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華彩 第770節
書迷正在閱讀:古代小夫婦在八零、穿越后紅娘系統逼我營業、滿級炮灰修真穿回來了、獨悅你[帶球跑]、沙雕美人揣崽連夜跑路、直男綁定cp系統后、我用嬌妻系統稱霸星際、敢向皇帝騙個娃、穿成渣攻后我沉迷寵夫、甜美人
他正待轉身離開,楊光翙忽然想到一事,眉頭微微一蹙,問道:“對了,你打仗如何?” “府尹放心?!睆垜椀?,“末將非常擅戰!” 離開太原府署,張憲一直在想眼下天下太平無事,府尹是想要與誰打仗? 他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宅中,倒是見到一名心腹甘六正在他家前院里焦急地來回走著。 “你怎來了?”張憲大為疑惑,看向家中管事,也不見他過來說甘六有帶甚禮物。 “將軍?!备柿觳缴锨?,低聲道:“有支范陽兵馬到了石嶺關前,要我們開關放他們進太原府?!?/br> 石嶺關地處太原以北,東靠小五臺、西連官帽山,嶺橫東西,路縱南北,山勢險峻,關隘雄壯,乃太原通往北方的要道。 自從大唐開國之初,武德八年,突厥騎兵曾逾石嶺關入寇并州之外,此關隘已再無敵來犯過。 太平時久,石嶺關當然也是允許商販百姓通過的,張憲派遣心腹過去守衛,為的也是收繳些往來的商稅。 這種情況下,若是有范陽兵馬被攔下,只怕是因為來的人數不少。 “有多少人?” “三百人,七八百匹馬?!?/br> “這么多!”張憲駭然色變,道:“為何要來這么多人?” “我們還以為是安祿山兼任了河東節度使哩?!备柿溃骸八麄冋f是護送安祿山到長安當宰相?!?/br> 張憲道:“那便放他們過?!?/br> “校尉說,前陣子聽聞北邊有契丹人來犯,韓節帥下令加強戒備,讓我問問將軍?!?/br> “有甚好問的?”張憲根本得罪不起安祿山,果斷道:“放他們過境便是?!?/br> *** 石嶺關。 因為這一帶的山路坡陡彎急,關城門洞也是細窄陰暗,又有官兵把守。何千年率部抵達之后,沒有馬上叩關,等著守軍放他入境。 這次來,他得了不少吩咐。 河東節度使一職安祿山垂涎已久,可惜幾番謀劃都未能成功,其中,薛白也是多次阻撓。那正好,斬殺薛白的同時,巧取太原府,一旦成功,舉兵反唐就再無后顧之憂了。 何千年不希望出岔子,所以給予了石嶺關守軍極大的耐心,那校尉要稟報就稟報吧。 終于,關城上有旗幟搖擺。 “將軍?!庇序旘T奔回何千年面前,稟道:“放我們進入太原了?!?/br> “好,入關?!?/br> 因關城門洞細窄,范陽士卒于是兩騎并行,排成長隊,開始入城。 雙方士卒相遇,執守石嶺關的太原府天兵軍顯得細皮嫩rou、身形瘦削,因多年未曾經歷戰陣,身上根本沒有殺氣;相比之下,范陽軍騎馬入城,顯得彪悍得多。 世人總喜歡把安祿山與大唐許多的名將相比,認為安祿山戰功并不顯赫,如此便容易忘了范陽軍其實是長年與契丹、奚人作戰的。至于王忠嗣擔任四鎮節度使以來,多數時候都是在隴右與吐蕃作戰,并不敢輕易調動駐守北都的天兵軍。 先過關的范陽士卒守在道路旁。 何千年策馬走過門洞,到了太原府的境內,他嘴角當即揚起一絲笑意,像是看到了河東已成了安祿山盤里的一塊rou。 “關城門!” 忽然有吶喊聲從南邊傳來,與之同時而來的還有彎曲的山道上揚起的塵煙。 來的是有十余騎,人還未到,已經開始呼喝道:“范陽軍不得無故擅入北都,勒令爾等立即離開,否則視同叛逆,誅之!” “關城門!” 何千年當然不會退,相反的,他第一時間命令士卒們做好戰斗的準備。倘若守軍不識好歹非要驅趕他們,他便要以武力入太原了。 當然,這么做的話,三百人遠遠不夠。但沒關系,安祿山的大軍就在北面不遠的地方。 “我等不是無故前來,而是護送東平郡王前往長安!”何千年喊道。 須臾,對方那十余騎也到了,看起來并不像是太原府天兵軍,雖也披著甲,但看不出來是哪支軍隊。 為首的是個軍漢,長得是個普通老農的樣子,沒有故意擺出兇惡的表情,偏是殺氣凜然,喊道:“圣人詔諭,安祿山留鎮范陽,不必進京,爾等豈敢找借口入北都!” 一股濃重的涼州口音撲面而來。 何千年皺了皺眉,遠遠掃視著那十余騎,感受著那股久經沙場的氣勢,直覺認為這些人都是隴右軍。 只有隴右軍能有這樣的殺氣。 朝廷根本沒有把隴右軍調到河東,換言之,這些勁卒是某人帶來的私兵。 那么,誰能以隴右勁卒為私兵? 何千年立即就想到了一個答案。 他抬起頭,目光四望,果然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有幾人縱馬而上,占據了高處觀察著這里的情況。 “一定是薛白,他來了?!?/br> 何千年想到了高尚的囑托,心知薛白既到,肯定是不會讓自己順利拿下太原,倒不如果斷行事。 他遂毫不猶豫地揚起大刀,喝道:“殺過去!” 喊話的同時,他手中的刀已斬向了執守在一旁的守軍,那守軍以為大家都是唐軍,根本沒想到他會突然倒戈相向,當即被斬翻在地,眼珠子瞪著,透著怨氣。 一時之間,范陽士卒紛紛效仿。 “安祿山反了!迎敵!” 薛白派來的十余騎兵嘴里喊著迎戰,實則卻知道寡不敵眾,當即勒馬往后撤去,只顧大喊,讓天兵軍迎敵。 “安祿山反了,欲奪河東,守??!” 很快,石嶺關上的狼煙便被點了起來。 何千年抬頭一看,當即吩咐了士卒去告訴安祿山,智取太原的計劃被薛白戳破了,眼下必須以迅雷之勢武力奪取,需要安祿山領大軍前來。 雙方廝殺,石嶺關那些只會收商稅的守軍很快被殺得七零八落,血流遍野。 不過,天兵軍其中一個駐地并不遠,見得狼煙,很快便有將領領著更多兵馬趕到。 原本只是護送安祿山回京任相的小事,逐漸醞釀成了一場大戰。 *** 張憲策馬趕到時,見到的是一幅百年間都沒在太原府境內出現過的流血沖突之情景。 石嶺關的地勢狹窄,使得天兵軍不能擺開陣勢,人數優勢無法施展。加之主將不在,又是倉促遇襲,使得局勢已經陷入被動。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關城可能會丟。 “怎么回事?!” 身為一軍主將的張憲卻還沒明白是怎么回事,大吼道:“別打了!都是大唐的將士,誰允許伱們自相殘殺的!” 他驅馬沖入陣中,揮鞭抽向那些還在搖旗、吹號的士卒,大罵不已。 “都給本將冷靜下來,誰許你們煽動內亂的?!把狼煙給我滅了,來的是范陽的袍澤!” 如此,戰場兩邊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情形,石嶺關下,范陽驍騎正在無情地沖殺著天兵軍,倉促應戰的天兵軍苦苦支撐,請求著更多的增援;而在他們身后,隔著曲折狹窄的山道,已經趕到的天兵軍士卒們卻在被主將勒令著,要立即休戰。 潰敗或者投降已經是可以預料到的事了。 “誰許你們煽動內亂的?!”張憲還在呼喝。 他得到了回答,順著士卒們指的方向,抬頭看向了前方的小山頭。之后,他詫異地瞇起了眼,且抬起手揉了揉。 馬鞭掉在地上,使得他暫時不能再抽打士卒。 他看到有一面旗幟被豎了起來,上面的字非常眼熟,但給人一種暌違已久之感。 那飄揚的旗幟上若隱若現,寫的是“大唐河東節度使”。 “誰敢?!” 張憲怒罵了一句,領著他的心腹親兵們驅馬往那個小山頭趕去。路不好走,十分考驗騎術,但他沒有與楊光翙吹牛,他確實有過豐富的軍旅生涯,能夠控馬登上陡路。 “薛太守!” 張憲首先看到了薛白,那個惹人心煩的年輕人果然參與了這件事。 他當即開口喝叱起來。 “薛太守因與安府君私人恩怨,挑唆兩方士卒械斗,可知自己犯了大罪?!” 薛白聞言,放下手里拿著的一個圓筒,轉身看了一眼,喝道:“拿下!” 他身旁當即有幾人向張憲撲去。 “大膽!” 張憲身旁的親兵當即橫刀在前,怒叱道:“何處來的家仆,滾……” “嗖嗖嗖?!?/br> 話音未落,幾支弩箭已經無情地射出,貫穿了那些親兵的身體,卻是準確地沒有傷到張憲。同時間,薛白手下的兇徒已撲到了張憲附近,手起刀落,砍瓜切菜一般將剩下的親兵殺得七零八落。 這一切都是當著石嶺山附近趕過來的數百上千的士卒的面。 “薛白!你反了嗎?!” 張憲驚怒交加,卻已有兩柄陌刀架在他脖子上,他被挾持著往前,只好用盡全力大喊道:“你知道謀反會有何后果……” “咳咳咳?!?/br> 一陣咳嗽聲打斷了他的怒喊,那咳嗽聲不大,只是音色讓他感到十分熟悉。他凝神看去,目光落在那桿“大唐河東節度使”的大旗下,見到了一個高大的身影,正站在那望著石嶺關。 一瞬間,張憲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情不自禁地呼道:“節、節、節帥?” 站在旗桿下的人回過了頭。 這人原本雄壯的身材如今只剩骨架撐著,兩頰削瘦,帶著深深的病容,但氣勢還在。 曾經威鎮邊塞,揮師滅突厥的氣勢。 他緩緩開口,一字一句地道:“天兵軍聽令……平叛?!?/br> 號角聲響起,那桿河東節度使的大旗再次招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