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書迷正在閱讀:芙蓉寢晝、別問,問就是都要、誰要做深情炮灰啊[快穿]、楚千塵顧玦、錦繡醫妃之庶女凰途楚千塵、重生后我老婆拍飛了游戲女主、豪門團寵:小撩精她野翻了、罰紅妝、星際第一療愈師(NPH)、請把脊骨雕成我的王座(高H、NP)
那么一兩根絲瓜藤試試,又不會虧本??沙x的方子要是真的管用,那這一大片的田,一大片的絲瓜,可就都有救啦!” 這投入和產出比,杠杠的。 絲瓜主人思來想去,悄悄把方子給記了下來,這小孩說的也沒錯,試試不會虧本,成功可就賺大了。 沈知瀾見他表情松動,若有所思的模樣,也沒有繼續催著賣安利。太迫切了也不好,對方會誤以為他有貓膩。 沈潭配合的極好,又裝做不解的樣子問:“其實好多除蟲救災和豐收的法子,都寫在農書里,大叔你怎么不去找這些書看呢?” 絲瓜主人斜睨他們一眼,“拿我逗樂子呢!” 他見三人還是不解,看在他們年齡幼小的份兒上這才說,“我能認識幾個大字?就是把書白送給我,也是它認識我我不認識他,怎么學???” “那也可以找村里的秀才或者讀書人,讓他們念給你們聽??!”沈葵沒忍住追問。 “秀才都忙著讀書做學問哩,哪兒有空搭理我們這些泥腿子?”絲瓜主人說著帶了三分酸氣,看著這三個瞪圓眼睛的孩子,又嘆了口氣,“你們以后要是碰見有人拿著書本問,能多點耐心,告訴他們就行?!?/br> 別的是指望不上咯! 這話聽的沈知瀾心中沉重的很,他輾轉換到另外一塊田里,又聽到差不多的話。 三人走了一圈,總算是明白為什么農書目錄的事情推廣不下去。 沈葵道:“就好比我們發現了一道絕世佳肴的菜譜,興高采烈想要讓所有人都學會,把方子公布了出去,半月過去無人問津,一打聽,嘿,原來大伙兒連飯都吃不飽,rou吃不上!” “絕世佳肴,對他們來說太遠了,還不如先學學怎么把饅頭做好?!鄙蛱独^續說。 “我還以為自己了解民生,深入百姓,沒想到也是個何不食rou糜的?!鄙蛑獮懸才u自己。 在前世有九年義務教育,有全民掃盲,文盲率降到最低。穿越后的環境,即使是小孩也認識幾個字,讓他渾忘了現在是古代,是讀書人金貴的年代。在古代找到一個識文斷字的人,跟在現在找到一個純文盲一樣困難。 三人雖然找到了原因,但情緒低落,喪里喪氣的回到家。 沈知瀾一心想要干點成績出來,卻沒想到這成績是空中樓閣,連地基都沒打好,那還怎么建房子?索性放棄得了。 他的沮喪沒有瞞過家里人,jiejie沈知汝私底下悄悄問他,到底有什么煩惱,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 沈知瀾就原樣說了。 沈知汝本以為他碰上了什么大麻煩,已經在腦補怎么怎么處理,卻沒想到是這樣的小事,笑的前俯后仰,腸子打結。 她一邊揉肚子一邊說,“我還以為是什么大事呢!在我看來,這可是徹徹底底的小事一樁?!?/br> 沈知瀾拿“你莫哄我”的眼神看她,沈知汝逗他,“求我,求我就告訴你?!?/br> 沈知瀾一通好jiejie的彩虹屁輸出,終于把沈知汝哄開心了。 “這事其實簡單的很,不識字的人有不識字的做法,不然他們是怎么記農時,耕種和家常菜譜這些東西的呢?農書里記載的東西,沒準人家比我們還熟呢!只要有人提,又怎么會記不???就是真的記不住,編點順口溜,不一樣能記住嗎?” 沈知瀾被一點撥,豁然開朗,“對啊,我怎么忘了這茬呢?當初潭堂兄去教人孵雞蛋,不就是這樣嗎?”那些老農可能不懂技術上的東西,可只要給他們說明白講清楚,他們立馬就能舉一反三,見微知著。 沈知瀾狠狠抱著jiejie轉了兩圈,“謝啦姐!” 這個問題他總算知道解決方法了。 他把自己想到的解決法子都寫下來,然后轉交給了韓相,一事不煩二主。 韓相見到信件后,含笑重新撰寫了條陳,分給戶部的司農司,司農司專門負責勸課農耕,鼓勵桑麻等等事務,由他們來負責推廣農書,才是各司其職。 皇帝查看今日的奏折時,意外看到這一張,便找來韓相問詢。 韓相恭敬回答:“推廣農書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皇上是否有什么疑問?” “勸課農桑也是戶部職責所在,全部官員一直在兢兢業業辦理,怎么還需要專門提一回?”是不是有點沒事干? 韓相答:“此為要事,奈何司農司的官員平日并不種地,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推廣,對于百姓真正所需所想,還是有所隔閡。如果想要把農書推廣開來,還需要更貼近民生?!?/br> 居廟堂之高的官員,再窮也是耕讀之家,對于真正的貧民需要什么,壓根不清楚。 “臣與人商議后,想了幾個法子,第一,辦小型的農學班,敕令各州縣選取經驗豐富的老農前來學習新式農耕方法,學成后考核合格領取獎勵,再傳授給鄉鄰,共同豐收?!?/br> “第二,選取一批實用的農書,印刷后分發到各地,讓當地童生學習理解,專司農書事宜,日后技術革新,由他們率先學習,再解讀農人困惑。這樣的童生堅持若干年后,再參加科舉可以優先錄取?!?/br> “第三,對于農牧桑種養殖等等有獨到法門的,愿意上供此法的,可以記入縣志,立碑做傳,廣而告之?!?/br> 三條法子,三管齊下,必定能夠農書傳揚天下,作物增產,而稅收也會升上一截。 皇帝聽完韓相的說辭,微微笑了笑,“韓卿,現在印刷一本農書,需要多少銀子?抄寫一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