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826節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小夫婦在八零、穿越后紅娘系統逼我營業、滿級炮灰修真穿回來了、獨悅你[帶球跑]、沙雕美人揣崽連夜跑路、直男綁定cp系統后、我用嬌妻系統稱霸星際、敢向皇帝騙個娃、穿成渣攻后我沉迷寵夫、甜美人
他之所以知曉此事,乃因賀蘭進明單獨進了一份奏折報功。 “賀蘭太守隨薛太守一道往平原支援了?!?/br> 邊令誠不由皺起了眉,甚是不滿地掃了袁履謙一眼,當即要求傳令河北諸郡,盡快召薛白、賀蘭進明回常山接旨。他是監軍,李光弼也只能聽了。 但打發了這個監軍,李光弼坐鎮常山郡,很快便心無旁騖地布置起軍務。 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遣兵到城外救助百姓,搜尋并埋葬尸體,并設祭壇,酹酒祭奠叛亂發生以來陣亡的軍民。 一時之間,唐軍騎兵四處,蔡希德卻不敢妄動,任由李光弼重振民心。 同時,唐軍還有一道道好消息傳了過來。 先是朔方節度副使郭子儀亦遣人傳信,已收復靜邊軍,斬殺叛將周萬頃,并在河曲擊敗叛將高秀巖;同時,聽聞平原郡阻擋了史思明的大軍足夠長的時間,河北諸郡還未重新陷落;之后,又得到清河、博平郡傳來的消息,薛白竟還率軍帶著史思明兜了個圈,還大敗叛軍,攻破了魏郡…… 那李光弼的戰略目的就非常清晰了,他將與郭子儀配合,擊敗叛軍蔡希德、史思明,穩固河北形勢,甚至收復河北全境,使據守洛陽的叛軍成為無根之萍。如此,哪怕洛陽失守了,還是能盡快平定叛亂,將危害降到最低。 既然史思明還未到,李光弼立即點齊兵馬出城反攻蔡希德大營。 蔡希德依舊不敢接戰,只好移駐遠處,等待史思明前來匯合,此戰傷亡雖不大,卻使得叛軍愈發士氣大損,軍心動搖。 加上李光弼祭奠軍民的行為博得了極大的人心,有一部被叛軍練為團練的常山子弟遂決意舉義,當夜便擒下了他們的將領蔡明義,投奔常山郡。 李光弼親自安撫了這些團練子弟,看向他們擒來的叛軍將領,問道:“蔡明義?你可是蔡希德的兄弟?” “不是,我不過賤民出身,為攀附蔡希德,改名換姓罷了?!?/br> “大丈夫豈可如此作賤自己?!” 李光弼深深看了蔡明義一眼,當即有了判斷,上前為其松綁,沉聲道:“叛軍失道寡助,你可愿歸順朝廷?” …… 次日,叛軍有五千兵馬依之前蔡希德命令,由行唐縣運草料回營,才渡過磁河,忽然遭到唐軍襲擊,被半渡而擊。 他們萬萬沒想到唐軍會悉知他們的動向,并繞到叛軍大營以北,毫無防備,幾乎被殺得全軍覆沒。 李光弼遂奪下這批草料,以及這五千叛兵的戰馬,依原路繞過叛軍大營返回常山郡。 蔡希德得知消息,先是訝異,之后怒而提兵截擊。奈何李光弼早有準備,已遣了三千輕騎隱匿于樹林當中,此時便忽然殺出,以勁弩連番伏擊。 叛軍傷亡慘重,只好退回大營。 接連戰敗,蔡希德不敢輕易出營,唯有速遣信馬催促史思明。邀其率大軍火速北上,夾擊常山郡。 史思明正包圍清河郡城,卻不強攻,且分兵渡黃河尋找薛白蹤跡。得了蔡希德的催促,知道河北局勢耽誤不得了,只好恨恨放過薛白,召集兵馬北上。 至于史朝英,想必李萼絕不敢輕易殺她,那與其苦等在清河城下,倒不如先擊敗李光弼,收復井陘,則河北諸郡自然會投降。 兩萬余騎兵先行,僅三日便殺到了滹沱河南岸,與蔡希德部夾擊著常山郡。同時,史思明還在不斷調集兵馬,要以兵勢先壓垮常山郡的軍心。 李光弼早有準備,與袁謙履在常山郡砌起了深溝高壘、嚴陣以待,提出了“賊來則守,去則追之,晝則耀兵,夜斫其營”的戰術,不求退敵,只求讓史思明、蔡希德兩部叛軍疲憊不堪。 史思明也是名將,很快就察覺到李光弼的目的,火速遣使到蔡希德營中,詢問他郭子儀何時會到達戰場。 得到的回答是形勢并不好。 “高秀巖于河曲大敗,退守云中、馬邑,郭子儀步步緊逼,高秀巖再敗,現已退至雁門關堅守,遣使求援,我不得不分兵支援?!?/br> 史思明遂知,留給他們擊敗李光弼的時間已經很緊張了。此戰若敗,唐軍將如洪水瀉堤一般源源不斷地從井陘這個缺口殺進來。 他終于舍得下令強攻,叛軍士卒們遂制好云梯,驅趕團練鄉勇、蟻附攻城,不惜傷亡也要奪下常山。 一天之內,常山郡城上下傷亡三千余人,將四面城墻全染成血色。 是夜,史思明還憂心忡忡,到后半夜才睡下,盔甲都沒卸。他才進入夢鄉,又聽到了營外的鼓噪,心煩地捂住了耳朵。 因為每天夜里,李光弼都會派一支輕騎sao擾他的營地。那是隴右驍騎統領,他伏擊過幾次,被耍得疲憊不堪,此時根本不想理會。 然而,聽了一會之后,史思明倏然坐起。 今夜的聲音不對勁。 “敵襲!” 他大喝著,出帳,到旁邊的帳篷里一腳踹醒了史朝義,罵道:“敵襲!還不鳴鼓?!” “阿爺?不是每晚都……” 史朝義也聽出了不對,連忙竄起,隨史思明出帳。 但此時,整個帳中營地都因李光弼一直以來的sao擾而顯得滯后、僵硬。而今夜確實不是sao擾,一支唐軍已經踏馬進了營中。 喊殺聲中,火光四起,映照出了一桿大旗。 “郭!” “是郭子儀?!朔方軍來了!朔方……” 郭子儀若至,代表著叛軍在河北所有的布置被打破、朔方與河北之間的通道被全部打通,代表著朝廷的西北精兵已經能隨意殺入戰場。 叛軍頓時感到巨大的絕望。 “不是郭子儀!” 史思明還在試圖激勵士氣,遣信馬到蔡希德營中求援,很快,他得到了回復。 “報!將軍,不好了,蔡將軍已經敗逃了!” “什么?撤!快撤!” 史思明知戰事不可挽回,只好獨領一支心腹精銳撤師。 才逃出營,混亂之中,忽有一支利箭“嗖”地射來。 破風聲至,史思明迅速勒馬。 “噗?!?/br> 利箭頓時射中他的戰馬,伴著馬匹悲嘶,他摔下馬來。 “叛賊哪里逃?!” 唐軍中一員將領執弓奔來,正是李晟。 “阿爺!” 史朝義見狀,回首一箭射向李晟,棄弓,飛馬上前,將墜馬的史思明拉上他的戰馬,高喝一聲“斷后”,馬不停蹄地便逃。 李晟一箭射落史思明,正待再追,感到有箭矢襲來,連忙一低頭,“?!钡囊宦?,箭矢射中他的頭盔,等他再抬頭,史思明父子卻已被其親兵擋住了。 是役,史思明、蔡希德大敗,向北逃往博陵。 *** “大勝!大勝!” “常山解圍,河北光復!” 天光照在常山郡的城樓上,忙碌了一整夜的袁履謙猛地聽到城外信馬的呼喝,抬頭看天,忽然眼睛一酸,淚如雨下。 他想到了自己站在那癡肥的安祿山面前,彎腰埋首,捧起那件紫色的官袍。 再多的屈辱,熬到了這一刻,終于是熬完了。 “袁長史,袁長史?” 袁履謙淚水朦朧地回神看去,卻見李光弼已到了他面前。 李光弼昨夜命一支兵馬與郭子儀夾擊史思明,自己則率軍大破了蔡希德部,此時盔甲上滿是血污,臉上卻難得顯出輕松的笑容。 “走,隨我去迎郭子儀?!?/br> “容我換身衣裳,以免失禮?!?/br> “不必?!?/br> 李光弼上馬,當先便走,走著走著,忽道:“我與郭子儀素不和睦?!?/br> “什么?”袁履謙尚未反應過來。 “總之是合不來?!?/br> 袁履謙聞言,憂心不已,心想倘若這河東、朔方的兩位大將不合,如何是好。再回頭看一眼身后那大擺陣駕的邊令城,更讓人擔憂了。 他們趕到叛軍營地,只見唐軍正在清點叛軍的首級,一顆顆血淋淋的頭顱像白菜一般被裝在板車上。 邊令誠一見就欣喜,上前查看,并在此等著,等郭子儀來拜見他。 李光弼則與袁履謙往大帳走去。 袁履謙先進了帳,只見一個身長六尺,長須美髯花白的老者正倚在史思明的榻上呼呼大睡,甫一聽有人進來,立即睜開了眼。那時而嗚咽,時而高亢的呼嚕聲頓時停了下來,也不知他睡熟沒有。 他沒披甲,袁履謙也不敢確定他是不是郭子儀,轉頭看了李光弼一眼,李光弼冷著臉沒說話,目光盯著史思明落下的長槊,上前捧起一看,目露驚喜。 “敢問可是郭公?” “不是?!?/br> 袁履謙一愣,盯著對方的眼袋發了片刻的呆。 “哈哈哈,兵不厭詐?!惫觾x哈哈大笑,高大如山的身體站了起來,道:“朔方節度副使郭子儀,幸會,此番破賊,袁長史居功甚偉啊?!?/br> “不敢當?!?/br> 說話間,郭子儀已看向李光弼,兩人睇目相視,不交一語,讓袁履謙感到十分尷尬。 末了,郭子儀先開了口。 “那槊,我看中了?!?/br> 李光弼遂放下那桿長槊,又聽他接著道了一句。 “你既喜愛,贈你便是?!?/br> “好。我得人舉薦,今官職已不遜于你?!?/br> “哈哈哈?!惫觾x哈哈大笑,干脆趿了鞋上前,拍著李光弼的背,道:“今叛賊亂國,迫需你我齊心協力,豈還好再懷私忿?” 李光弼亦是爽快,當即執禮一揖,道:“愿合力破賊?!?/br> “好!” 袁履謙原以為他們的“不和睦”是怎樣的黨同伐異,沒想到竟是如此孩子氣的斗氣,見兩人能盡棄前嫌,不由大喜。 “兩位節帥一直就在合力破賊,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