巖者繃直了心弦。 他們都期待著余曜為他們帶來新的思路。 余曜也確實有新的方法。 不過仔細說起來也不算新。 在爭奪全錦賽名額的h省選拔賽上,唐清名所設定的第四條線,就是以大屋檐為原型的橫排金字塔線。 那時余曜用的是掛腳,擺蕩加重心翻轉的常規思路。 既然都是屋檐,沒道理金字塔屋檐能用,大屋檐就不能用。 余曜現場再次評估了一下眼前三角形突出屋檐的形狀外觀,很快就下定了決心。 他不僅沒有矮下身子,繼續抓握那條窄窄的細縫,反而一個翻身,手腳并用地倒掛在大屋檐的下面。 整個人背對著水平地面。 啊這? 老邁爾斯:??? 全體觀眾:??! 大家都有點懵,不是,怎么突然就倒掛過來了? 余還想不想要命了! 觀眾們光是看一眼,就覺得頭暈目眩,一代入自己,再想到這還是大幾百米的高空,頓時覺得自己下一秒就要失重落崖。 打滿問號和感嘆號的彈幕很快占滿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