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1069節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小夫婦在八零、穿越后紅娘系統逼我營業、滿級炮灰修真穿回來了、獨悅你[帶球跑]、沙雕美人揣崽連夜跑路、直男綁定cp系統后、我用嬌妻系統稱霸星際、敢向皇帝騙個娃、穿成渣攻后我沉迷寵夫、甜美人
薛白只好把她拉回來,道:“好吧,我們正經得很?!?/br> “我是擔心你,你本身就地位不穩,豈可做如此萬夫所指的得罪人之事?!?/br> “此事,我之所以在考慮,并非是為道家所迷惑?!毖Π椎溃骸芭c佛道儒之爭關系也不大,唯一讓我揮之不去的原因在于……土地與人口?!?/br> 李騰空是宰相之女,一聽也就明白了,眼神中的憂慮之色反而更重。 她斟酌著用詞,道:“我是宗室,亦是道士,聽到這件事尚且感到不妥,哪怕別的都不論,也擔心會有報應;更何況是你的敵人,他們不會想著你是為社稷著想,只會利用此事來對付你?!?/br> 對此事,薛白的想法哪怕是對最親近之人也很難說清楚。 他也糾結猶豫,因他現在面對的情形,與原本歷史上武宗滅佛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不同在于,一則安史之亂提前被平定,又還沒有經歷連年的討伐藩鎮的戰急,大唐的財賦、人口并沒有損失到那么嚴重的地步;二則大唐還沒有經歷后面幾個皇帝崇尚佛教,比如舉行迎佛骨的活動,眼下佛教還未有那般極度膨脹。 但另一方面,如今佛教寺院占據的土地與人口,已經是不容小覷了。 北周滅佛之后,佛教的再次發展起于隋文帝楊堅的提倡;唐高祖李淵雖自詡老子后人,但也比較信佛;唐太宗晚年有憂生之慮,曾宣揚佛法,并下令度僧尼近兩萬余人;到了高宗、武則天,更是大力崇尚佛教,到處建造佛像,寺院極盡奢華,可與宮室媲美。 隨著租庸調制的破壞,不可避免地,大量的農民除了投靠到世家大族名下,也有不少出家,或成為寺戶、佃戶,寺院雇逃戶種地,不向朝廷交納租稅,然后兼并更多的土地,吸納更多的人口。 這兩三年間戰亂不斷,朝廷這邊捉襟見肘,國庫空虛,經濟凋敝。而佛門反而擴充莊園、擁奴呼婢,同時與大戶、地方官吏勾結,相互幫忙,私度僧侶,逃避賦稅,鑄私錢,或放高利貸各方牟利,進而霸占普通農民的田地。 若不加遏制,只怕會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薛白想要變革,想要解決田地兼并的頑疾,不能一開始就拿世家大族們、地方軍閥們開刀,相比起來,佛門是一個稍微軟一點的柿子。 這能算是他著手施政的道路上一個不錯的起點。 當然,以薛白眼前的處境,不宜做這么大的動作。他還不是天子,會有非常多的掣肘,冒然行事,反而會起到反效果,甚至把所有事的阻力都增大。 最好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繼續積蓄實力,隱忍到李隆基、李琮都死了,內部的障礙都清除了,到時再大刀闊斧。 末了,薛白合上案上的田畝冊子,道:“放心吧,李遐周既未當面與我諫言,我也知時機未到。不過只是聊一聊而已?!?/br> 他暫時克制住了心中的沖動,再次告訴自己還年輕,路還長,不必急在一時。 過了一會,有宮人來報,稱杜五郎請求覲見,杜家姐妹也來看望太子妃。 薛白監國之后,依舊重視情報的獲取,而杜妗正是為他打探民間情報之人。 因杜妗到少陽院的次數過于頻繁,有時也會以杜五郎的名義前來。 這一次來,她顧不得與薛白先說些體己話,而是眼神凝重,開門見山便道:“我得到一個消息,郭子儀暗中派人到了長安,似與李隆基偷偷接觸?!?/br> “此事屬實嗎?” “還在查?!倍沛〉?,“但關于他,不僅有這一樁事?!?/br> 薛白問道:“還有什么?” “有傳聞說,郭子儀私下與吐蕃統帥達扎魯恭談論議和之事?!?/br> 杜妗也知這不是小事,因此聲音壓得很低,繼續道:“據說是因郭子儀的侄子郭昕奉命前往巡撫安西,如今陷于吐蕃的包圍,郭子儀為保侄子性命,遂與達扎魯恭有了信使往來?!?/br> 薛白疑惑道:“只因他侄子就傾向于和談?” “郭子儀的弟弟郭子云,早年就戰死沙場,只留下郭昕這根獨苗,因此郭子儀待他比兒子還看重些?!?/br> “消息是何處來的?” 杜妗道:“有吐蕃來的商旅得知了此事,飲酒時說漏了嘴?!?/br> 薛白沉吟道:“未免太過詳細了?!?/br> 杜妗問道:“你是說,消息可能是有人故意放出來的?” “不急著下定論,查查消息源頭?!?/br> *** 數日之后,杜妗尚未查到消息的源頭,薛白卻收到了一封奏折,是郭子儀遞來的。 郭子儀在奏折中說,吐蕃想要與大唐議和,想要遣使到長安商議此事。 隨著奏折,還遞上了吐蕃的國書,乃是達扎魯恭親筆寫的。 達扎魯恭說,吐蕃與大唐一樣,經歷了動蕩,他們的贊普尺帶珠丹前兩年過世了,如今的贊普年紀還小,仰慕大唐,希望能與大唐重新結好,為赤松德贊求娶一位大唐公主。 除此之外,郭子儀還附上了一封信,剖析形勢。 他先是直接表態,認為吐蕃并沒有真正想要和平的意思,只是想要麻痹大唐。慢慢消化如今已經占據的土地,早晚還會出爾反爾,甚至這次的議和還有可能會有詐。 但另一方面,大唐現在剛剛經歷戰亂,并無與吐蕃長期作戰的實力,倒不如先答應下來,設法要回沙州、肅州等地,打通與安西的聯系。他在信上稱,達扎魯恭遣使與他說,只要唐廷愿意議和,蕃軍愿意退出河西,表現得很有誠意。 最后,郭子儀說他雖有疑惑,擔心是計。但情況如此,不能不報給朝廷,請朝廷決斷。 薛白皺眉思索著,目光不時看向地圖。 這形勢與歷史上不同,因安史之亂平定得早,吐蕃并沒有攻入關中,長驅直入打進長安。但另一方面,蕃軍也因此集中力量,在它的西線占據了許多顯要之地,把安西與大唐腹地分割開來。 若不能把河西走廊重新打通,大唐除了要失去廣袤的疆域,絲綢之路也要被阻斷,這是薛白絕不可能容允的。 可大唐若要出兵,且不談打不打得過的問題,這必然會陷入兩個大國相互消耗國力的漩渦之中,到時,就不是隨時能停下來的了。 既然暫時不打,似乎和談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然而,事情未必真就這么簡單,郭子儀都說了,蕃人狡詐,提出和談很可能是要使詐。 薛白一時拿不定主意,再次召了諸相議事,把吐蕃的國書遞給他們看。 幾個宰相之中,顏真卿、李泌是最了解吐蕃的。 “僅靠和談,若想拿回河西諸州,必不可能?!鳖佌媲涞溃骸斑_扎魯恭若是對郭公做了這等承諾,必是欺詐之言?!?/br> 李泌道:“郭公并非輕易上當之人,既有此計,當是達扎魯恭給了相當大的誠意?!?/br> “為何呢?” “是啊?!崩蠲谝嗨尖獾?,“拋了這么大的餌,目的何在?” 兩人討論著認為達扎魯恭能給出這樣的許諾,只怕不會帶來太平,反而是讓大唐放松警惕之后,明年必將大軍入境。 此事討論了數日,尚未有結果,如今坐鎮劍南抗擊吐蕃的李光弼卻也上了一封奏折,稱蜀郡西北部的松州、維州、保州等地都被蕃軍包圍,可見蕃軍毫無誠意,堅決反對與吐蕃議和。 *** 戰事不決,薛白遂寫信給如今坐鎮于蒲州督促軍屯的王難得,詢問他的意見。 王難得竟是直接遣快馬請求入朝述職,薛白同意了,于是不過數日,王難得便風塵仆仆地趕回了長安。 宣政殿內,旁人都被驅走。 “殿下是否想過,借機罷免郭子儀?”王難得沉吟著,緩緩說道。 薛白聞言,并沒有立即給出反應,而是目露沉思,過了一會方道:“仔細說?!?/br> “郭子儀是老將、名將,賦閑休養,待到需要之時再命他出門,足以震懾外敵,倒不必讓他始終坐鎮前線?!?/br> 薛白懂這個意思,最大的牌是可以不打出來的,留著作為威懾就夠了。 王難得道:“更重要的是,郭子儀并不是殿下的人。達扎魯恭看似想要議和,但早晚必興大軍來攻,到時若由郭子儀統帥三軍,萬一他心懷異志隨時可進入長安,行廢立之事。哪怕他沒這么做,有此顧慮,如何調兵遣將?” 薛白點點頭,補充道:“還有,如今坐鎮靈武的仆固懷恩是郭子儀的舊部,仆固懷恩與我并無任何交情。一旦郭子儀對我不滿,仆固懷恩必起兵助他?!?/br> “正是如此?!蓖蹼y得道,“關中以西的心腹之地,不可完全交在郭子儀手中。最壞的情況,他聯合仆固懷恩、吐蕃、回紇,有顛覆諸位之力?!?/br> 薛白道:“此番郭子儀擅自與達扎魯恭議和,是個調走他的機會。而且,李光弼與他意見相左,可以確定,兩人不會串通,調走他基本是安全的?!?/br> 王難得道:“離夏秋之際尚早,此時調開他,好過臨陣換帥?!?/br> 薛白伸出手,拍了拍王難得的肩,道:“我若調走郭子儀,想必你也能抵御住吐蕃入侵?!?/br> “雖沒有萬全的把握,唯有一顆人頭寄在此處,到時若不能擋住敵軍,殿下斬了我便是!” “國庫空虛,兵疲民乏,若不加稅賦,西北防線布置不了更多兵力,而蕃人全民皆兵,輕易可聚起二十萬眾……” 薛白說到這里,頓了一下。 眼下的大唐是個名將輩出的時代,除了郭子儀,他不乏有名將能與蕃軍一戰。 但郭子儀卻有個旁人都沒有的優點,就是他自身有威望,且已兩次擋住蕃軍的進犯,達扎魯恭怕他。 只這個“怕”字,也許就能為大唐省下數十萬貫的錢糧。 想到這里,薛白腦中有靈光一閃,泛起一個念頭。 “此番,達扎魯恭邀郭子儀議和,倘若郭子儀直接拒絕,那便是擅自決定國事,而朝中若想議和,必要治他的罪。因此郭子儀只能試探達扎魯恭的態度,然后上報朝廷??伤蠄?,自然而然地遭到了猜疑。只要蕃軍故意在蜀郡給大唐施加壓力,以李光弼剛強的性格,必反對和談?!?/br> 說到這里,王難得反應了過來,道:“殿下之意,這些,全是達扎魯恭的離間之計?” 薛白道:“我猜測是如此?!?/br> 他鋪開地圖,繼續推演道:“倘若我們撤換掉郭子儀,達扎魯恭可趁機煽動仆固懷恩的不滿。待你上任涇原,他忽然率大軍進攻,彼時你立足未穩,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如何應對?而你一旦大敗,我在長安,也就鎮不住局面了?!?/br> 王難得頓時背上冷汗直冒。 “達扎魯恭,一個胡蠻,竟有這般心計?” “不可小瞧了他啊?!?/br> *** “殿下,李齊物求見,稱有極重要之事想要稟報殿下?!?/br> 薛白記得李齊物,也是大唐的宗室重臣了,以前還是楊玉瑤的鄰居。 李齊物也是個十分上進的人物,一見薛白就十分鄭重地行禮,這也是一種表忠心的方式。 “聽說你近來給李遐周送了不少禮物,他在我這里說了你許多好話?!毖Π椎?。 李齊物吃了一驚,連忙道:“臣是有極重要之事要稟報殿下,只是苦于沒有覲見的機會,只好請李道長引見?!?/br> “說吧?!?/br> “喏?!?/br> 李齊物先是左右看了一眼,見殿中沒有旁人了,才開口道:“郭子儀曾遣人回長安,暗中拜訪了臣,并詢問圣人的近況?!?/br> 話到后來,他聲音漸輕,愈顯神秘。 薛白問道:“他遣了誰來見你?” “回殿下,是涇州的一員將領,名為高暉,正是郭子儀麾下?!?/br> “人在何處?” “臣不知,只知他似乎還去見了不少宗室,如嗣歧王李珍、嗣吳王李祇?!崩铨R物道,“他言語間,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