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隔壁王爺有空間、空間農女:嫁個獵戶寵翻天、固金甌[科舉]、穿成年代文炮灰她爸:我帶娃跑路、偶像練習生的身體開發日誌(高H、羞恥養成、NP多男主)、天龍八部之風流林楓
“這才對嘛,區區一個小輩,虧得她有自知之明,就不用咱們動手了?!?/br> 第22章 從天逯山到蠻荒邊境, 是一段顧斟真從未料想過的遙遠距離,哪怕是在這個能修仙的世界,也得更換交通工具。 首先, 是所有人在指定地點集合,分批次通過傳送法陣送到另外一座城市,然后在那里登上一艘長達千丈的巨型飛舟, 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蠻荒邊境不是有我們的人嗎?直接通過傳送法陣過去不行嗎?” 跟顧斟真一樣困惑的人還有不少,休息的間隙,有人悄悄提出這個問題。 “你這個問題也太沒有水平了, 首先, 你知道長距離傳送要耗費多少靈石嗎?那筆錢你出???還有,如果可以直接從天逯山傳送到蠻荒邊境, 也就意味著那些蠻荒惡種有可能通過傳送法陣直接進入人族腹地,那些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建設的沿途防線,就此淪為擺設!” 說白了,就是這么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考慮到成本和安全問題,一行人只能如此輾轉著前往目的地。 縱然天逯山家大業大, 也經不起那些揮霍。 顧斟真神色一黯, 這意味著她想要回來,絕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等同于“流放”啊。 這一行前往蠻荒邊境的天逯山弟子,分別來自二十四峰,筑基、金丹、元嬰、化神一直到合體期、大乘期都有, 人數是越往上越少, 領隊據說是一位真仙。 這陣仗,如果大家都是被“流放”的, 又不像,到有點“遠征”的意思,不過那樣的話,人數又顯得少了,因為天逯山的弟子并未包下這架千丈飛舟,飛舟之上,還有來自各地的修士。 三天時間過去,再多的新鮮感也消磨的差不多了。 顧斟真望著對面的女修,筑基期的她并沒有單獨擁有艙房的資格,狹小的房間里,還有另外一人存在。 除了剛進來的時候打了個招呼,互相通報了姓名,之后就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安乙弦,覓靈峰弟子。 那些覓靈峰批量生產的粹竹劍,不知道是不是有一柄出自這位之手? 顧斟真把話放在心里,隔著一重禁制,如果她要做什么危害對方的舉動,也是不成了,相反,她也可以像安已弦一樣,在自己這邊設下禁制,然后坐下打坐。 完全沒有那種想法。 在陌生人面前如此,顧斟真承認這有點勉強,她無法忽視周圍的環境,更沒有辦法在這種情況下靜心修煉。 那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感覺啊。 顧斟真走出了艙房。 許是為了節省空間,一排排艙房之間的走廊都顯得低矮擁擠,往左邊看,是長長的一條,往右邊看,也是長長的一條,使用仙家秘法制造的長明燈此刻也只是發出微弱的光,只能保證走路時不撞到人。 進來時,聽說這一層是全包給了天逯山。 顧斟真關上艙門,沿著走廊循著記憶中的方向,走到外面。 從造型上看,這種飛舟真的很像顧斟真上輩子見過的那種大型游輪,不同的是飛舟是在天上。 在外面觀景的修士也不少。 顧斟真穿著天逯山弟子的服飾,在人群中并不顯得突兀,也不特殊,又或許是這架飛舟上天逯山的修士實在太多,氣勢在那里,所以并無人上前搭訕什么,最多也就是稍微看一眼,就做自己的事了。 大家都是陌生人,套什么近乎?顧斟真覺得這樣挺好的。 在頂部觀景臺找了個相對人少的位置,顧斟真向下一看,沒看見什么山川大地,只看見厚厚一層云霧,她抬起頭,天上太陽倒是還在。 當她再次低頭看過去,云霧已經消失,下方出現大地的輪廓,山川河流城池村落皆是快速閃過,是一副看起來熟悉又陌生的場景。 有些高山只能看到山頂的云霧,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存在某種禁制,這在筑基期的顧斟真眼中,也能有所分辨。 凡人的城池都差不多,真正t不同的,是修士建立的城池,看到那高聳入云的建筑,顧斟真忍不住在心中感慨:果然修仙的人對于接近“天”有著某種執念。 景看得多了,也就是那個樣子。 顧斟真將視線轉到飛舟本身,看不出具體是什么材質,不過很多地方都刻著符文,表面隱隱有靈光閃動,這應該是煉器師和符師的手段吧。 不能長時間盯著看,不然神魂都有一種受不住的感覺。 看來是她修為太低了。 顧斟真眺望遠方,這個世界比她上輩子待的地方不知要大多少,視野的盡頭,是她目前的極限,卻不是這個世界的極限。 原以為待在天逯山是相對安全的選擇,至少在低階修士期間,能不用介入那些血腥事件,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是太天真了。 如今拋下一切前往蠻荒邊境,無異于否定從前的選擇,主動投身危險世界當中,后悔嗎?那是沒有的。 說起來,她在天逯山又有什么呢?低階弟子沒有師承,只能去傳功殿聽不同的長老講課,那些東西跟大學時候的水課也差不多了。 總之,不后悔,不回頭。 既然決定拋棄的東西,就不必再回想。 顧斟真收回視線,換了一個位置,這時候她看到的是飛舟前進的方向,世界之大,天高地闊,當大有可為。 耳邊傳來旁人毫無顧忌的議論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