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他掏出自己的手機,自我欣賞著,一邊說一邊樂呵,“我屏幕背景都是他!你看看這個小伙子,多帥!” 余曜:“……” 真不用,他自己每天照鏡子就能看見。 見少年不說話了,藍滑雪服又沒話找話,“你技術怎么樣,能上得了這個嗎?” 余曜順著他的手指望去,是那個中心拱起的彩虹橋。 “剛才有個穿黑衣服的,180°上的橋呢,年紀小小的,夠厲害的,說不定又是一個余曜!” 藍滑雪服顯然對余曜很推崇,話里話外都把少年當成了量詞符號。 但對于聽到這句話的余曜本人來說,實在很有些哭笑不得。 他不知道說什么好,干脆把圍巾一拉,遮住半邊臉,示意自己沒心思說話,同時小幅度地開始熱身。 藍滑雪服大哥撇撇嘴,就扭過頭去跟后面的一對小情侶搭話去了。 “說錯了話”、“可能不會”、“我扎他心了”之類的碎碎念就不時傳進余曜耳中。 這大哥的嘴也太碎了。 余曜還是頭一次遇見這么能說的人,他忍不住地想,簡直比秋聆歌還能說。 同樣被當成量詞符號的秋聆歌就在遠處打了個噴嚏。 隊伍穩速前進著,很快就到了余曜。 藍滑雪服的大哥精神抖擻,也顧不得剛剛的尷尬了,活力十足地對少年比劃了下,“加油!大兄弟!” 旁邊的其他雪友見少年年紀不大,也都附和道。 “加油哦!” “沖沖沖!” 余曜對著這些陌生人的善意笑著點點頭,就從白色雪坡上滑了出去。 他剛剛已經觀察過這幾個街區的道具,板頭方向直直沖向了那個有直橋,窄橋,弧形橋,彩虹橋的組合道具橋區。 “這小孩會不會挑戰彩虹橋?” 雪友們的興致一下被提起來。 敢上橋的,都是有兩把刷子的,就是不知道具體什么水準了。 大家都盯著那個不知名的少年看。 連秋聆歌的視線也緊跟不舍。 但誰也拿不準黑衣少年要上的是哪個橋。 從技術難度說,直橋窄橋最容易,彩虹橋其次,弧形橋最難。 如果說彩虹橋的向上拱起已經是人類難以征服的高度,弧形橋就絕對可以說是鮮少被人征服過的難度巔峰。 余曜本來是想上弧形橋的。 他也很肯定自己有這個把握能平穩上下。 但上弧形橋需要很高的速度,才能劃出那道銳利如彎月的銀色弧線,他才剛剛出發,就算是再加上十米助滑距離,都有點夠嗆。 天霞峰公園的道具擺放太不合理了。 這個念頭在少年心中一閃而過。 但也顧不得多想,因為彩虹橋的輪廓已經印入了琥珀色的眼簾。 一路上排隊的人很多,但余曜剛剛就發現了,并沒有太多人敢于挑戰彩虹橋。 這座橋對方向、速度、控制能力的要求太高。 不是一般人能上得了的。 很多人壓根就沒敢上橋類道具區,上了的也都是上的平橋或窄橋。 由此產生的最直觀感官體驗是,少年越往前,板下的雪就變得越松軟。 仿佛是沒有被人滑過的禁地。 亦或者說是技術無法達到的圍城。 余曜全身心感受著雪板反饋回的腳感上的細小不同,在橋身近在眼前的剎那,勁窄腰身利落一擰,整個人就順利內轉270°,面對上橋! 雪板與硬橡膠材質的橋面碰撞出悶悶一聲。 黑色雪板橫跨在彩虹橋身上一呲而過,速度快得驚人。 哪怕少年刻意壓低了重心,還在橋上旋轉了180°,從背對前進方向的呲竿動作,變成了正面朝前的橫呲。 也還是嗖得的一下,就抵達了彩虹橋身最高點。 接下來該怎么做呢? 很多人都會在這一步直接下橋。 那就是一個90°下橋了。 秋聆歌直覺不可能會那么簡單。 他死死盯著橋面,果然就看見,少年在板身最高位置時驀得挺直膝蓋,將重心向前壓去。 本就風馳電掣的速度,瞬間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再次被提升了一個檔位。 黑色滑雪服的衣角頓時攪動出風的形狀。 少年也在快到要睜不開眼的前一剎那,借助被慣性加成的超高滑速,從橋尾直直向斜上方半空里飛去。 不到零點零幾秒的滯空時間。 但已經夠了。 畢竟這又不是正式的比賽,沒有控制時間的要求,余曜覺得自己可以盡情地隨意發揮。 于是,下一秒,所有排隊的滑雪愛好者就看見,那個少年居然又以270°的外轉姿態,成功旋轉下橋。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正對道具以270°上橋,橋上旋轉180°,背呲改橫呲,再度270°下橋的一連串動作? 不少滑雪愛好者都被夾心三明治一樣不斷疊加buff的復雜動作組成繞迷糊了。 不是,彩虹橋這么緊張的時間段,能有個花式上橋或者花式下橋的動作就很不錯了,居然還能兩者兼有,而且還在兩者兼有的前提下又來了個橋上旋轉改方向? 這可比剛剛眾人都在叫好的270°上平桿又270°下平桿的動作難上不止一倍! 不,十倍都不止! 這少年什么來頭? 居然這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