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隔壁王爺有空間、空間農女:嫁個獵戶寵翻天、固金甌[科舉]、穿成年代文炮灰她爸:我帶娃跑路、偶像練習生的身體開發日誌(高H、羞恥養成、NP多男主)、天龍八部之風流林楓
此時的人不好隨隨便便議論國師, 要是得了一個“妄議國事”的罪名,那可了不得,所以只好將話題稍微挪開, 說起一個大家從未見過的“仙師”,心理負擔自然大大減小。 只是,又因為這個國度多次出現修士出手的情況, 凡人難免擔憂隔墻有耳, 說起話來又得注意小心,所以便又出了隱晦的版本。 總而言之, 不能直接說女皇的不是,那便是那位“仙師”的不是了。 顧斟真笑了,當然生氣,卻還有一絲自己都覺得驚訝的情緒, 那便是憐憫。 不能知道全部信息,只能根據只言詞組胡亂猜測, 最后距離真相越發遙遠, 就算有人說出了事實又如何?先入為主,人很容易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顧斟真, 其實也是這樣的人。 她并不是什么完美的人。 如今在這里居高臨下地感受著來自凡人的惡意,若是面對比她修為更高的,豈不是得作出另一低聲下氣的模樣? 只覺得可笑。 幸好, 成齊國這地方修士雖然多, 礙于靈氣稀薄,常住的不過筑基、練氣而已, 就是金丹期也只是偶然路過而已,因此沒有形成一個修士居住于此的環境,哪怕低階修士在事實上介入了凡人的生活。 天色昏暗,夏天的雨說來就來。 顧斟真也撐了一把傘,慢吞吞地走在不算寬闊但尚且平整的街道上,看撐傘的路人,看沒有帶傘倉皇避雨的人,馬車從旁經過,濺起水來,在距離顧斟真周身不到一寸的地方,又無聲無息地消失。 這只是修士的小小手段而已。 成齊國的都城府濘州雖然是個港口城市,周圍的地形并不算平坦,周圍多山,這山因為在都城附近,有的就是都城的一部分,因此天氣好的時候,經常吸引游人。 今天可不是什么好天氣。 顧斟真已經走到人少的地方,眼前是一條上山的小道,石板路光滑,縫隙之間長出低矮的雜草,小道兩旁的雜草也長勢喜人,在這種多雨的季節,除草這種事得是很頻繁才行,因為用不了幾天它們又會長出來。 兩邊不算高大的樹木在雨中營造了一種清幽的氛圍,這不是老樹,而是官府前些年栽種的,因為當地人需要木材生火做飯,把都城里的山砍光了又難看,于是關于如何砍柴、如何種樹都有明確規定。 否則,顧斟真站在這里看到的就是光禿禿的山,和塵土飛揚的街道。 還好不是這樣。 這樣的景致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 人在山道上,雨勢漸弱,最后停了下來,倒是兩邊樹林不時有雨滴落下,給人一種還在下雨的感覺。 除了這個聲音,周圍再沒有別的聲音,安靜極了。 山道蜿蜒向上,時而需要踏上一級又一級臺階,時而又到了山中平緩的道路,就這樣走了數里地,來到山頂,那里地方不大,建了一座亭子,附近還有觀景臺,平時應該會有很多人趁著日出日落在這里遠眺,此時只有顧斟真一個人。 亭子里還算干凈,空氣里是潮濕的味道,顧斟真沒有走進去,反而走到觀景臺一旁的大石頭邊上,那里有一塊天然生成的石頭,向外突出一部分,此時也被雨水打濕,她就這么直接坐下,兩條腿懸空,面向海的方向。 不會沾水,也不會沾染塵埃,所謂神仙,也差不多這樣吧。 顧斟真眺望遠方,能看到??吭诟劭诘拇?,大大小小的島星羅棋布,散在湖面上,她還是不習慣“湖”的說法,這湖絕對比得上她印象中海的樣子。 天色亮了一些,沒出太陽,也沒有要飄出一道彩虹的意思,天上的云還是很厚,厚得看不見天。 顧斟真現在的感覺既真實又不真實,恍惚間,她似乎回到了過去,因為一時興起而獨自去了海邊,又不想去人多的沙灘,于是爬上了附近的一座荒山,艱難地抵達山頂時,看到了一輩子都難以忘掉的美景。 那時候,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 懷念過去是變老的一種體現,這個念頭提醒著顧斟真,她忍不住發笑。 或許是最近的日子實在是太悠閑,因此想起了許多往事。 曾經她也是個愛出去旅游的人,趁興而起,興盡而歸,也不管是什么樣的天氣,也不管有沒有同伴,也不管是不是名勝古跡,只管開心就好了。 那時候是真的開心。 差不多的感覺再度浮上心頭,顧斟真感到久違的安心。 以內視法觀之,體內元嬰閉著眼,周身靈氣環繞,是在修煉,那柄魚骨劍就在元嬰身前,正在受著滋養,她打算將之作為本命法寶使用。 因為這一份安心,就連元嬰也變得安穩許多,一改之前逃亡時的模樣。 這算是正常的生長。 顧斟真進階元嬰期之后,自然而然領悟到許多新的本事,這是天道法則帶來的,是元嬰期修士的贈品,要消化這些知識,也需要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 現在,總算是等到這個機會。 古往今來,山的模樣并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有時候待在山上久了,容易忽視時間的變化,恍惚間,顧斟真也會以為自己仍然在穿越之前的世界里,望著眼前陌生的世界,山下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并不是那種仿古的,也沒有隨處可見的電線桿子,她也就因此回過味來。 沒有彩虹,到底少了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