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書迷正在閱讀:清冷魔尊戀上我、大師姐柔弱不能自理、花火繁星的夜、天后A在娃綜偶遇親閨女、我竟是偏執反派的白月光、死神喜歡搓麻將、滅世神女帶崽上門要我負責、阿福呀(1v1 h)、老流氓、穿越之病嬌女配要回家
當時的慘烈場景一直在她的記憶里,一刻不敢忘,存活下來的村民同她是一樣的想法,她們恨東遼人,也惱對她們不管不顧的朝廷官府。 兩千北境軍到南柏舍那日,葛大娘還遠遠瞧著啐了一口。 一只掌心帶著厚繭的手覆上廖姑的后腦勺。 “師傅?”廖姑眼睛紅紅的,癟著嘴要哭。 虞歸晚使勁揉揉她才長出來的短發,這丫頭也學她把頭發剪了,可是被幼兒逮著說教了一通。 “恨誰就去把誰殺了,在這里哭有什么用,沒出息?!?/br> 廖姑用袖子一抹臉,逞強道:“我沒哭?!?/br> 虞歸晚拎起她那只糊了眼淚鼻涕的袖子,嫌棄道:“這叫沒哭?去那邊洗把臉,好好弄干凈,埋汰成這樣回家讓她看見又要說我縱得你像野猴兒?!?/br> “喔……” 已經被挖苦打擊慣的廖姑也沒想太多,她本來就心大,從不在意師傅說的這些,再說她也了解師傅就是個嘴硬心軟的人,嘴上嫌棄她,可若是有人欺負她,第一個要對方命的肯定是師傅,師傅可護著她了。 廖姑蹦蹦跳跳跑去洗臉。 蒙灰看她跑遠了才同虞歸晚說道:“東遼盜匪在偏關和河渠都很猖獗,這我們也知道,只是沒有上頭的命令,我們也不能私自行動,對慘死的村民,我們也始終有愧?!?/br> 聽得出來這話有幾分真心,可這又不關她的事,蒙灰跟她說這些做什么,倒像是她怎么著了一樣。 “我可沒有要同你算舊賬的意思,雖然我也確實看不上你們那樣縮頭烏龜的行徑?!?/br> 第081章 南柏舍的村民能與狼群共存已是方圓百里都知曉的事, 初時覺得不可思議,也害怕自己會被野狼叼走,后來發現狼群至多在內村走動, 未等人靠近就已閃進樹叢沒了蹤跡,并沒有肆意傷人,便漸漸放下了心。 村民說只要不干偷雞摸狗的事,狼群就不會攻擊人,若聽到哨聲或笛聲也要記得躲遠些,這可不是個好兆頭。 有初來乍到的* 商旅不明其意,好奇道:“這是為何?” 村民將鐵鍬豎著杵在地上靠著,抓起圍在脖子上的粗布巾抹了把臉上的汗, 端著憨厚的笑解了商旅心中的疑惑:“喔, 這個啊,哨聲和笛聲就是號令嘛,告訴它們該回家吃飯了?!?/br> 回家吃飯?商旅更一頭霧水了,問道:“聽說這些狼是你們里正馴養的,可是養在她家中?” 村民笑著擺了擺手, 正要解釋,自家人在那邊喊道:“不干活你跟人吹什么牛, 地里這么多活就指著我們幾個人不成, 你閑著跟人嘮嗑, 哪有這么好的事, 快些過來, 別磨磨唧唧的偷懶?!?/br> “我哪里就偷懶了,不過有遠方來的商客找我問路, 我告訴了一聲?!贝迕窨钙痂F鍬,邊走邊說。 他的家人瞪眼, 低聲道:“葛大娘三番五次告誡不可同外人說里正家的事,你耳朵聽什么去了?!?/br> 村民咧嘴,還是一臉憨笑,“沒說呢,就說哨聲響了狼群要吃飯,沒說它們吃人?!?/br> 哨聲笛聲響都代表有人摸進內村,狼群也會變得異常兇狠,除非虞姑娘另有指令,否則它們是不會留活口的,可不就吃飯了么。 商旅在地頭站了會子才帶著仆從離開,將馬車趕到外村,尋到能拴馬看車的地方將東西暫時寄存,領了牌子才能從這里進入村市街。 擁擠的平整街道莫說是頭次來的商旅,就是蒙灰等人也是驚訝于這里的繁榮。 街邊商鋪林立,街上人頭攢動,拓寬的河道已有帆船在河面航行,外村的房屋依緩坡而建,連接著埠頭。 村市街即從東頭延到西尾,中間一條石板搭起來的臺階連通埠頭,供往來的商旅和百姓上下出入。 一道厚實的鐵包木墻門將兩個村子隔開,外人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內村,每日有人在門口輪值,且有隊伍在街上及埠頭巡邏,防止有人鬧事生亂。 這里幾乎每天都在招工,埠頭需要大量腳夫搬扛貨物,村民們修繕房屋需泥瓦匠和木匠,商鋪需要機靈的伙計,客棧又缺勤快的跑堂,且隨著夜宿南柏舍的外地人越來越多,晨間還需有人倒夜來香,清理街道,否則臟兮兮的像什么樣子。 南柏舍如今不是小山村了,內里的許多布置規劃都需仔細斟酌考量,虞歸晚最看重的就是村內的排水排污問題,倒不是她雞毛,抓著小節不放,而是以她在末世基地的經驗,排水排污若解決不好日后必將造成大問題,如今考慮到這層了,自然要著手去做。 她去問了陶翁,又請教了縣衙工房的小官,幾經修改才定下布局圖,雇工人修排水溝,又將村外的堤壩加固,定了許多細則要村民遵守,才讓原先亂糟糟的村子變得井然有序起來,村民們也漸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家中做著買賣的村民已經將土地租給外面的人,讓佃農種去,他們也過了把收租的癮。 賈用在送回府城的信中不止一次提到虞歸晚不僅有經商之道和練兵之才,亦有管理一方的手段,短短幾個月就將南柏舍從無人問津的小山村變成繁榮的商埠,村中的固防和許多民生工程連縣城的曹縣令都直嘆比不過,倒不是這些工程有多新穎巧妙,而是虞歸晚稍做改動就能讓平平無奇的東西有大用處,這份巧思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就說那幾座大水車,最開始是為了方便吊巨石修建圍墻,后來是幫助村民灌溉,如今又在上面加了些機關,做得怪模怪樣,連著幾根小臂粗的繩索通往山上的土樓,每日都有一人高的大筐裝滿磚頭或其他東西靠這幾根繩索往山上運送,省了不知多少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