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女官(清穿) 第188節
書迷正在閱讀:咸魚女配在戀綜躺平后爆紅、世家婦(重生)、重生后我在修真小飯堂養老、重生娛樂圈女皇、抗戰鐵軍、兵王崽崽三歲半、萬人嫌在高考綜藝全網爆火、穿越之山野田間盡悠然、農家發財路、有只貓說我是她老婆
大家又等著除夕宮宴,結果宮宴上也沒見著耿舒寧的身影,后宮妃嬪卻得知,自乾清宮宮宴回去后,養心殿又叫了水。 恨得眼珠子都要沁血的妃嬪,初一繼續蹲耿舒寧,一直蹲到初五迎財神,都沒見著這個讓皇上夜夜笙歌的狐媚子。 別說命婦好奇,宮妃也忍不住了。 不是沒人試探著在太皇太后跟前上眼藥,說耿舒寧不敬太皇太后和太后,身為皇上的女人,卻不過來給長輩請安。 太皇太后一如過去萬事不理的樂呵老太太,不接這話茬。 “歲寧那孩子孝順,這些日子天天在御膳房,忙著太上皇和哀家的膳食呢?!?/br> “哀家倒是不需要她請安,還是太上皇的身子更重要些,怎么,你們就這么迫不及待想見那丫頭?” 暗暗挑撥的妃嬪被堵得沒話說。 怎么說? 都知道耿舒寧到底是在膳房里,還是膩歪在龍床上。 但太皇太后都這么說了,她們非要將人提過來……這不是置太皇太后和太上皇的身子于不顧嗎? 誰也擔不起不孝不忠的名頭。 只是后宮里的妃嬪,還有與后宮牽繞不少的宗親命婦,都是后宅里殺人不見血的佼佼者,自是不肯就這么算了。 * 初五皇上一開筆,就在朝堂上拋下要選秀的旨意,令內務府和禮部加緊督辦的消息。 誰也不知道皇上要讓誰來主持選秀,有資格的無非是太皇太后、太后和齊妃,但三人都沒聽皇上提過。 大家就更坐不住了。 初八立春祭,皇上奉太上皇在先農壇,率文武百官行籍田禮,祭祀迎神,三跪九叩于先農,祈禱五谷豐登。 太上皇親手捧著御米,奉于先農祭臺前,敬告農神朝廷得到的良種。 胤禛親自將御米種下,再由工部尚書宣旨告知大臣們御米的收成。 得知御米畝產二百公斤,甚至不用輪作,可以立刻種植其他綠肥作物后,所有官員都大為震驚,跪地高呼農神庇佑大清。 春耕大典也有提早選好的地主和名聲極好的百姓、老莊稼把式來觀禮。 得知御米的存在,觀禮的百姓們激動得涕淚橫流,跪地高呼萬歲,久久不息。 這山呼海嘯的動靜,引得幾里外,在禁衛軍守衛的外圍觀禮的百姓們都好奇不已。 早被叮囑過的托合齊,派人提前告知百姓們御米良種的存在,外圍的百姓們更激動。 能進去觀禮的家里都還算是好過,反倒是外圍的百姓,多是窮苦人家。 能提高產量的糧食,明晃晃的就是保住家里好幾條命的存在。 他們跪地激動高呼萬歲的聲兒,一點不比外頭小,里外竟隱隱呼應起來,令得山林間的鳥兒驚飛一片。 山呼萬歲,鳥獸齊鳴,如此大的陣仗,令得見證的文武百官和宗親都震驚不已。 這是春耕典禮頭一次聲勢浩大到如此程度。 不管對太上皇,還是對皇上,他們都不得不低下頭表示臣服,再沒人敢把小心思放到臺面上。 這也在胤禛和康熙的預料之內,父子倆對視而笑,春耕典禮圓滿結束,只等效果擴散開來。 在元宵節時候,就能將加開恩科的旨意傳下去了。 * 宮外一切順利,宮里也按照命婦和妃嬪們的計劃進行著。 原本春耕典禮,該由太皇太后率命婦在先農壇行親蠶禮,只是太皇太后借口身子不適,沒要這份體面。 按規矩來說,這該是屬于皇后做的事情。 太皇太后不愿意,太后烏雅氏也名不正言不順。 因為太上皇還活著,也并未給烏雅氏封后旨意,老爺子早年就說過再不立后。 胤禛為帝,烏雅氏自然成為太后,卻并非太上皇后,所以她不能主持正妻才能主持的親蠶禮。 太上皇沒了,胤禛才能封她做生母皇太后,有這個資格。 這也是烏雅氏一直以來不痛快的地方。 親蠶禮之前,禮部官員去壽康宮請示,卻從未踏進過慈寧宮的大門,這叫太后心情更差。 她總覺得,太妃和命婦甚至后宮都在看她的笑話。 再被允禟福晉和幾個跟太后娘家交好的命婦一攛掇,春耕大典這日,太后在太皇太后面前開了口。 “皇額娘,這陣子皇帝在御前寵愛耿家女的消息,都傳出宮了,不是什么好話,還是盡早叫她過了明路才是?!?/br> 烏雅氏帶腦子的時候,條理格外分明。 “一則奉恩將軍生不見人死不見尸,耿氏既自認梁家婦,卻又勾著萬歲爺胡鬧,實難堵天下悠悠之口,惑星的流言怕會愈演愈烈?!?/br> “二則耿氏受戒出宮為皇家祈福,也沒在莊子待多久,又是南下又是北上的,毫無居士的清雅,此先例一開,叫人怎么看皇家婦的禮佛之心?” “三則耿氏是從本宮身邊出去的,她在慈寧宮說什么風流寡婦的話,如若傳出去,不免有詛咒皇家的嫌疑?!?/br> 她溫柔含笑掃了眼在場的命婦和妃嬪,“倒不如叫梁家給她一封和離書,趕緊叫她進后宮,請幾個嬤嬤好好調.教一下,別損了皇家的顏面,皇額娘您說呢?” 太皇太后還沒說話,被請來陪伴太皇太后的幾個太妃先開了口。 小佟貴太妃笑著點頭:“太后娘娘的話有道理,雖然歲寧縣主是在行宮伺候老祖宗去了,可聽人說她也沒少往太上皇跟前跑,這叫人知道了,可不是什么好名聲!” 榮太妃附和:“都知道老祖宗您疼愛小輩,可歲寧縣主受寵時候也不短了,卻也沒個身子,到底是皇家子嗣更重要些,皇嗣事關社稷,老祖宗可不能不管??!” 太皇太后不愛跟人打口舌官司,再者胤禛也沒叫她在前頭頂著。 她笑了笑:“按你們的意思,是要哀家下懿旨,封她為妃?” 后宮能進來陪坐的幾個妃嬪呼吸一窒,這就封妃了? 等那賤人有了身子,后宮還有她們站腳的地兒嗎? 齊妃李氏忍不住開口,“老祖宗,耿氏畢竟是成過親的,名聲也不好,宮里宮外都知道,封她為妃怕是不合適?!?/br> “齊妃娘娘的話有道理?!边B向來清雅的懋嬪都柔柔開口。 “如果初封耿meimei為高位,德不配位,豈不是坐實了她惑星的傳言,對萬歲爺的名聲也不好?!?/br> 熹嬪也笑道:“先給個低些的位分也無妨,左右萬歲爺寵愛耿meimei,等她誕下皇嗣再晉位就說得過去了?!?/br> 話是這么說,但耿舒寧有沒有命生小阿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太皇太后笑意不變,調侃看烏云娜一眼,她說什么來著? 只要歲寧丫頭一進宮,別管胤禛多疼愛她,保管叫這群烏眼兒雞炸毛。 烏云娜心里嘆了口氣,她也沒想到,太皇太后和皇上的寵愛,都沒叫這群女人清醒些,連體面都不要了。 好在提前得了太上皇的口諭,烏云娜立馬就要站出來說話。 一直似笑非笑聽著的宜太妃突然嗤笑出聲,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要本宮說啊,你們一個個都是閑得慌,這是生怕屎不夠臭,要往自個兒身上攬,還要叫旁人跟著抹一身,也不嫌腌臜?!?/br> 太后烏雅氏臉色猛地沉了下來,“宜太妃,你什么意思!” 郭絡羅氏冷笑,“jiejie做了太后,連話都聽不懂了?” “誰不知道玲瓏爐和玲瓏炭是歲寧縣主想出來的,連太上皇都多有稱贊,在民間也有人奉歲寧縣主的長生牌位!” 她明艷不減的豐腴面龐上,全是嘲諷,“別說你們不知道,你們現在用著的香皂,精油,還有美容方子,都是那孩子捧著心腸奉上的孝心!” “偏偏就那端著碗罵娘的,黑心的道理一大堆,哪兒來的臉呢?” 眾人臉色都不大好看,幾個得臉的命婦也有點不自在。 她們現在確實用著耿舒寧蘇出來的東西呢。 尤其……那東西還是從烏雅氏的鋪面賣出來的。 大家都下意識看向太后。 太后黑了臉,猛地拍了下桌子:“郭絡羅氏!你放肆!” 到了郭絡羅氏嘴里,卻成了她占人便宜還恩將仇報,烏雅氏恨不能直接剮了宜太妃。 耿舒寧身為慈寧宮女官,伺候她天經地義,送給她的東西當然任她處置。 她也沒虧待了耿舒寧,那縣主之位還是她催著太上皇封的,不然能有耿舒寧如今的風光嗎? 郭絡羅氏委屈起身,跪地看向太皇太后:“老祖宗,您可管管吧,后宮爭風吃醋是一回事,可不能委屈了好孩子!” “歲寧縣主伺候您身旁,為您和太上皇將養身子,令得太上皇龍顏大悅,與皇上父子之情愈發融洽,樁樁件件哪件不是好事?” 五福晉和九福晉目瞪口呆,什么時候婆婆這么心疼皇上的人了? 宜太妃看他們倆兒媳都沒順眼過,何曾這么為別人說過話,尤其是九貝勒和皇上不睦,如今還被幽禁府中呢。 真是見鬼了! 其他幾個皇阿哥福晉也沒好到哪兒去,她們思忖著莫不是宜太妃為了跟太后作對? 她們倆年輕的時候就不對付,現在宜太妃為了找太后麻煩,幫著太后的兒子喜歡的女人說話……圖啥??? 郭絡羅氏余光掃見眾人的震驚,尤其是兩個張著嘴呆滯的兒媳婦,只在心里冷笑。 全是一群傻子,不討好皇上,難不成討好烏雅氏這個佛口蛇心的蠢婦嗎? 允祺和允禟也是傻子。 他們看不明白的事情,自打允祺把北巡的事兒跟郭絡羅氏說了,她立刻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順著皇上的意,捧耿舒寧上位,與皇后和皇上交好,往后那倆棒槌的前程,甚至還有允俄的,就都穩了。 郭絡羅氏也無奈,可能郭絡羅血脈的腦子,都長家里姑奶奶身上了? 不然沒道理她生的兒子都那么蠢。 但這會子不是無奈的時候,她面上依然義憤填膺—— “不是臣妾要以下犯上,得罪太后娘娘,臣妾愿意受罰,臣妾就是不明白?!?/br> “后宮的妃嬪除了給皇上添麻煩,還做什么了?連孩子都沒保住幾個,只知道潑臟水,觍著臉在這里一口一個meimei?!?/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