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這宣傳的也太賣力了,不就是想要票房嗎?給你就是了?!?/br> “他們真的好可愛啊哈哈哈哈,就這節目效果,感覺不去一趟電影院都有點對不起他們了?!?/br> “確實,已經對這部電影產生好奇心了,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電影值得他們這么賣力的宣傳?!?/br> “真的會被笑死在這一期?!?/br> “怎么就沒有了呢?還沒看夠就結束了!” “確實,正看的開心呢,結果就沒有了,節目組你們有沒有心?” “強烈建議節目組把所有素材都放出來,也不用什么后期,我們自己看就行!” “支持支持,正片實在太短了,沒有花絮哄我我就不起來!” “這些人之間的化學反應真的太好了,強烈建議三人常駐《開心周末》,每周看他們六個一起玩,我肯定期期不落!” “導演組快看我們,真的,把他們留下來吧,留在他們收視率肯定有保證!” “萬人血書!” 不出意外,這一期的《開心周末》創造了節目開播以來的收視率新紀錄。 除了觀看人數暴漲之外,節目中的幾個名場面也被網友們剪輯成了各種片段,在其他平臺獲得了許多的關注和點贊。 大家基本上都在哈哈大笑,覺得幾個人非常的逗,雖然也有人說些歪歪唧唧的酸話,但一點也不影響節目的收視率。 隨著大家自發宣傳,綜藝中的各種搞笑片段不斷在各個平臺傳播,這一期的《開心周末》可以說是徹底出圈了。 即使是平時不看《開心周末》的觀眾,基本也在網上刷到過幾個人的搞笑片段。 笑完之后,很多人都忍不住去看正片,又給節目帶來了新鮮血液。 如此不斷良性循環,《越進》這部電影也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雖然我沒有吃到紅紅火火的水煮魚,但《躍進》的紅紅火火,我愿意出一份力?!?/br> 許多看了綜藝對他們產生好感的網友都這樣表示。 “這個綜藝上的值了?!笨吹骄W上的反饋,以及暴漲的票房預約人數,郭導和制片人開心不已,果然上綜藝宣傳是一個正確的決定,看看這一下子省了多少宣傳費用。 “確實,你的犧牲不虧?!敝破讼氲焦澞拷M郭導發著燒說紅紅火火的名場面,忍不住撲哧笑出聲來。 不得不說,《躍進》電影宣傳的成功,郭導有很大功勞。 在網友們的期待下,《躍進》終于在寒假正式上映。 眾人懷著期待的心情踏入電影院,電影開頭的一幕,就是郭躍被父母匆匆塞上前往大西北的火車。 “哇噢,是年代戲?” 跟風走進電影院的觀眾有些驚訝,但也沒有多少排斥。 離別的車站,時局的動蕩和潛藏的不安,令粉黛未施的少女看上去分外引人注目。 “好漂亮!” “棲棲居然是素顏,真的好純啊,又是不一樣感覺的棲棲!” “年代戲里這么漂亮是不是有點不搭?感覺太洋氣了不接地氣?!庇袀€男人應該是經??茨甏鷳?,這會兒看到格外漂亮嬌氣的郭躍忍不住提出自己的質疑。 “哪個年代都有長得好看的人好不好?而且你看看他們一家三口的服裝,和周圍人明顯不一樣,他們家應該挺有錢?!迸赃叺娜巳滩蛔》瘩g。 “那個年代有錢可不一定是件好事兒,難怪……” “電影在哪里取的景?看上去好真實,就好像真的是在那個年代一樣?!?/br> “這么一說好像真的,我印象中小時候的車站就是這個樣子的,可惜現在到處都在拆遷,上次回去的時候記憶里的家鄉早就沒有一點以前的痕跡了?!?/br> 人總是對回不去的小時候滿懷眷戀,特別是年紀比較大的觀眾,隨著電影鏡頭的不斷推進,真實的仿佛那個年代在線的鏡頭一下子讓大家產生了許多親近感和認同感。 不是那種充滿各種奇怪顏色和濾鏡的年代布景,而是和記憶中一模一樣的充滿生活氣息的年代味道,光是憑借這一點,就足夠讓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產生好感。 “爸爸mama,我不想走!”電影中,還不知道會發生什么的少女還在和父母撒嬌。 “聽話,乖乖待在那邊,等爸爸mama去接你?!备改傅难壑泻鴾I花,雖然舍不得自己的女兒,但還是將匆匆收拾好的簡單行李塞進少女懷里,狠心將她推上火車。 “爸爸mama……”被推上火車的少女條件反射的回身尋找自己的父母,漂亮的臉上滿是迷茫,仿佛是不理解自己的父母為什么會這么狠心。 少女的表情極具感染力,透過她的眼淚,觀眾們仿佛也對她的悲傷和不安感同身受。 “唉……”電影院中,不知是誰低聲嘆息了一聲。 隨著火車的開動,父母的身影逐漸消失,郭躍默默哭了好一會兒,可惜這次不會有人再來安慰她,替她擦去臉上的淚水。 郭躍緊緊抱緊懷中的行李,目光茫然地看向車窗外。 這是一個很細膩的鏡頭,站在上帝視角的觀眾,仿佛也隱隱感覺到了鏡頭傳遞過來的悲傷。 第63章 隨著劇情的推進,迷茫到堅定的知青,各有心思的卻又各有閃光點的村民,工蟻般默默將沙漠變綠洲的植樹工人,駐守的黃沙深處的軍人…… 一個艱苦又充滿人情味的七八十年代大西北風情林場徐徐在觀眾面前拉開帷幕。 大家有時會因為一個大嬸的笑料而開懷大笑,有時又會因為一個家庭的破摔而落淚,更多的時候,大家會為這些分工不同卻又用各種力量保護腳下土地的艱苦奮斗而感動。 “趙大叔,又出來溜達啦?” “國家需要我,我就來了?!?/br> “這個地方不好,但也沒那么不好,總歸她會越來越好?!?/br> “將沙漠變成綠洲需要多少汗水?” 最后的最后,鏡頭給到女主郭躍,這時的她早已經從一個嬌氣的城里姑娘變成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質樸農民形象。 第一眼看到她,最先被看到的一定是那雙堅定的眼睛,只有仔細透過她被風沙吹皺的臉,才能發現她五官的優越。 但這時的她已經無需用容貌證實自己,黃沙上倔強冒頭的綠洲雛形就是她最好的軍功章。 鏡頭的最后,郭躍坐在高高的沙堆上望著天上的飛鳥。 “郭躍,郭老師,有你的信!” 郭躍回頭,鏡頭戛然而止。 隨后,片尾演員表開始出現。 電影,到這里就結束了。 電影院重新亮了起來,觀眾們坐在原地沒走,還在消化電影中的內容。 《躍進》不是一部大團圓喜劇,在艱苦奮斗的主旋律之下,是知青們的淚水,是村民們拼命干活也填不飽的肚子,是青春換來的一株株樹木,是軍人堅強卻又不那么堅強的肩膀,是洪水下的家破人亡,是整個時代背景下所有人的無奈。 整部電影中,淡淡的憂傷始終纏繞著故事里的人物,又通過鏡頭,將觀眾的心也緊緊拽住。 平心而論,這是一部需要細細體會深度挖掘的電影,但演員們又實在厲害,特別是主演沈木棲,那種強大的感染力,讓人即使不是很明白鏡頭想要表達的意思,也能直觀地感受到主角的喜與悲。 “啪啪啪啪啪……”不知是誰起的頭,一陣掌聲在電影院中響起,掌聲一開始只有稀稀拉拉幾個,沒一會兒就匯成了一片海洋。 好的電影能從故事中長出血rou,在觀眾的心中脫胎成真實的人,《躍進》中的大家,在觀眾們的心中就是這樣鮮活又可敬的存在。 掌聲過后,大家陸陸續續離場,離開之前,大家的目光又忍不住看向大屏幕,就像在和自己的朋友不舍告別。 從電影院回來,許多人的心里悶悶的,總有一種想要傾訴的欲望。 于是有人開始在網上寫影評。 “一部時代背景下的奮斗史,并不是大爽文,整個故事的主色調甚至有些憂郁,但一點也不影響這是一個好故事?!?/br> “故事里的每個人性格都是鮮明的,不經??措娪暗娜丝隙ê茈y想象,幾十集電視劇都不一定能讓幾個主角有完整的成長弧,但一部一百多分鐘的電影,居然能清晰地展現出那么多人的性格前后變化,由此可見演員和導演的功底?!?/br> “已經很少靜下心來這么仔細看一部電影了,看完之后,感覺像是吃了一頓精神大餐,現在很飽很滿足?!?/br> “雖然不是很懂,但我想,這部電影明明很勵志,但我看著依舊覺得難過,可能是因為郭躍對家人的思念……又或者還要加上電影中的其他人,那個年代啊……” “整部電影,郭躍的家人除了最開始的時候出現,后來再也沒有出現,只有郭躍偶爾會去郵局寄信,但應該是沒有結果的,因為她每次從郵局回來都會低落一段時間,其實也不難理解,從電影開頭展露的信息和他們匆匆送郭躍離開,就能知道,他們的處境應該不怎么樣。 即使一開始可能不知道,但后來局勢越來越緊張,郭躍應該也意識到了吧?所以才會越來越努力,也越來越沉默。 現在再回想局勢最嚴峻的時候,郭躍被從試驗田里拉出來劈頭蓋臉一頓教訓的畫面,我的心里依舊不好受。 郭躍女鵝,真的讓人好心疼。 所以電影最后的信,是家人寄來的信嗎?” “一定要是家里寄來的信啊,躍躍真的讓人太心疼了?!?/br> “不知道為什么,就算我知道躍躍很強大,但還是忍不住憐愛她?!?/br> “應該是角色的強大感染力讓人忍不住共情,第一次這么直觀的感受到沈木棲的演技,真的還得是這種細膩的文藝片,這種電影才能把沈木棲身為優秀演員身上那個特殊的感染力發揮到極致,也不是說她之前飾演的角色不好,只是對于我們這種電影人來說,這種品質的細膩表達才是真正的大餐,難怪總有人說什沈木棲的演技被低估了,今天一看確實是這么回事兒?!?/br> “大家普遍認為電影不過是一種消遣娛樂,但偶爾吃吃細糠真的很爽,《躍進》這部電影真的給人很大驚喜,第一次體會到了文藝片的魅力,我之前算是商業片的受眾,總覺得這種文藝電影太過難啃,甚至有些還會給人無病呻吟的奇怪黏膩感,但《躍進》完全不同,超級認同一些影評人的觀點,《躍進》就是一頓精神大餐?!?/br> “之前總有人說沈木棲的繁花影后是評委向流量妥協的結果,但現在看,即使沒有《基因博士》的唐梨,《躍進》中的郭躍也足夠她拿獎了?!?/br> “沈木棲這次確實豁出去了,素顏出鏡不提,居然能把自己折騰成電影后期的樣子,可以看的出來,沈木棲是硬生生把自己曬那么黑,而不是通過化妝技術來實現的,對于一個女明星來說,這真的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另外讓我驚喜的是,她干活真的很利索,就好像真的是干很多農活的那種人,但前期郭躍光下鄉時的那種笨拙也不像是演出來的,所以也不知道沈木棲到底是哪種情況,只能讓人忍不住感慨她真的肯為角色花心思。 這年頭的年輕演員里,能這么踏實肯鉆研的人已經不多了,沈木棲憑借郭躍這個角色再拿一個影后,我肯定是心服口服的?!?/br> 沈木棲之前參演的電影,大家評論的時候更多的是口語化的,要贊美更多的也是網友們習慣的“啊啊啊好看”“棒棒棒”之類的直觀夸贊,爽就完了。 但《躍進》不同,許多網友分享的觀點不僅言之有物,就連評論的語氣看上去也是組織過的,發自內心的感悟。 也許這也是商業電影和文藝電影的顯著區別之一。 《躍進》上映后的一周,電影好評不斷,即使偶爾有些不好的言論,但總體而言,大家對這部電影還是十分認可的,此外電影評分也一直在9.5分以上,也許隨著后續點評觀眾變多可能會有一些下降,但從總趨勢來說應該是不會到9分以下。 眾口難調,一部電影的好壞評價沒有標準,再加上演員本人也不一定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評分9分以上電影,這個分數不僅在沈木棲的一眾參演電影中數一數二,在整個影史上,也是數得上的優秀評分。 除了《躍進》,沈木棲也就只有《應憐》的評分到了九分,這可能和應憐本身是個魅力十足的大美人有關,票房最高的《基因博士》,在網上的評分居然只有八分多一點點,偶爾還會掉下八分,和賣到飛起的票房以及風靡千家萬戶的周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隨著《躍進》的熱映,票房呈現一個穩定的上升趨勢,口碑也持續上漲。 但觀眾喜歡《躍進》,也不會像喜歡《基因博士》一樣二刷、三刷,所以《躍進》憑借著前期的宣傳和后期的口碑票房雖然在一眾文藝片里一騎絕塵,但和沈木棲此前的票房戰績來看,《躍進》的票房就不算多突出了。 于是早就看不慣《躍進》上映后一水的夸獎的人終于找到了攻擊的方向。 “沈木棲的《應憐》上映后刷新了票房記錄,《基因博士》又破了《應憐》的記錄成為票房第一,就連鑲邊的《戰國策》票房也在前排,對比來看,這會兒的《躍進》算不算是一種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