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1033節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小夫婦在八零、穿越后紅娘系統逼我營業、滿級炮灰修真穿回來了、獨悅你[帶球跑]、沙雕美人揣崽連夜跑路、直男綁定cp系統后、我用嬌妻系統稱霸星際、敢向皇帝騙個娃、穿成渣攻后我沉迷寵夫、甜美人
李白也灑脫,擱下酒碗,道:“我聽聞你卸下兵權,要回長安,本打算來勸你一遭?,F在你既安全無虞了,這等勾心斗角之事,也就無甚好談的了?!?/br> 薛白原本還以為李白是不愿再當轉運司這種繁瑣衙門的官,此時方知自己是誤會了李白的義氣。 彼此之間無話不談,他把這想法說了。 李白哈哈大笑道:“我確實是又辭官了,轉運司那些俗務磨人得很。不如歸去,不如歸去?!?/br> 也難為他狂放不羈,換作旁人,再覺得俗務磨人也不會真的辭官。更不會在辜負了薛白之后還把這件事坦坦蕩蕩地說出來。 薛白搖頭輕嘆,道:“太白兄有志于大功業,豈可如此率性而為?” 他不止一次聽李白說過,平生志向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h清一。對此,他也有心提攜李白,可每次相見,總覺得李白太過孤高,還有些眼高手低、憤世嫉俗,這不是為官者應有的作派。 “我與你是兩類人,我一輩子都想著能‘談笑安黎元’,既要一展抱復,也不可失了本性?!?/br> 李白端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碗,也給薛白倒了一點。此時才發現,薛白的那碗酒到現在才少了不過一口。 薛白抬手擋了擋示意不需要更多酒了,道:“是啊,太白兄想要‘大鵬一日同風起’,可我自知是一只螻蟻,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螻蟻爬到了高處,總怕一陣風吹來,又把它吹下去了,不敢有絲毫懈怠,委曲求全、摧眉折腰事權貴?!?/br> 這確實是薛白一直以來的心態。 他不像李白天性開朗樂觀,凡事總是思慮重重??伤3R擦w慕李白,那般不羈灑脫,視高官厚祿為糞土,活得自由自在。 “伱豈能是螻蟻?”李白搖頭不已,“你是皇孫貴胄?!?/br> “我的起點就是一個卑賤的奴隸罷了?!毖Π纂S手入懷把身上的印信拿出來丟在桌上,道:“這些年苦心孤詣才謀來的?!?/br> 拋開了印信,也就拋開了身份。 李白伸出手,拍了拍薛白的肩,道:“如此說來,我便不羨慕你了,我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天生我材,豈可為功名富貴失了本心?” “太白兄是天才?!?/br> 兩人碰了碰碗。 李白酒到醺醺然,到火灶邊撿了一根枯枝就舞起劍來,還要薛白給他賦詩作歌,增加氣氛。 也只有他,在薛白成為雍王之后,依舊待薛白如初,確實做到了平交王侯。 他們鬧出的動靜不小,酒肆的老者還在呼呼大睡,沒有被吵醒,渾然不知今夜在自己這小小的酒肆內有了怎樣的詩。 末了,李白劍舞罷,把手中的枯枝一丟,道:“我辭了官,打算到揚州接了家眷繼續隱居。這場酒,就當是來與三郎辭行?!?/br> 他大老遠趕來,竟真就是飲酒賦詩,然后告辭而去。 薛白看著他的背影,遂也在心中問自己,若不是為權力所累,自己此時此刻更想做什么? 不知是否因為有些醉了,他心頭浮起了幾道倩影,還想起了與顏嫣打的那個賭。 漸漸地,他想著想著,腦海里有一個計劃之外的新的決定愈發地清晰起來。 “太白兄?!?/br> 李白回過頭只見薛白飲盡了碗里剩下的酒,快步跟了出來,還不忘把酒肆的門給關上。 “我與太白兄一道去揚州?!?/br> “三郎莫非要提兵南下?”李白道,“是擔心永王不攻長安城,轉而順江而下?可永王檄文稱是清君側?!?/br> “不帶兵,朝廷并未命我平叛,我不可輕動?!毖Π讛[擺手,道:“不過是南下揚州處置些私事?!?/br> 反正李琮沒有下旨讓他統兵,近來還算空閑。且他既然已走到黃河邊了,也不差再往南一趟。 李白便表示薛白若是擔心家眷,他可以與宗氏一起把顏嫣護送到范陽。薛白卻主意已定,打算親自南下。 換作旁人,這么大的事,必然不敢擔。唯有李白,竟也不再勸薛白,欣然答應與薛白同行。 *** 江陵。 李璘又招募了數萬勇士,兵勢浩大,準備直取長安。 關于戰略,他的幕府其實討論了兩個方案。除了攻取長安,還有人提議大軍順江而下,占據金陵、揚州等重鎮,保有江南,先形成割據南方的局面,立于不敗之地,然后再攻取長安。 李璘原本是對這個計劃動心了,認為最為穩妥,最不濟也能坐擁半壁江山。 但這計劃遭到了他軍中大將季廣琛的強烈反對。 季廣琛是進士及第,先是在隴右為官,后來立下了不少戰功,遷為梓州司馬。安祿山叛亂時,他就在蜀地,被委任為江陵長史,是李璘的副手。 李璘一舉兵,立即就派人逼季廣琛隨他一起共創大事。 季廣琛答應了,可卻非常堅決地指出必須得立即攻取長安才有可能成就大業。 原因很多,他認為當今圣人李琮是倚仗著薛白才能平定叛亂,實則庸碌無為,可稱一句“弱主”。如今李琮重用宦官,引得天下民怨載道。而李璘作為太上皇諸子當中最賢者,奉太上皇之命清君側,占據大義,當不難擊敗李琮。 可若是順江而下去取金陵、揚州,這些地方雖然富庶,可天下人就會認為永王是有割據之心,先失了大義名份。 而朝廷中不乏有名將良臣,假以時日李琮反應過來,委任大將來討伐,李璘必然不是對手。 必須要快,第一時間進入長安,斬竇文揚,請李琮讓位,則大唐的名將良臣們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這兩個戰略之間,差距極大。 李璘麾下,唯有季廣琛在隴右打過仗,遂十分倚重于他,采納了他的意見,揮師北上清君側。 江陵離長安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過了山南東道,穿過武關道,也就到了藍田。有些像是當年劉邦先入關中的路線。 李璘有節制山南東道之權,一路兵鋒所向,無人能攔。 一直過了鄧州,崔圓才領著大軍趕來抵擋。 雙方擺開陣勢,準備廝殺。 …… 這一戰對于李琮極為重要,是他登基以來第一次親自選派主將,也是他掌權之后打的第一場仗。 只有打贏了,他才能擺脫世人總認為他是依靠薛白才登上皇位的“弱主”印象。 因此,當崔圓向他討要大量的兵馬、軍費時,李琮只是做了片刻猶豫,還是答應了。 他委派了身邊一個親近宦官王守誠作為崔圓的監軍,要求王守誠及時向他稟報戰況。需做到一日一報,甚至一日兩報。 王守誠也很幸運,自大軍出征以來就給了李琮很多的好消息。 崔圓雖帶著了長安許多禁軍以及關中的一部分守軍,但相比李璘,兵力還是不足,因此當他駐扎在商州之后,拿出大量的軍費招募勇士。 然后他賞賜將士,使得將士人人振奮,士氣高昂。 當王守誠把這些情報遞上來,竇文揚就與李琮商議,認為應該下旨命崔圓盡快南下。 原因很多,一是盡早地平定永王之亂,減少圣人威望的損失;二是關中的錢糧遠遠比不上江陵富足,拖得久了,他們肯定拖不過李璘;三是崔圓是宰相之才,李璘不過是深宮大院里長大的無知之輩,此戰朝廷這邊有必勝的信心。 崔圓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放棄了地勢之利,率大軍出了武關道,在鄧州以南攔住了李璘的叛軍。 李琮焦急地在大殿上踱著步,無意識地啃著手指甲,終于,竇文揚捧著王守誠的信到了。 “如何,勝了嗎?” “稟圣人,還在對峙?!备]文揚答道。 李琮好生失望,但至少沒聽到壞消息,喃喃道:“希望崔圓不要讓朕失望啊?!?/br> 竇文揚便道:“圣人不必擔憂,王守誠、崔圓想出了一個平賊的妙計?!?/br> “快說?!?/br> “崔圓派出哨探打聽到,李璘叛軍中的大將季廣琛乃是進士出身,深受朝廷恩德?!备]文揚道,“王守誠認為,此人有被策反的可能,請圣人賜予他高官厚祿勸他歸降?!?/br> 李琮自然不會不允,當即寫了一封圣旨,不僅赦免了季廣琛的謀逆之罪、大加封賞。還承諾叛軍中其他將士,只要歸順朝廷,也是既往不咎。 旨意送到崔圓軍中,崔圓大喜,當即派人去見季廣琛。 為了確保能夠說服季廣琛,他還從他蓄養的美姬中挑出一個送給季廣琛。 崔圓是世族出身,早年在蜀郡任官時,就物色了許多小美人胚子養在家中,身邊姬妾成群,這次也是帶到了軍中。 他眼光好,能送給季廣琛的,自然是傾國傾城,相信一定能打動季廣琛。 這日李璘不在,使者進了叛軍營地時,季廣琛正在與麾下將領們說話,聽聞唐軍又遣使來,也不驅散那些將領,徑直讓人入帳相見。 唐軍使者只好領著美人進帳。 一縷香風飄過,諸將紛紛扭過頭來,見了這美人,一個個都直了眼,甚至有人忘乎所以地站起身來。 使者一看這情形,心中更添了幾分招降季廣琛的把握。 他把圣人的寬恕之意說了,許下承諾只要季廣琛棄暗投明高官厚祿少不了。這些是往后的東西,暫時看不見也摸不著,因此他接著就把那美人送上前。 “季將軍是英雄,與美人最相配,還請笑納?!?/br> 帳中不少將領見狀,都咽了咽口水,認為季將軍可以棄暗投明了。 季廣琛卻是看都不看那美人一眼,而是環顧了麾下的將領們,沉聲開口道:“不妨告訴諸君,我不是沒想過歸順朝廷?!?/br> 接著,他抬手一指,道:“可你們也都看到了,這就是朝廷如今的風氣,jian佞當道,盤剝無度。重臣將帥毫無氣魄,兩軍對壘,當面唯敢以美色相誘,如此烏煙瘴氣,圣人卻還要改歲首彰顯功績。我等如何能不效忠永王清君側?!” 一番話,諸將紛紛沉默下來,把目光從那美人身上移開,落到了季廣琛的臉上。 季廣琛眼眶一紅,動情道:“諸君隨永王清君側,是把你們自己以及妻子兒女的性命交在我手中,我如何敢收這個美人,而辜負你等的信任?殺了!” “殺!” “噗?!?/br> “噗?!?/br> 兩刀劈下,帳中將領徑直砍倒了崔圓派來的使者與美人,血濺當場。 季廣琛也沒二話,當即下令擊鼓出兵,直取崔圓大營。 第540章 憶揚州 廣陵郡,揚州。 當長安、洛陽隨著一場叛亂而出現了凋敝之狀,天下間已有一個時興的說法,叫“揚一益二”,意思是天下繁盛之地,以揚州為首,益州物產富饒,可為第二。 數月前,廣郡太守李峘遷任為河南道轉運使。如今新任的太守依舊是大唐宗室,乃唐高祖李淵第十三子鄭王李元懿之后,嗣鄭王李希言。 李希言時年已有六十余歲,以宗室身份出仕為官,希望能治理好地方、興復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