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履新紀委
書迷正在閱讀:審判倒計時[無限]、天團與皇冠、末日超級游戲系統、大唐之逍遙王爺、春秋我為王、新大明帝國、穿成虐了病嬌的惡毒女配、重生影后:顧少,放肆寵、當萬人迷穿成萬人嫌后(萬人迷np)、體質讓世界傾倒[快穿]
第四十七章履新紀委 一般情況之下人們會普遍認為,領導干部一旦轉到政協,人大任職,就變成了純粹的退居二線了,就是閑下來了,就是開始看報喝茶養花下棋,過等待退休前的悠閑日子了。卻明到人大后,可沒有半點這種感覺,因為他雖在人大,在實際權責上,在領導分工上,與政府,黨委并無顯著區別。他到人大后,主抓或稱擔綱了幾樁頗有影響的大事件,其作為與擔當納入了上級組織的視線,引來了主要領導的濃厚興趣與關注。 卻明參加了市委書記汪軍主持的黨政聯席會議,結束后,他正打算站起來離去,在主席臺上整理文件的汪軍書記叫住了他。 “卻主任,您別忙著走,有個事要同您講一下?!?/br> 汪書記的話音剛落,伊祿市長也站起來,笑著向他點頭示意。 他認真搜尋了一下大腦中儲存的各種信息,也猜不到他們會要給他談什么事。但從兩位喜慶的臉色來看,意識到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會是什么好事呢? 不一會兒,兩位就走過來了。汪書記上下打量著他,頻頻點頭,說,一個喜好詩詞,酷愛文學,又長期堅持體育運動的人,和小伙子一樣,是既顯得年輕,又精力充沛,朝氣蓬勃······關鍵是一身正氣!所以啊·····。 伊祿在汪軍和他握手之后,緊接著也和他握手,笑著溫和地說,是啊,這種精力,這種干勁,真讓人欣賞,真讓人羨慕??! 他有些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說,兩位領導有話直說,本人最怕的就是繞彎子,打啞謎。那樣的話,我會被急死,憋死的。 汪軍手一揮,幾句話,辦公室說吧。 三人前后走進了汪軍的辦公室,汪軍果然是一個簡潔明快的人。一俟大家都落座,他簡要的告訴了卻明一個信息,省委決定,擬調卻明到省紀委擔任常務副書記,這幾天省委組織部,省委紀委,就要派員前來搞一些任前談話,調研,由于是轉任重要職位,還要進行任前公示,本人若對此次人事安排有想法,可以按照組織程序向上反映。 卻明聽后,仿佛新戰士接到了上戰場殺敵的重任那樣,手心出汗,心跳不止,躍躍欲試。 紀委在反腐進入常態化之后,紀委的職能和權力,得到了鞏固,加強以及提升。因此,進入紀委工作,是紀委和組織部門雙重考察,雙重過濾,挑的就是你的黨性,選的就是你的廉潔,要的就是你的正派。沒有過硬的十足的干凈的底氣,不要說擔任紀委領導職位,就連納入紀委考察調動視線都十分困難。 卻明當即爽快地表示,沒有意見。 接下來,卻明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絕不去打聽,也絕不去走動。輪到省委組織部長,省委紀委書記找他談話了,他就實事求是和盤托出自己的想法,這很令二位領導賞識。 公示結束后,正式的任命就到了,他趕到省紀委去報到。書記召集了一個臨時會議,宣布了任命,并向他介紹了各處室負責人,就這么一個簡簡單單的程序過后,便讓紀檢監察室,案管室抱來了許多卷宗,要他迅即熟悉并迅速投入工作。 一調入省紀委,在省城卻明馬上就成了孤家寡人,吃飯可以在食堂解決;住嘛,就只能在招待所對付了。因為是臨時住宿,當然不需要他掏一分錢,但他住起來心下也是頗為不安的。 其實,調到省紀委來工作,他是有著一些個人的實際困難的,諸如三個孩子需要管理,照顧;羅飛視力下降,總是頭暈,管照三個孩子,力不從心。 但他骨子里天生就沒有和組織討價還價的血統;更絲毫沒有在職責面前會去考慮自身的得失習慣或意識;尤其重要的是,他認為,既然上級黨組織信任自己,要委予自己神圣而光榮的重任,那自己就必須以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勇敢地去擔當,一定要堅定的去履責,在反腐常態機制之下,決心要拿出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斗志和勇氣,痛打一切老虎蒼蠅,為國家徹底根除腐敗,竭盡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所以,無論是省委組織部長與他的談話,或是省委紀委書記與他的談話,他都十分愉快,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難色。兩位領導的談話,無非就講了反腐倡廉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現實意義;反腐勢在必行且刻不容緩!角色轉換,乃是一種神圣而重大的歷史使命,這種使命選擇了你,等于一副重擔落在了你的肩上,它是一分沉甸甸的考驗和挑戰,你手中緊握的是反腐的利劍,這就要求我們紀檢監察干部,自身必須高度廉潔,因為打鐵首先強調的是要自身硬嘛。 卻明接觸的第一樁案件,乃是一位已經升為副地級的某市交通局原局長的貪腐案。書記給他簡單交代后,承辦案件的同志便與他碰了頭。因為這是一樁窩案,情況十分復雜。 案件的線索來自幾方面,一是紀委信訪室接到的公開,或匿名的舉報信;二是某縣檢察院在辦理該縣交通局長受賄案時,有關材料牽扯,或直接指向這位地級領導。 案管室將材料移交紀檢監察室后,承辦人員在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進行了多次的秘密走訪和調查,初步可以確定,該領導在擔任交通局局長五年間,自己或伙同他人在公路工程發包之上收受巨額賄賂,幫助企業招標,邀標過程中,利用自身身份影響,權力干預,致使競標企業中標,領受高額“孝敬費”;讓自己實際控制的公路工程公司,橋梁建設公司承包高速公路工程,瘋狂撈取巨額“好處費”······。 卻明與案件主辦人李林欣商議后,決定先做好前期的初查工作,要做到線索固定,證據固定,鎖定證人,之后,才開始一方面正面接觸;一方面報請批準實行“雙規”。 貝國運現任仙俠市人大副主任,他的這一生可以說到了今天的位置,絕非易事,其間不乏艱辛,吃苦,還有打拼。 他出生在一個極其偏遠,荒涼的大山地區,小小的村寨分布在大山的脊梁之上。到處是石頭旮旯;一年四季都嚴重缺水;水源在大山腳下的干溝邊,要曲曲折折走近十里的艱難陡峭山路,才能到達;刮大風時,每家每戶的茅草屋上的茅草,便會被狂風卷走,僅剩下空空的可憐的檁條,椽皮,大風過后,滿室煙塵;一條崎嶇小路,通往山外,竟要爬坡下坎徒步走上三十余里,其間,不乏亂石嶙峋,黃泥地上干涸而堅硬的牛蹄印。 這里的人們自然生存條件惡劣,貝國運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四,光著腳丫子,咬著牙,在同村幾個同伴的陪伴下,讀完小學,讀初中,讀完初中讀高中。 讀到初中時,五個同伴就只剩下了一個,讀到高中時,就僅剩下他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山坡上的狹窄羊腸小道上艱難往來,孑然獨行了。 就這樣,他在回鄉知青兩年后,全國恢復高考,他考入市水校,畢業后,分配到了家鄉所屬的那個區的區公所,先是在辦公室當秘書,由于積極肯干,吃苦耐勞,被培養入黨,又被提拔任命為華基公社書記。是全村唯一的知識分子,國家干部。 村人人人羨慕;家人引以為自豪。老母親時時擔心他的美好的工作前程會出現變故,經常念叨他,要他必須這樣,要他不要那樣。他雖知道老人的良苦用心,但偶爾也會產生不耐煩,每逢這個時候,他就會大聲告訴母親,你兒子聰明著哩,他不會出事的! 母親總是念叨,當公家的人,吃公家的飯,多榮耀的事,這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咱可要倍加珍惜,可不能做錯事,說錯話,站錯隊。來之不易??! 干部四化期間,他被結合進了雙流區區委班子,任區委副書記。其間,他隨大流,補了個省委黨校的大專文憑,接著,又順利的拿到了該校的本科文憑,職務也一路飆升,先升任安定縣縣團委書記;兩年后,提拔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一年半后,提拔到臨縣的浦和縣任縣委常委,常委副縣長,不久升任縣委副書記,縣長;五年后,升任頤和縣縣委書記。 他所在的那個村,只產包谷,不產米,因此有雞不啄米,窩屎不生蛆之說。名字也古怪,叫蛇坡。他上任縣委書記后,將幾輛縣委的公車叫上,同他一道疾馳而來,直抵蛇坡大山腳下,才沿山路一字兒擺開。 他擺這么大的陣仗,就是要風風光光將父母接到他任職縣委書記的頤和縣去,他要讓慫了一輩子的父母,自豪,自信;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兒子已經是主政一方的實權人物了。 村民們大都悶頭在大山里刨食,閑暇時,男人只顧低頭抽旱煙;女人只顧納鞋底,這一次,他們終于知道,他們寨子里走出去的貝國運居然當了縣委書記這么大的官! 貝國運的妻子,是他高中的同學,名叫駱芳,兩人在市里讀書時,一個水校,一個衛校,一來二去,就走到了一處。 駱芳也不是什么城里人,她家就住在公社所在地的小街上,她的父母就是靠用枸皮在河邊的作坊里加工成紙張為生。 然而,好像天生高貴似的,她就是從骨子里看不起并嫌棄農村人,不是嫌臟,嫌土;就是嫌窮,嫌窘。走到村寨,隨時隨地不是捂鼻,就是用手扇風。一副蹙眉爛額表情。 當年,貝國運要想讓駱芳隨他回一趟蛇坡,真比登天還要難,每一提及回蛇坡,她就要慪氣,兩人就要吵吵半天。即使終于來了,就好像誰借了她的白米,只還了粗糠似的,氣鼓鼓的。 可是村里人哪見過穿紅戴綠,搽脂抹粉的城里洋媳婦?全村男男女女,特別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婦,還有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圍著看來看去,問來問去,稀罕的不得了。 到了縣里,貝國運親自駕車,帶著父母在縣城繞了一整圈,每到一個視野開闊,便于瞭望的地方,就必定要停下車來,攙扶著父母,指示給他們看哪里是哪里,那里有多少鄉鎮;哪里有多少人口;,多少廠礦,多少學?!ぁぁぁぁぁげ⒏嬖V他們,你兒子管著多少人,治下有多大的國土面積,多少的國家機關。 他還告訴父母,他現在這官,就是封建時代所稱謂的“縣太爺”。 父母臉上,有高興,激動;也不乏憂心,只不過,兩位從未進過學堂,從未走出過大山的老人沒能說出什么來。 以前,貝國運追求駱芳時,駱芳實際上對貝國運并不是很滿意,屬于一時間高不成低不就,將將就就下嫁的那種類型。只有在貝的官運亨通之后,駱芳的臉上,才開始露出了十分難得的笑臉。 貪腐案件中,貪腐者自身有其根源性的因素;但是,環境和土壤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因素。古人為什么要說“近朱者黑,近墨者赤”;清人李綠園在他的長篇小說《歧路燈》中,以主人公譚邵聞的人生歷程,揭示了人生路上交友近人的重要意義。你交的人當中,有好人壞人;有正人匪人,倘若你交友近人不慎,不察,你就會墮落,蛻變,最終成為壞人。所以,李綠園這本書被朱自清稱為“只遜《紅樓夢》,堪比《儒林外史》”。李綠園寫完這本書,還附上了與之對讀的《家訓諄言》,其中有一聯句,就是教誨人的,該聯這樣寫道“用心讀書,親近正人”。 貝國運走上貪腐之路,有兩個因素,一是妻子長期的不滿于現狀的念叨和埋怨;二是損友的不良誘導和攛掇。剛開始,小打小鬧,到了后來,胃口大了,膽子也大了。 駱芳的大姐夫才是一個縣運管局的局長,不僅在線路審批,違章處罰之上大肆搞權錢交易,甚至在客流量非常大的線路上,用他人名義,投資了兩輛大客,參與實際經營,那錢財就好像涌泉一般,滋潤的jiejie姐夫一家河泛水漲的,直羨慕的駱芳不知在貝國運面前念叨了不下于上百遍; 貝國運有一個老學兄,要比貝大五歲,也是恢復高考后第一批考入中專的,在校期間,這位名叫查經仁的仁兄,由于成熟,老到,自然而然就成了大家的老大哥,主心骨。大家對他是心服口服,言聽計從。畢業后,貝國運一直沒見過他,當縣長時,有一次到市里開會,在一個號稱“美食一條街”的地方,恰巧遇到了已喝得臉紅筋脹,愜意無比的查經仁。 從前在學校,查經仁的日子就過得有滋有味,瀟灑舒適,那是讓人羨慕到死去了的。他在學校時就預言,貝國運聰明,有富貴之相,將來一定不凡。他最喜歡帶著貝國運出入各種場所,經常給他灌輸及時行樂,人生就是到世上來享樂的思想觀念,人在世上不享樂,冤枉你在世上活!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兩人一道在學校念書的時候,查經仁就帶著他上街看錄像,喝小酒,吃宴席,蹲小攤·····,,廣交四海朋友,認識各路神仙,他十分著迷,愛的死去活來的打麻將,就是那時候查經仁手把手教會他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