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書迷正在閱讀:清冷魔尊戀上我、大師姐柔弱不能自理、花火繁星的夜、天后A在娃綜偶遇親閨女、我竟是偏執反派的白月光、死神喜歡搓麻將、滅世神女帶崽上門要我負責、阿福呀(1v1 h)、老流氓、穿越之病嬌女配要回家
比起趙崇是深居簡出,趙禎倒是混得如魚得水,就連朝廷的使團她昨日也在自己居住的小院召見了。 她是長公主,傳說一直找不見的傳國玉璽就在她手上,太子又是她的親弟,她為何會留在偏關幫虞歸晚,誰都心知肚明。 虞歸晚回頭看了眼長龍似的隊伍,以及夾在其中的好幾輛馬車,臉上的神色晦澀不明,卻也沒有多說,只是夾緊馬腹,帶著小徒弟在風中一路朝著西北方向去。 呼嘯的風雪挾著狼嚎,沿途經過的幾個小部族帳篷群全都亮起火把。 首領和牧民出來給虞歸晚行禮。 今年冬季部族的老人孩子都沒有餓死凍死,大部分牧民家中還有富余,這樣的好日子都是投靠虞歸晚之后才有的,對這些小部族來說虞歸晚就是他們的天神,要膜拜,要敬仰,世世代代不能背叛。 相反,東遼的日子就很不好過。 先是大批牛羊得了怪病,治不好,全死了,rou沒法吃,剝下來的皮毛也不好,沒有商隊愿意收這樣的殘次品,且自從兩國交戰,來東遼的商隊也越來越少,上層的貴族依舊花天酒地,下層的牧民可不好過,已經爆發好幾次sao亂。 后又是三王子戰敗的消息傳來,邊城又被攻占,里頭的東遼人全部被趕走,還什么都不讓帶,家財全讓大雍人搶了。 眼看著大雍北境軍還要殺過來,東遼人這回才真的慌,談判使團要派,細作也沒少送,但大多數都折損了,尤其是派往偏關和河渠的細作,連邊兒都沒摸到就讓一股不明勢力給殺了。 行走大半夜,遭過戰火還在重新修建的古老城池才出現在眼前。 “嗚——”號角聲在提醒守城的軍隊,來的是自己人。 閻羅娘早就接到了黑鷹的傳信,此時她等在城墻上,確定來的是虞歸晚才下令開城門。 “吹號!擊鼓!豎旗!迎將軍入城!” 第163章 “嗚——” “咚——” “嘎吱——” 號角和鼓聲將夜幕撕開, 戰馬踏著積雪緩緩來到城下,新修的厚重城門需百人用力才能從里面將其推開,鐵鑄的門釘有兩尺那么長, 手臂那么粗,尖銳鋒利到能直接將人扎個對穿,一般的攻城器械還奈何不了這重城門。 原先邊城的城墻并不算高大,城磚也風化嚴重,經了幾遭火/藥筒的轟炸和攻城錘的擊撞,城墻已如破布那般在風中搖搖欲墜,還如何能御敵。 閻羅娘駐守邊城的這段時間就是跟虞歸晚要錢要人,然后從草原部族中招牧民來干活, 按天算工錢, 也管飯。 這跟東遼可不一樣,東遼那是直接抓人去做苦力,用鞭子抽著讓人干活,還不肯給飯吃,餓死了再換一批新的, 連女人和孩子都不放過。 與之相比,已是天上地下的區別了, 讓部族牧民對虞歸晚更感恩戴德。 四重城門只修好了南門和北門, 剩下兩重和部分城墻還未竣工, 一則風雪大, 二則重修的城墻要比原來的高。 連城磚都是從南柏山運過來的, 長七八尺寬五六尺,厚兩尺, 不像是從山壁鑿下來,也不知是用什么做的, 灰撲撲的很堅硬,用大錘猛地捶都不開裂。 聽說南柏舍的造坊將這事瞞得極嚴,押送城磚的人都是精挑細選過的。 “迎將軍入城!” 駐守邊城的北境軍有五萬,另有七千人是閻羅娘原先的手下,山匪收編進來的,不算正規軍,他們干的也不是守城的活兒,而是用自己那對成了精的招子往進出城的隊伍中掃探,將試圖混進來的東遼細作抓了。 五萬北境軍分守四重城門,七千山匪則同閻羅娘在南門迎虞歸晚入城,喊聲和兵器擊打地面的響動震耳欲聾。 早已來到卻未能入城的東遼使團膽戰心驚,為首幾人眺望城門口,臉色都不好看。 尤其在看到那只巨大的蝎子因進不去城門而沿著城墻攀爬上去時,更是面如土色,垂在身側的雙手在不停顫抖。 虞歸晚打頭入了城,身后是廖姑、程伯、佟漢等人,身穿鎧甲,□□是高頭大馬,個個昂首挺胸面容肅殺,手中的兵器亮著嗜血的光芒。 緊接著就是列隊齊進的北境軍,大小將領騎馬在前頭,后頭是齊整的步兵和押送輜重的馬車,再然后就是駝隊以及運送年下賞賜的隊伍。 朝廷使團就夾在這中間,頂風冒雪大半夜,他們又不習慣關外極寒的天氣,又無人為他們另外安排保暖的衣物和手爐炭盆,凍到現在人都快不行了,顧不得之乎者也那一套,全縮在一塊抱團取暖,下馬車時都能看到他們凍得發紫發青的臉和手,鼻涕一個勁往下流,哆哆嗦嗦的說不出話,上下牙齒都在打架。 車夫低頭忍笑,裝樣子攙了兩下,說著帶刺兒的好話,“哎喲,對不住了各位大人,夜里趕路沒留神,將馬兒趕快了些,車簾子沒壓緊實,害得大人們吹了這半夜的風,凍著了吧?小的該死,小的該死,小的跪下給各位大人磕頭,求各位大人肚有大量,別跟小的一般見識。倒不是小的逾矩要說各位大人,偏關苦寒,冬季經常凍死人,不像你們中原下雪都是暖和的,大人們又都是嬌生慣養金奴銀婢伺候慣了的,哪里曉得我們這邊的情形,以后再來可得備足了御寒的衣物啊?!?/br> 使團官員就是生氣想發怒,也被撲面而來的寒風給吹得沒法開口,且他們真的凍著了,只想快些進去暖和暖和,不想在門口同一個賤民費口舌爭論,沒的辱沒了他們朝廷命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