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善到骨子
書迷正在閱讀:審判倒計時[無限]、天團與皇冠、末日超級游戲系統、大唐之逍遙王爺、春秋我為王、新大明帝國、穿成虐了病嬌的惡毒女配、重生影后:顧少,放肆寵、當萬人迷穿成萬人嫌后(萬人迷np)、體質讓世界傾倒[快穿]
第五十九章人善到骨子 喝著牙買加的藍山咖啡,吃著雞翅,雞腿,三明治,熱狗,卻明其實很餓了,所以吃起來有一些風卷殘云的不太雅觀之相,感覺雖然香,爽口,但略顯干澀了一些,吞咽也不滑暢。卻明提出再要一杯冰可樂,這樣喝起來冰涼澄澈,口感爽利多了。 兩人聊著時下的各種趣聞,軼事,幽默,搞笑段子。突的,申冰揚起白天鵝似的脖頸,說,“你大概不知道,霍發明是我表哥哩?!?/br> 卻明略略有一些詫異,“真的呀,可惜了!” 兩人的話題,不自覺的就聊到人生定位之上來了。 在這個話題上,兩人的觀點又是驚人的一致。人生定位,應分為理想定位和智能定位,以及品德定位三種。第一種,就是確定人生的畚斗目標和奮斗方向。確定之后,終生為之努力。如果在現實中出現差距和障礙,可以做出小的,中的,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調整。不可脫離實際;不可超越現實;不可離經叛道。意即理想不僅僅符合道德標準,符合法律規范,而且,它還是為法律道德所維護,所推崇的那種。比如,想當大盜,想當千王這類的理想,即使目標雖高,卻是價值取向上存在根本性的錯誤;再一個,理想雖然健康積極,但卻脫離社會現實,脫離自身實際,那樣豈不是枉然,訂立何益?還有,假如是“理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理想在高大上,這樣的理想與你自身又有絲毫的干系呢? 關于智能定位,即是確定一個自己的智能的水平線,技能的界限的層面和范圍,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掂量和評價,知進退,懂取舍。不但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確定有些事不是不能為,而是絕對不可為。比如我不去和力士角力;不去和爛崽置氣;更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既不與道德規范,法律規范沖突;更不與自然規律,社會規律相悖。 關于品德定位,就是要確立一個做人,而且做好人的標準,這個標準不但符合道德法律規范,還理應透射和融合著人類社會正義,善良,誠實,公平的光芒,永遠感召他人。 所以說,也許許多墮落的人初心都是好的,但是后來天平發生傾斜,內心失去平衡,迷失了方向,理想信念一團模糊,混亂,在經濟大潮,物欲狂流的沖擊下,不失足卷入,除非類似于三觀的定位準確而又堅如磐石。 卻明說,“小的時候我有一個誤區,以為騙的了別人才是聰明;以為干了壞事不被發現才是能干;以為打得最兇才算是本事。我后來看了若干智者,德者的書籍與言論,我才知道:這種觀點要多愚蠢就有多愚蠢;要多幼稚就有多幼稚?!?/br> “謊言,欺騙,無良,只可行一時,而不可行多時;只可行一地,而不可行多地;更不可行一生一世······最終遭到無情的懲罰的,一定是行為實施者自己!他將為之付出不可估量的人生代價!什么聰明反被聰明誤;算來算去算自己等等,就是講的這類人這類事?!?/br> “所以啊,許多被撞的頭破血流或招致身敗名裂的人,核心問題就是定位不準,定力不夠” 下了樓,順著街沿往前走一小段,再過一條石橋,便是申冰的住處。卻明送申冰到了樓下,便站住了。兩人幾乎并行,見他站住,申冰推他說,“大冷的天,去屋里溫暖溫暖嘛?!?/br> 天氣真的是很冷,風雨中還在夾雜著零星的雪花。卻明一時百感交集,申冰一直是一個人生活,那溫暖溫暖二字,卻明知道是雙關語。卻明感到喉頭有一些哽;看申冰時,她把臉扭了過去,實際上在強忍著淚水。 他緊握住申冰纖纖掌指,那手細膩,光滑而有一些冰涼。兩人靜默,好一會,卻明松開了手,若無其事的樣子說,“好啦,我還有事要做,今天就不去叨擾你了。改天來,品品你儲存的好紅酒?!?/br> 說完,毅然甩手大步離去。 三十多年前,在馬蚌市安瀾縣一個山連著山,洼連著洼的地方,崇山疊嶺,四野荒涼,山草在林間瘋長。連綿幾十里,只有鳥獸往來橫行,絕少人跡至此。 離此處十里以外,有一個大沖子,半山坡上的樹林下,有兩幢茅草屋,在風雨中瑟瑟發抖,在這遠離人群的地方,住著一戶人家。 夫妻兩膝下無女,五個兒子整整齊齊,既健康,又五官端正。 在這隨時有野獸怪物出現,隨時有各種凄厲,古怪,驚恐,陰森叫聲交替或混合的荒涼之地,已成漢子的五個兒子,實實在在的增添了很強的人氣。 在這五個兒子當中,大兒子出生下來,個頭皮膚,皆與另幾個兒子迥然而異。 他的皮膚特別白凈,光滑;手腳比他們要長,身量也比他們要高。 十九歲,他初中已畢業三年,天天就在家邊種地,砍柴,討豬草。 房屋右下方的山腳下的半坡上,有一股山泉,水流量大到淌到山腳下的洼子時,已自然形成了一個小規模的天然湖泊。 他與兄弟們一對比,便形成極其的反差。他白凈端正的無可挑剔;其余四個則既黑黝黝,又粗蠻蠻。 但他可有一樣不輸于他們,那就是氣力。 就在十九歲那一年,他學會了攆山————即是打獵。 那時還沒有禁槍令。他自制弓弩,自制短火槍?;饦屼摴苁桥艿綆资锷酵獾膹S礦,在車間里說盡好話,做夠事情,里面的人終于答應送他一根半尺長的鋼管。 他跑了許多地方,對那些鉗工,焊工,刨工千恭萬敬,槍管終于好賴完成,他自己費盡心力,砍家里的板栗樹,做成了槍身。 他追巖羊,麂子,獐子,曾幾次來到這片山嶺的外圍,又因為獵物到手或跑得無影無蹤而未深入。這一次,他追一只麂子,又再次到了這片荒嶺外圍。那麂子到了山林邊上,好似在等他一樣,突然駐足觀望。 這片區域他曾在幼時與父親進入過,長長的,略帶弧形的八月瓜,外形有些像芭蕉,比之芭蕉要大要長,熟透了之后,開著敞口,那種香甜可口,世界上沒有任何水果可以與之匹敵。 森林中,時不時乍現的楊梅樹,那楊梅果實顆粒較小,水汁也少些,但那甜就非比尋常了。 紅透了的柿子,在淺坡上,除幾棵高大的外,大部分都低矮,觸手可及。 那麂子正在仰頭張望,當他靠近,就又跛著足,朝前跑去了。 當追到一棵板栗樹下的草叢中時,他看見一個老人,縮瑟在地上,身體不停抽搐,臉上極度痛苦。 他的記憶,好像這里的山野從來都是滿山遍的霧氣水珠,到處濕漉漉的。 老人時不時哼一聲,雙眼微閉,好像已經意識模糊。 他很是意外和吃驚,在這曠野之外,怎么會有人跡呢?內心的善良早已使他把麂子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趕緊加快腳步,走到老人身旁,蹲下身去,把老人扶了起來。 在呼喚和搖晃中,老人恢復了一些意識,含混不清的說了一個餓字,并指了指自己的肚子。 他山野生存能力超強。馬上用隨身攜帶的彎廉,在樹下的叢間擼來許多的干草,一部分讓老人鋪蓋;一部分升起了一堆篝火,讓老人烘烤。 他摘來八月瓜,熟透了的柿子,喂給老人吃。又打下板栗來,在火里炮烤,熟透了之后,熱氣騰騰,香氣四溢,既解饞又當餓。 他與老人的交誼就此開始了。老人叫易林剛,是一位南下的老干部,也是舊時代的大學生。 離此地三十里,有一個牛房,關著某農場的三十幾頭牛,因為某事,老人被貶到牛房,與另兩個老頭一起,負責看守和放牧這些牛。 那天,他把所放牧的牛放到了荒野里,沒想到多年的胃病突然發作,險些要了他的命。 一老一少遂成忘年交,黎興成發現,老人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目光深邃高遠。于是恭敬佩服之至,每日無論刮風下雨,絕不耽誤他出現在老人身邊,好似隨時聽候調遣使喚的子女或學生。 老人也驚喜而意外地發現,黎興成這個后生,不僅眉清目秀,干凈整潔,更兼天性溫和,品行過人。 由于牛的數量大,不宜集中放養,農場決定在那片無人的山野,搭建一個牛房,讓老人在這片水草豐美的地方,單獨看守和放牧十頭水牛。 農場派了七個壯勞力前來,刀斧并進,鋸刨同舞,一天時間,散發著草木清香的長長的寬敞的牛房就落成了。 從此,字跡歷來娟秀漂亮,知識基礎比較扎實牢固的黎興成,遇到了他人生當中最好的老師,不僅教給他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還教給他做人的道理。 一晃,三年過去了,這對情同父子的兩個人,不僅建立起了深厚,濃郁的感情,也彼此有了對對方的深刻認識和了解。老人,滿腹經綸,正派沉穩,心懷民眾;青年,溫文爾雅,誠實守信,品質優良。 不久,老人接到通知,恢復職位,返回城市,走馬上任。臨行,他憐愛的輕拍已哭成淚人的黎興成的頭,一字一頓的說,“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像你這樣基礎扎實,能夠提筆成文的人,豈會埋沒?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有見面的機會?!?/br> 說完這話,老人邁著堅定的步伐,走了。 黎興成淚眼婆娑,飛跑著爬上山梁,看著老人和前來接他的人們的背影,直到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大山的拐角處,他還蹲下來不停啜泣。 半個月后,當地地區行署發來一份公函,一層層轉送,最終由公社秘書在大隊支書的陪同之下,將公函直接送達黎興成手中。 公函上通知,黎興成同志,接通知后,請速到地區行署計劃委員會報到。 老人果然慧眼識珠,青年也沒有辜負老人的期望。 現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黎興成,便是謙謙君子的那位青年。 由于黎興成是卻明的遠房親戚,這段佳話,卻明不僅記憶猶新,而且從中得到了不少的啟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