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奇怪的商隊
那幾百個人蜷縮在不大的山洞中,肩靠肩背挨背,手里都捧著個黃泥捏成的小碗,悶頭喝粥。有幾個膽子大些的男子,偏過頭瞧了眼楊怡,不慎與她對上視線,才慌忙將頭垂下,僵直著身體,一動不動。 楊怡一臉啞然得望著他們,想說的話都堵在喉嚨里,連一句怨怒也講不出了。 “jiejie,他們都是從附近村子里逃出來的災民,田里顆粒無收,他們都已經好些日子沒吃上頓飽飯,我看他們著實可憐,才自作主張,偷了些糧給他們吃?!?/br> 小溪將燈籠遞給旁邊的小孩,哭喪著臉走到楊怡身邊,手中捧著個竹竿子,閉著眼睛舉到楊怡身前。 “jiejie,你罵我吧,打我也行?!?/br> “噗……”楊怡見小溪一臉視死如歸,笑著將竹竿子扔到地上,點了下他的額頭。 “怎么,做了好事還想學那些英雄,來個慷慨就義???” 聞言,小溪仰起小臉,睜大了雙眼望向楊怡。見她并非調笑自己,驚喜的扯住楊怡肩膀搖個不停。 “這么說,jiejie不會怪罪小溪做了偷兒,那你能不能把咱們的糧食分給這些叔叔嬸嬸啊,他們真的太可憐了!” 楊怡無奈的敲了敲小溪的腦袋,見他一臉興奮的眨巴著眼睛,心里默默滴著血。 眼下并非她心思惡毒、見死不救??缮蕉蠢飻[著的是幾百張嘴啊,官老爺和黃老板那頭的糧食還沒解決,再照料這群流民,就算把臨昌縣的糧倉全開了,也供養不起啊! 沒辦法,她只能長嘆口氣,輕聲道了句: “行,這些災民的肚子就包在我身上了!” 話音剛落,有幾個災民身子一晃,手里的碗砸個稀碎。 夜間的依山村,本該是清靜悠閑、寂靜無聲的,可眼下卻完全變了樣。 蒙在被窩里的村民們鼾聲正響,不料,門外突然傳來鏘鏘聲,地面上傳來的震動令他們從睡夢中驚醒,哇哇大叫著披上件衣服朝門外沖去。 “奶奶的,官兵來了!大家伙快抄起棍子、鐵鍬、菜刀、媳婦,沖啊!” 喊叫聲挨個農戶響起,幾十個火把騰得燒起,整個村子的男人女人全舉著能打人的東西,兇神惡煞得朝村口沖去。 忐忑跟在楊怡身后的幾百個災民,見這副架勢,立刻舉起雙手,扭頭便逃。 “臥.槽,你們別走啊!” “各位父老鄉親,你們要淡定,趕緊冷靜下來!” 楊怡沒想過依山村的村民們這般團結,頓時傻了眼。這邊攔著、那頭勸著,忙得焦頭爛額。幸好有趙陽在當中攔住,才沒出了人命。 好容易將誤會解開,村民們才個個挑著眉頭將自家孩子領回,在幾百個流民身上瞄著。 災民們一路乞討,被人鞭打慣了。突然被這么圍著打量,不敢說話,只好垂著腦袋,不停搓起衣角。 尷尬氣氛維持許久,依山村民那頭突然爆發出一連串的驚呼。 “這不是東葉村的老王嗎?你咋不賣豆腐跑這嚇人來了?” “巧妹子,真是你???多年不見,我差點沒認出你!” “三姑!我是你大侄子啊,兩個月前剛從你家借糧回來,怎么沒飯吃了,也不知道跟我說聲!” “敢情我們哥幾個半夜撞見的那群鬼,就是你們啊,可把小弟我嚇壞了,躲在屋里好幾天沒敢出來!” 方才還劍拔弩張的人群,立刻變為認親現場。村民們穿插在災民中,勾肩搭背的東扯西問。 楊怡見他們相處的挺和.諧,扭過頭與趙陽相視一笑,拉著小溪就想離開。卻見所有人忽然將頭齊刷刷轉過來,一臉期盼的盯著自己。 “干……干嘛?”楊怡吞了吞口水,不自覺的往后退了幾步。 村民們不會是被這群人策反,要自己將糧食全交出來吧。 “楊怡閨女啊,我今天就拉下這張老臉,替這群災民們向你討個情。你看咱們日子過的好了,但這些災民里有不少咱村人的親朋好友,光讓自己填飽肚子,也忒不地道了。你看,能不能讓他們也跟我們一樣,將地契押在你手里,幫他們在田里種些麥子?” 老村長嘆著氣走了出來,好容易結結巴巴的將話說全,不好意思的沖楊怡笑笑。 身后幾百雙眼睛期盼得盯向楊怡,流民中有幾個小孩子甚至哭出了聲。 “既然你們肯將地契押在我這里,我自然沒什么意見。但是今后若有人在度過難關后,以此為由,恩將仇報的話,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 楊怡沒想到這群人身上居然還留著地契,也算是個意外之喜了。當下同災民們簡單說下條例上的約定,那群災民個個樂的不可開交,連夜趕回各自村落,將壓箱底的地契拿出,毫不猶豫的交給了楊怡。 說來也怪,自打楊怡將附近七個村莊的地契搜集在一處,那縣太爺竟仿佛忘了賦稅之事,直到今年的第一場雪降臨,也沒個官差來找麻煩。 除去販賣給黃老板近萬石的糧食,楊怡倉庫里的糧食仍是堆的極滿。不得已下,楊怡只好將院子開拓,在后院又起了幾間倉房,仔細得在里頭撒些防潮的藥粉。 “請問這是楊怡家嗎?我們是從京都來的商人,有事想見一下你們家主!” 粗獷的喊叫聲忽自門外響起,楊怡因隔著幾間屋子,直到門外響起馬鞭聲,才直起身,疑惑得朝聲音傳來的地方走去。 三個身披雪貂大襖的青年男子,二高一矮,分站成個三角形。肩膀上落了不少風雪。 “你就是這的家主?楊怡楊姑娘?”站在正中間的矮子,眉頭擰成個疙瘩,一臉狐疑的盯著面前的小姑娘,語調有些奇怪。 “我是楊怡,不知幾位來此有何貴干?” 楊怡還是頭回聽見有人稱自己為家主,見他們三人氣質非凡,猜測絕非常人,少不得恭敬幾分。 “你不必打探我們的名字,只知道我們是從京都來的商人便好。眼下全國面臨災荒,我在附近幾個村落常聽得有人提起你,順路來瞻仰一番,還不請我們進去?” 自稱商人的矮個子,鼻孔都快仰到天上去了。 楊怡探頭往他們身后瞧了瞧,只三匹馬孤零零的在血雪地里打轉,統共不過兩個小包袱。 眼前這群人哪有個商人樣子,說謊前也不知道先打扮打扮,他們在這糊弄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