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女官(清穿) 第197節
書迷正在閱讀:咸魚女配在戀綜躺平后爆紅、世家婦(重生)、重生后我在修真小飯堂養老、重生娛樂圈女皇、抗戰鐵軍、兵王崽崽三歲半、萬人嫌在高考綜藝全網爆火、穿越之山野田間盡悠然、農家發財路、有只貓說我是她老婆
“木秀于林非歲寧本意,但宜太妃的話說到歲寧心坎兒里去了?!?/br> “往后說不得還會有人往歲寧身上潑臟水,除非我放棄忠君為主,歲寧做不到啊太上皇!” 耿佳德金響亮地抽泣了一聲,像是應和閨女的話,他們耿家人最忠心了! 康熙:“……說起來,因為你,好好的元宵宮宴都被攪和了,傳出去叫人笑話不說,也有損皇家顏面,你打算當什么都沒發生?” 耿舒寧無奈地嘆了口氣,恭敬道:“歲寧早就知道,人太優秀了,總是要遭人妒忌,怎敢當什么都沒發生呢?那往后還不被人欺負死!” 宜太妃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見康熙瞪眼,趕緊端起茶盞。 這丫頭的性子確實叫人喜歡,宜太妃也喜歡耿舒寧這嘴皮子,怪不得老祖宗護著。 胤禛也勾了勾唇,端起茶喝了一口,他們家小狐貍必然不會在嘴上叫人占便宜,老爺子也不行。 其他人表情都有點復雜,尤其是允禟他們幾個,這王婆賣瓜賣的……誰欺負誰他們長眼了好嗎? 耿舒寧咬牙閉眼,總之做足了大義凜然模樣,深吸口氣抬起頭看向上首。 “為避免因為這些微末小事給老祖宗、太上皇和皇上添膩煩,歲寧愿意出面解決問題?!?/br> “叫各位大人和后宮娘娘們擔憂的,無非是皇上為歲寧所惑,失了明君風范,不利于社稷和子嗣?!?/br> “那我不進后宮就好了!”她滿目深情看向胤禛。 “只要不損害萬歲爺的名聲,歲寧不要名分都可以!”狗東西最好別當真,不然咬死他。 “所謂的獨寵……歲寧萬不敢當!”不!她敢!她特別敢! “其實是后宮主子們伺候的不合皇上心意,歲寧愿為皇上在選秀時選擇體人意的小主伺候身側,再不叫朝臣和妃嬪們擔憂?!?/br> 當然,要是選秀結束后,皇上仍然相不中,那就不關她的事兒了。 不過她保證售后服務叫人滿意,這事兒就不必叫人知道了。 說完,胤禛記起幔帳里這小狐貍反復念叨的捧哏,實在舍不出臉附和,只像是認同一般,微微點頭。 捧哏也未必需要出聲,皇帝的認可比旁人說一萬句都強。 * 果不其然,在見胤禛點頭后,在場家里有女兒要參加選秀的,都大吃一驚。 他們擔心的不就是耿舒寧仗著皇上的寵愛往上爬,叫其他進宮博前程的女子沒有立足之地嗎? 結果只是后宮妃嬪無能?他們家的閨女能??! 如果能逼得耿舒寧進不了后宮,還能順著她這根桿子往上爬,大家也沒必要跟她作對不是? 甚至有暗中摻和先前鬧劇的人,在心里罵,有這話你不早說,否則我們又何必折騰這一出! 也有人不信耿舒寧愿意放棄到手的高位,還愿意推別的女子上位,耿佳德金這老狐貍還能養出個傻閨女? 耿佳德金也不信??! 他閨女不可能這么傻,喂嘴里的rou她都要吐出來,她到底要干嘛? 偏耿舒寧還怕人不信,在耿佳德金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的注視下,拍著胸脯自賣自夸。 “后宮里熟悉歲寧的都知道,熹嬪娘娘和瓜爾佳常在她們能伺候皇上,都是歲寧的功勞?!?/br> “在如何伺候主子方面,歲寧還是有點心得的?!彼聪蜇范G,微微瞇眼,“萬歲爺您說,是也不是?” 不說話叫什么捧哏! 說好了一起唱大戲,休想給自己省臺詞兒! 胤禛無奈看著這小狐貍胡說八道,要不是知道她的打算,實在是叫人想賞她一頓手板子。 也就只有這混賬,才敢把尚寢嬤嬤的活計往自己身上攬,還敢把他當肥rou吊在其他女人面前。 他在耿舒寧不動聲色的威脅和康熙似笑非笑的注視下,面無表情道:“在體人意上,確實無人出歲寧左右?!?/br> 有參加選秀心思的人,好些呼吸都急促起來。 如果耿舒寧真拿出實打實的好處,來換宮里一個安寧,這買賣合算! 總比魚死網破……網還不一定破要強。 大家都緊緊看著康熙,若太上皇也允準此事,回頭他們就想法子跟耿佳德金這老狐貍打交道。 康熙沉吟片刻,“如此倒也是個法子,皇額娘,您說呢?” 同樣知道耿舒寧在胡說八道的太皇太后,饒有興致地點頭。 “哀家覺得,不若就循著前朝的例,封歲寧為奉御女官,歲寧二字為封號,如此也能名正言順掌管宮務,張羅選秀事宜?!?/br> 大清初期實行過前朝的女官制度,那時候還沒有內務府,只有十三衙門,很多制度都參考前朝。 后來有了內務府和六尚局,女官制度就漸漸沒落了,最多也就是月例上能體現出來,再沒有權利可言。 正四品的內廷女官之上,是三品奉御女官和代詔女官。 奉御女官,專門侍奉御前,掌前朝所有宮女的管理和對后宮的詔令,堪比妃位。 宮令女官,專門侍奉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身側,掌管后宮所有宮女以及替主子擬懿旨,同樣堪比妃位。 女官到頭最高也就正三品,免得后宮里妃位以上的主兒們還得給女官見禮。 當然,也有例外。 奉御女官或代詔女官若格外受主子信重,抑或有大功勞的,可加封封號。 一字封號為二品,位比貴妃例,二字封號為一品,位比皇貴妃例。 只是不管前朝還是大清,基本沒有女官得此殊榮。 有也是偶爾后宮無主時,實在找不出合適的人選掌管宮務,便由德高望重的命婦暫代,很快就會還權于后宮之主。[注] 康熙還沒說話,太后便驚呼出聲—— “老祖宗,這不合規矩!” 她臉色特別難看,甚至顧不上對太上皇的忌憚。 “自內務府后,有會計司選拔,尚功局執掌,宮人各司其職,若立封號女官,叫內務府和六尚局如何自處?” 最重要的是,現在宮務明面上是她這個太后在管,立封號女官,是從她手里奪權,叫她的臉面往哪兒放! 康熙先前敲打太后幾句,本以為她會收斂些,不欲多跟烏雅氏計較。 康熙從年輕時候就不是個會慣著妃嬪的,雖都說康熙多情,實則在情之一字上他比胤禛冷硬得多。 反正環肥燕瘦,寵誰不是寵,先前太后離開暢春園,也有康熙對胤禛的示意。 烏雅氏因為康熙沒封她為太上皇后的緣由,在暢春園時跟太皇太后和太妃們關系很差,總要折騰出些不大不小的膩煩事兒來。 康熙那會子因為身體不好,實在懶得管,干脆叫胤禛把太后接進了慈寧宮,這體面好歹叫她安分了些。 這陣子烏雅氏在后宮請安時不動聲色的挑撥,還有今天明目張膽地找事,叫康熙徹底厭了她。 本來烏雅氏做德妃時,得寵靠的就是溫柔懂事,沒了這個優點,若非胤禛,康熙連舊情都不想念。 她大庭廣眾之下,對胤禛不客氣也就算了,對太皇太后也缺乏恭敬,康熙面容一下子就沉了下來。 “烏雅氏,你放肆!有皇額娘在,后宮的事兒還輪不到你開口!” 烏雅氏心下一驚,一扭頭就撞進康熙格外冷漠的目光里。 她身體漸漸僵硬起來,突然記起,她能進慈寧宮,還是太皇太后讓出來的。 有太上皇在,她這個沒有皇后權柄的太后,根本什么都不算,這也是最叫她難受的…… 康熙冷冷道:“你先前身子虛弱,掌管宮務力不從心,幾次三番叫后宮里起波瀾,朕看你不如去溫泉行宮將養一陣,宮里總要有個省心的管著?!?/br> 不管太后面容越來越蒼白,康熙轉向太皇太后,語氣一下子溫和不少。 “皇額娘主意不錯,宮務和選秀的事兒,就都交給這丫頭吧!” “行,回頭哀家就叫人傳懿旨?!碧侍蟮瓛吡搜劭粗范G搖搖欲墜的太后,笑著點頭。 她最討厭這種蹬鼻子上臉不知道分寸的女人,就烏雅氏也配提規矩,越給她尊榮越要作死,該! * 虎頭蛇尾的一場元宵宮宴,不止叫與宴的人大開眼界,沒幾天,在京城里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在這初春時節,連百姓們都能嚼上幾句當做下飯菜,熱鬧勁兒堪比過年。 “聽說沒有?新得了皇帝老兒封賞的烏國公,挨了板子,叫從刑部抬出來啦!我二舅姥爺家的小孫兒就在烏國公府當差,聽說腚都給打爛了哩!” “這也不新鮮了,人家皇帝老兒不過是寵愛個女人,這幫子烏眼兒雞比那村里撕扯的婦人還下作,聽聞圣上年輕時候手段就狠辣,能讓他們?” “那好提著鳥籠子橫行琉璃廠的阿公爺你們知道吧?造謠耿家老爺戴綠帽子,自個兒官帽都丟咯!” “是叫佟家小娘生的那位老爺搶去了吧?前兒個有人聽見鄂倫岱大爺吃多了酒在酒樓里罵,嘖嘖~佟家熱鬧也不少……” …… 百姓們議論紛紛,也就看個熱鬧。 京城里的權貴和文武百官們,卻很快就看出了先前那出鬧劇的由來。 鈕國公被剝去了理藩院尚書之職,由兵部左侍郎法海繼任。 新任烏國公因為偽造人證物證,誣陷歲寧縣主為惑星,導致皇上名聲受損,念其祖父和阿瑪功勞,賞八十板子,回府閉門反省。 赫舍里嵩祝受左都御史王鴻緒收買,指使工部侍郎王澤宏、禮部侍郎成泰和前任烏國公五格,刺殺河南總督,全被革職查辦。 王鴻緒和王澤宏被抄家,全家流放寧古塔。 五格被再次關押宗人府,無大赦不得出。 嵩祝和成泰被遣返盛京老家,其家族兩代之內再不得出仕。 馬佳瑪爾賽降爵兩級為云騎尉。 這懲罰不可謂不重,叫滿朝震驚不已,卻沒有人敢站出來再與皇上作對。 不管哪方勢力,此次的損失都不小,唯一受益的是跟隨皇上的人。 法海就任理藩院尚書,禮部侍郎齊崇安繼任工部尚書。 張廷玉繼年遐齡后任兵部尚書,耿佳德金取代伊爾根覺羅耿額為刑部尚書。 河南總督一職則由李光地擔任,明晃晃地由從一品降為了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