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崔嫵繼續發揮著她的口才:“就隔著那一道宮墻,打開門就能看見,為什么咱們所有人要看他臉色……” “琰兒已經是皇帝,就是我,也不能對他管束過多,融兒,你要明白,帝王的尊嚴不容有損?!?/br> 說曹cao曹cao到,殿外一片行禮聲,珠簾飛蕩,趙琰氣沖沖進來了。 這不是什么陌生的場面,榮太后和崔嫵早已見怪不怪。 榮太后朝里眨了眨微紅的眼睛,不想兒子發現自己的異樣。 “誰又惹你了?”她朝趙琰伸手。 趙琰登基年紀到底太小,歷練不夠,更年輕氣盛,常與老臣發生沖突,這不是新鮮事。 理政時,有很多彎彎繞繞的事情他著實想不通,不明白好好的命令下去,為何收效甚微,那些老頭說話也彎彎繞繞的,不肯給個明白話,只說這不行那不行,到底有什么不行! 真是令人火大! 這一次觸他霉頭的人,是謝宥。 “這個謝宥,他以為自己很聰明嗎!”趙琰振振有詞,“賑災不就是撥銀子賣糧食煮了發下去,到底有什么難的!底下派粥的官員沒辦好我還不能斬?謝宥說那是忠臣,我怎么一點看不出來! 為了這連年的、這處那處不斷的災禍,我減少了多少皇室的享樂,宮城里多久沒有馬跑出去了?就這樣,還得不到他一個‘好’字!我在帝位上再日夜cao勞,鞠躬盡瘁,動輒也是天下不滿,坐來何用!” 說到恨處,他氣呼呼地拍案。 果然才十三歲,還是想要表揚的年紀。崔嫵暗自搖了搖頭。 榮太后也有些無奈,自己這兒子的治國才能似乎平平,將一切想得太理所當然了些,這靖朝官場,上下千絲萬縷,盤根錯節,個個都老jian巨猾,扛事擔責他們不敢,故而話說得云里霧里,搶功揚名倒是會爭搶。 無論哪朝哪代,大公無私的忠臣良將都是少數,也多不得皇帝喜歡。 不過今日發怒的對象是謝宥,榮太后不得不勸一勸:“老臣把話說得含糊,難得這次謝宥把話說明白了,怎么官家還生氣? 他在下邊看得明白一些,賑災運糧牽涉官員頗多,便宜好處私下就占完了,會被推到前面擔罪待斬的,就是那個既沒占便宜,也真想救人的?!?/br> 這話謝宥也說了,但從榮太后口中說出,趙琰才聽進去:“就算如此,他也不該如此落我面子,當我是什么無知小兒嗎?” “謝司使修心不修口,官家多敲打些,他就知道分寸了?!?/br> 崔嫵在一旁默默喝茶不吱聲。 謝宥這樣子撩虎須,不會還不用自己出手就倒下了吧? 趙琰長得像榮太后,卻出落個先帝一樣的性子,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人物,喜歡的人犯了錯,討厭的人即使沒犯錯,也會找由頭貶低遠離。 而且政令下達總是簡單粗暴了些,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讓命令出現收效,甚至有點不顧一切。 開辟南面官道時,便于駐軍和運送輜重,百姓也能用上,于國于民都是好事,可惜經過某處時,被幾個村的百姓聯手抵抗,因為路過的地方會截斷他們的水源,幾村的人無以為繼。 得知消息的趙琰不顧老臣的勸阻,讓武將扣拿了幾村百姓,結果村中老弱婦孺堵在官道上,逼官兵放人,武將卻受命絕不相讓。 這一次沖突嚴重,加之修路的石頭滾落,殺死的砸死的百姓幾十 人,還多是婦孺孩子。 原本該好好商議補償或改道,在皇帝強硬的命令下,釀成了一出慘案,受命的武將還升了官。 官道確實能繼續修,也起了殺雞儆猴的作用,但消息沒壓下,傳遍了西南,頗損失民心,傳回季梁,更是朝野嘩然。 可惜人命不在趙琰吝惜之列,他只要干脆利落,總歸是個血濺不到眼前就不會去細想的人物。 當時消息到達慶壽殿時,榮太后沉默了許久。 但她也不能勸得太多,怕會引趙琰逆反,也怕人說她要垂簾聽政。 忠言逆耳,她說難聽的,就有無數人會在皇帝面前給他說好聽的,到時兒子只怕離自己越來越遠,這實是一件兩難的事。 “jiejie,我說謝宥的不是,你怎么也不勸勸我?” 趙琰看向悶不作聲的崔嫵。 他當然也聽說了二人在大理寺刑房的事,看來jiejie對謝宥還是舊情難忘,二人兜兜轉轉還是能走到一起。 崔嫵道:“正事該如何就如何,我不懂,有什么好說的?!?/br> “那謝宥和我,你站哪一邊?” “謝宥是誰?哪有我聰敏機變,治國有方的琰哥兒厲害,無論何時,我都站你這邊?!?/br> 趙琰頗為滿意,玩笑道:“那要是來日謝宥請旨復你二人婚約,我可不答應了啊?!?/br> “行,陪你一輩子又何妨?!?/br> 發完牢sao撒完嬌,趙琰心情好了很多,吩咐午膳擺在慶壽殿里。 等趙琰走了,榮太后道:“你弟弟在宮城里長大,不懂民間疾苦,長大了更是難有體悟,平日里還需要你多跟他說一說民生不易?!?/br> 崔嫵忙擺擺手:“我可不敢多嘴!” 好像提一兩嘴國政是什么洪水猛獸的事。