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1199節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小夫婦在八零、穿越后紅娘系統逼我營業、滿級炮灰修真穿回來了、獨悅你[帶球跑]、沙雕美人揣崽連夜跑路、直男綁定cp系統后、我用嬌妻系統稱霸星際、敢向皇帝騙個娃、穿成渣攻后我沉迷寵夫、甜美人
“不是,有什么是我不能聽的?你們勸進我為天子,卻事事瞞著我?” 郭子儀這才不瞞李玢,開口道:“洛陽那邊,調了范陽的兵馬南下?!?/br> “就是說,薛逆已經派兵來打我們了?”李玢道,“那我們呢?我們的兵馬在哪?” 李棲筠道:“大王不必著急,關中世族都會支持大王,但事要一步一步做,需大王先登基,方名正言順?!?/br> “薛逆都殺到眼前了,還在一步一步?”李玢道,“就說我們何時能調齊兵馬打敗他?” 李棲筠有些不耐煩他這些愚蠢的問題了,也不回答,只說他們會安排。 李玢什么都問不出來,不由越來越驚恐。 漸漸地,他的野心與貪念被恐懼壓了下去,終于爆發出來。 “這個皇帝我不當了,你們找別人吧?!?/br> 說罷,李玢轉身就走。 他想過了,當了皇帝未必有他現在天天打骨牌、看戲曲的生活來得快活,那何必冒那么大的風險? 什么“薛逆篡謀李氏社稷”的話,他嚷起來的時候大聲,其實心里屁都不信。 薛白若不是李倩?憑一介賤籍能中狀元?能一路青云直上?狗屁。 什么骨牌、炒菜、戲曲,各種各樣的東西能是一個官奴想出來的嗎?那必是玄宗皇帝暗中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李瑛這個兒子扶上儲君之位。 李玢心里和明鏡一樣,之前是以為對自己有利才說些鬼話,現在領悟了。 “且慢!” 李棲筠喝了一聲,當即有兩個士卒搶上,攔住李玢。 “做什么?我不和你們玩了,放我走?!?/br> “大王難道以為天子之位是由你隨心所欲的嗎?” 李玢訝道:“你是何意?我不想當了,你還能強迫我當皇帝不成?” “請大王準備登基?!?/br> 李棲筠直截了當地應了一句,讓人把李玢帶走。 他竟是真的強迫李玢當皇帝。 李玢不敢相信世上竟有這般荒唐之事,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人已被帶出了一段距離。 “李棲筠!我算是看明白了,你根本就是為了趙郡李氏的利益,算計利用我。聽好了,我不會跟你造反的!” 這些話,正是李玢心里對局勢的判斷,李棲筠越是強迫他,他越是確定。 于是他越來越恐慌,覺得自己是被綁上賊船了。 “都聽好了,我李玢并沒有想造反!一切都是李棲筠強迫我的,他才是反賊!” 出了政事堂之后的一路上,李玢都在不停地嚷著。 在他心里,李倩怎么可能承認自己不是皇嗣,那必然是那些因新法觸動利益的世族公卿們的誣陷,都是騙人的話。 他得盡快與這些人劃清界限。 “都聽到了嗎?我沒有想要當皇帝,都是被逼的……” 李玢的聲音越來越遠,郭子儀不由憂慮,道:“延王尚且如此,這一仗就更不好打了?!?/br> 李棲筠道:“郭公放心,我們有關隴世家們的支持?!?/br> *** 數日之后,一封圣旨便擺在了李棲筠的面前。 那是薛白從洛陽發來的,稱御駕很快就要回歸長安,讓留守西京的諸臣們準備迎駕。 接著,話鋒一轉,說洛陽有一些人造反,問長安是否有余孽。 對于李棲筠而言,這封圣旨更像是一道檄文,是薛白給留在長安的反對者們的戰書。 所謂的“迎駕”,更像是天子御駕親征的第一戰。 “讓仆固玚為先鋒,前往‘迎駕’,如何?”李棲筠向郭子儀問道。 “不可?!?/br> “為何?” 郭子儀搖頭嘆息,道:“仆固玚不愿隨我等舉事?!?/br> “怎么會?” 李棲筠大為詫異。 在他看來,仆固玚曾因為承襲節度使之位不成而對薛白頗有怨言,是長安城中最反對薛白的武將。 郭子儀道:“他說,過去他追隨忠王時,世人皆信雍王是皇嗣。如今忠王已死,世人反不信雍王了。真真假假,他不在乎,他過得遠比以前快活?!?/br> “看來他如傳聞所言,到了長安之后只顧花天酒地?!崩顥薜?,“他往后必會后悔此番沒能立下從龍之功?!?/br> “是啊?!?/br> 郭子儀思慮著,之后點他的兒子郭晞為先鋒,在長安城“迎駕”。 郭晞卻沒有像平時那樣痛快地領命,而是問道:“阿爺,迎駕之后如何做?攻過去嗎?” 事到如今,他似乎還沒有做好與當今的天子兵戎相見的心理準備。 郭子儀卻很果斷,點了點頭。 *** 李玢的登基事宜已經準備好了,選了個良辰吉日,原打算就在這幾天進行大典,卻被薛白突如其來返程打斷了。 換言之,他還不是皇帝,而是一個被幽禁在大明宮里的囚徒。 這種情況下,長安權貴們面對薛白就顯得措手不及。 名義未正,糧草未籌集,兵馬也未征調……說白了,就是不堅決。 到了迎駕的前一日,關隴權貴們商議此事,有人竟是提出了一個讓李棲筠覺得很可笑的建議—— “何不再與天子談一談,勸他恢復李姓,停止變法?!?/br> “事到如今,你們竟懷著這等僥幸?”李棲筠很生氣,因為說出這等軟弱之言的正是他的族人。 “不然如何?真要在長安打起來不成?多少百姓要因此遭殃?!” 李棲筠本是得天子信任、前途無量的重臣,拜相即在眼前,正是這些族人苦口婆心地勸說他反對新法。彼時,李棲筠并不想反對薛白,只希望此事能徐徐圖之。 是薛白在乾元門大開殺戒,且拋棄李姓的行為徹底激怒了他,使他走上了擁立李玢這一條路。 結果倒好,這種時候,那些一開始慫恿他的人膽怯了,退縮了。 “你們能勸服他嗎?”李棲筠道:“那么多公卿大臣率部逼到了明堂前,尚且沒能勸動他一絲一毫,你等還如何勸,以命相勸?” “此番想必是不同的,畢竟李泌李長源在他身邊。我看,這幾日東都來的詔書,語氣已溫和許多?!?/br> 李棲筠心知,這些人無非是怕死,也怕戰亂殃及了他們的田畝。 可惜晚了,天子已當眾承認了不是李唐皇嗣,覆水難收,豈還有回頭的可能? “莫因幾封詔書便放松了警惕,或許這恰是薛逆的伎倆,若不想洛陽的慘案重演,唯有奮起反抗?!?/br> 李棲筠堅定了眾人的決心,他知道他們沒有退路了。 …… 次日,長安城郊,灞上。 一桿桿旗幟迎風招展,上面寫的全是一個個“唐”字。 為了威懾薛白,甚至是拒薛白于城外。郭子儀特意把他麾下的精兵帶了出來,盔甲齊整地列陣于灞水邊,仿佛是要迎敵。 這些都是西邊的防秋兵,今日人數有上萬人,聲勢浩大。 而在他們身后,長安城城門緊閉,防備森嚴。 郭晞根本不知道自己這邊要達成什么樣的目的,是勸那一意孤行的天子回心轉意,還是干脆平定薛逆。 于是,他再一次詢問郭子儀,希望確定此事。 “戰?!?/br> 郭子儀此前或許還有猶豫,但他是越到關鍵時刻越果斷的人。 尤其是在戰場上,他已摒棄了一切雜念。 漸漸地,前方有快馬狂奔回來,打出信旗,表示東邊有大股兵馬來了。 沒過多久,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就傳了過來,大地都在顫抖。 郭子儀舉起千里鏡看去,能看到那漫天的塵煙中一大隊騎兵策馬而來,看旗號是范陽軍。 當年,薛白曾在此抵御范陽叛軍。誰能想到,有朝一日,卻是薛白親率著范陽叛軍卷土重來。 郭子儀不認為是世事弄人,認為是薛白在權力中迷失了那顆守護大唐社稷的本心。 “御敵!” 迎接薛白的并非是任何鼓樂,而是軍中的號角聲。 “嗚——” 士卒們紛紛張弓搭箭,舉起長矛。 漸漸地,薛白的御駕出現在了灞水對岸,與郭子儀隔河相峙。 郭子儀當即派人過河表明他的態度。 那使者是他的六女婿,名為張邕,相貌堂堂,有風骨而能言善辯。 張邕過了河,也不懼那殺氣沖天的兵馬,徑直到御前求見,很快便被士卒帶去見薛白。 薛白卻是一身戎裝,騎于駿馬之上,完全是御駕親征的架勢。 “微臣張邕,前來迎駕?!?/br> “既是迎駕,為何張弓搭箭,兵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